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初因选址毗邻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规划建筑方案一度引起广泛争议。经过历时4年的规划建设,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终于开馆了。这一次,看过它的人都称赞叫好,原来那些生怕因建设不当而破坏拙政园和忠王府格局而影响申遗的人们也收回了他们的担心。  相似文献   

2.
苏州的拙政园,是江南古典园林之冠,是私家园林之极则;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所以,我两次去苏州,每次都去拙政园参观了.自第一次参观后,就一直在想:此因之名寓意何在?最近这次参观中收集了一点关于此园的历史资料,对这个问题作了一点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九六四年十月九日报告收悉。同意撤銷"太平天国忠王府"这一文物保护单位,并将"忠王府"的建筑归入拙政园內,作为园林建筑的組成部分予以保存利用。  相似文献   

4.
到过苏州的人不会不知道,北宋诗人苏舜钦建造并写下《沧浪亭记》的沧浪亭和中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的拙政园。这一亭一园,可谓双星闪耀。 莫非巧合,我这里要说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区”沧浪区和  相似文献   

5.
《群众》2004,(4)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是主管苏州市风景、园林、绿化的行政主管部门。现有18个风景园林景点和7个直属事业单位。其中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6月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在苏州举行。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在依法保护古典园林的基础上,近年合理开发了一系列特色旅游活动,如拙政园杜鹃花节、荷花节,虎丘春季花会、金秋庙会,留园“吴歈兰薰”吴文化游,网师园特色夜游,怡园水仙展,沧浪亭兰花展,耦园“水乡风光游”,天平山红枫节等,年平均接待游客800余万人次。城市绿化有了突破性发展,建…  相似文献   

6.
品读网师园     
江南多雨,空气湿润、湿度大,非常适合植物生长。雨中植物的枝、叶、花朵较之北方的植物,就多了许多灵气和诗意渐变的色彩。中国文化细分也应分南北。江南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之美相结合,造就了江南园林艺术的高峰,后人只有品读、欣赏、感慨,绝无超越的可能了。江南园林集中在江浙一带,其中尤以苏州园林的造园艺术达到了一种高度和境界。1977年12月4日,网师园、拙政园、留园、环秀山庄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网师园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史正志奉祠,居于苏州,建渔隐园,…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小康》2012,(11):8-9
正专家点评苏州:古老到现代的嬗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肖金成我去过几次苏州,其中两次专门去考察。近期看了关于《小康》关于苏州的全面报道,感觉苏州又有了新的变化,而且是越变越好。很多城市,在快速发展中,老城不见了,历史不见了,特色不见了,正所谓"千城一面"。而苏州,却不是这样,老城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古城在、虎丘在、网师园在、拙政园在、狮子林在。在保护老城的同时,开发了新区,建设了新城,一座现代  相似文献   

8.
正"从百花洲公园出发走到桂花公园,再返回,下雨我也要打着伞走"。自从环古城河健身步道全线贯通以来,受到了广大苏州市民的欢迎,越来越多的群众徜徉其中。步道还串起了拙政园、盘门、相门、平门等十几处大大小小的景点。市民和游客漫步其间,既能锻炼身体,又可休闲观光,尽享苏式慢生活。苏州本是小桥流水人家,人们的生活悠然而自得。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车子多了,交通堵了,很难再寻觅  相似文献   

9.
石英 《北京观察》1999,(3):49-50
最近,笔者有机会接触到一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资料,其中,对太平天国的有关遗址格外感到兴趣。诸如南京的洪秀全所在的天王府,苏州的李秀成忠王府,金华的李世贤侍王府等等,都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故址,皆以其建筑艺术、园林格局和历史意义等价值为专家评定和游人所称道,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政协公报》2011,(3):13-13
<正>我国被人称为世界园艺之母,特别是古典园林树木之多,规模之大,建造技术之奇特,风景之优美,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最多的地方——北京。北京在历史上曾是金、元、明、清等朝代的国都,各代帝王都兴建过宫苑,而明、清两代建造的宫苑遗留下来的最多。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就是明代的"西苑"。今天的颐和园、香山公园、圆明园、畅春园都是清代建造的皇家宫苑。私家园林最有名气的地方——苏州。私家园林汇萃于江南,而江苏则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苏州在历史上有大小园林400余处。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四大名园,是风景极佳的旅游胜地。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省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总面积比颐和园大1倍,比北海公园  相似文献   

