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行政损失补偿制度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补偿制度是由财产权的保障和平等原则导出的一种法理。在日本,行政补偿制度既是行政救济法体系,亦是国家补偿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损害赔偿的制度;损失补偿的制度;行政不服审查和行政案件诉讼在内的行政争讼制度;行政救济法的主要制度或者核心制度之外的苦情处理制度以及行政上调整利害的各种制度。  相似文献   

2.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在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方面都是洼地。在当今民主法治理念发展的牵引下,政府日益重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尽快完善行政补偿制度刻不容缓。应从增强宪法意识、构建行政补偿制度的基本框架、确定行政补偿程序、明确规定行政补偿方式、建立和完善行政补偿救济制度等方面加快行政补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冯军 《人民论坛》2012,(11):66-67,19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利益主体的日趋多元,由行政补偿案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大量出现,这暴露出我国现有行政补偿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我们应当以其是否具有平衡公私利益、遏制极端私利及化解潜在利益冲突的权威与能力作为判断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构建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的行政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之法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罗 《求索》2008,(7):148-150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具有深刻的法理内涵与法理依据。作为一项法律制度,现代国家责任制度是它产生的前提条件;公民的宪法财产权是它产生的宪法依据;公共负担平等原则则是它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行政补偿制度的一种具体形式,具有公共利益要件、主体要件、客体要件、损害利益要件等四大要件。  相似文献   

5.
任志强 《前沿》2006,(7):119-122
学术界对行政补偿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关于行政补偿的范围,从行政主体方面有抽象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补偿、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补偿和行政事实行为引起的行政补偿三种;从行政相对人方面有协助公务受损的行政补偿和为公共利益而受损的行政补偿两种。行政补偿是指行政主体基于公共利益合法行使职权给相对人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或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公益行为引起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由行政主体依法予以合理补偿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有待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行政补偿制度在整个法律制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行政具体行政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研究,并且和国外一些法律的比较,发现我国的行政补偿制度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即我国的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有待于更一步地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行政补偿规定涉及面广,分布于多部法律法规和规章中,但规范化的行政补偿制度尚未建立,导致大量的行政补偿问题尚无法可依,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因公共利益遭受的损失得不到应有补偿。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行政补偿配套制度设计的滞后性、不合理性愈发突显。建立健全行政补偿制度将是我国政府未来十年内全面推进依法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补偿制度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伟龙 《求索》2006,(11):102-103
行政补偿是指行政主体的合法行政行为给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依法由行政主体对相对人所授的损失予以补救的制度。它是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责任政府的应有之义。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尚未有一部统一的行政补偿法。本文以宪法修正案为背景,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试对行政补偿制度加以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行政补偿作为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平衡的一种机制,其程序带有很强的协商谈判的色彩。国外行政补偿有行政程序与司法程序两种,其中