11.
苏婧 《前沿》2013,(16):177-178
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是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的表演艺术。作为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苏州古典园林始于春秋,兴盛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其静谧雅致的意境营造令其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从时间上来看,昆曲与园林作为苏州精神与物质文化的典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昆曲的许多剧目和内容都和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昆曲,曾经取材于园林,也曾吟唱于园林,与园林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所以在聆听昆曲悠扬婉转的曲调与唯美优雅的唱词的时候,总让人犹如置身于一扇虚掩着的园门前,推开吱呀作响的园门,看见的正是满园春色如许。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2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营商环境不止步,是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城市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开放包容的苏州,坚持以政策升级带动环境升级,连续多年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系列文件,持续擦亮"苏州最舒心"金字招牌,全力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不断提升城市最强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截至今年2月,苏州市场主体总量超过250万户,位居全省第一。先后被世界银行、《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和"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  相似文献   

13.
金街王府井     
《北京观察》2004,(2):59
"王府井"这条街道大约起源于元代,距今已有700多年来历史了.王府井在明代的时候称为王府大街;在清代的时候,由于这条街上有一口远近闻名的甜水井,所以老百姓称它为王府井,这样由王府大街演变成了王府井大街.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山东省滨州市编制完成<滨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明确了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和以"一带、三区、四环、五海、36桥、72湖、108园"为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主骨架的城市绿地系统布局.按照这一布局,市委、市政府依托滨州独特的自然景观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突出"点"的塑造,注重"线"的流畅,挖掘"面"的内涵,以点串线,以线构面,逐步形成了"水在城中、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楼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15.
"投资山林荒滩,开发林果花菜;享受田园风光,长期丰厚回报。"这种以投资农业为主题的庄园经济,近几年在我国南方悄然兴起,并迅速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周边拓展。广东、广西率先在红壤山区发展现代果园成功以后,北京市民纷份投资广西、海南兴办蔬菜庄园。我省以南京周边地区开发丘陵山区为目标,培植温带果园和森林庄园,也引起了市民的兴趣和冲动。作为庄园经济的另一形式,苏州以农业为主题的旅游公园"中国未来农林大世界"、"湖畔庄园",正在建设中。庄园经济本质解析庄园农业,有庄有园。"园"即种植园,"庄"即农舍,赖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70年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不久,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要在纽约建造一座“中国园”,用以向美国人民介绍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这个中国园是以苏州网师园的殿春鋎为蓝本,这座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设计者就是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园林艺术家陈从周。陈从周(1918~2000),出生于杭州,祖籍绍兴。少年时就习书学画,1938年以优异成绩被之江大学破格录取,就读于文学部。194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先后在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和上海圣约翰附属中学任国文、历史教员。1948年曾拜著名画家张大千为师。1950年在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讲授中国美术史,后…  相似文献   

17.
苏州拙政园是苏州有名的旅游景点,在鸳鸯楼下的鸳鸯池中,一张无意中拍摄的照片给了我意外的惊喜:鸳鸯戏水时荡起的阵阵涟漪为照片增加了几分动感,而鸳鸯悠闲的意境使我想起了:“楼下人笑谈风情,楼上人笑看风景”的名句。更为难得的是,它在黑暗的低光中跳跃,苏东波海棠诗中的名句:“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便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8.
王府文化旅游节是喀喇沁旗打造王府文化旅游品牌的重要内容之一,打造王府文化旅游品牌又是喀喇沁旗打造旅游文化名旗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喀喇沁旗委、政府在深入实施"三化"战略的同时,把打造旅游文化名旗战略摆在突出位置,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大了旅游文化名旗建设力度,全旗旅游文化建设特色鲜明,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19.
刘德海 《群众》2020,(20):19-21
在中国,很少有城市像苏州这样,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着如此特殊而紧密的联系。1983年,邓小平同志到苏州等地调研,看到了实现"小康"目标的光明前景。2009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江苏时提出,"像昆山这样的地方,包括苏州,现代化应该是一个可以去勾画的目标"。正是在这样宏阔的历史背景下,苏州从一个不起眼的消费型城市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成为"世界第九大新兴科技城市",成为1500多万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成为"小康中国"历史性跨越的鲜活样本。  相似文献   

20.
人在天堂     
苏州概况苏州是座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素有“人问天堂”之美誉。今领7区5县市。区域面积8488.42平方公里,人口590万。苏州至今犹存伍子胥建“阖闾大城”的基本格局和“小桥流水”的古朴风貌。正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镇同里、周庄、甪直更是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处处飞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9座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著名的虎丘山,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苏州又是吴文化发祥地,文坛贤能计有陆机、范仲淹、范成大等。评弹、昆曲、苏剧为苏州文化“三朵花”,苏绣则位居我国“四大名绣”之首。如今之苏州,正朝着“经济繁荣、科教发达、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富民强市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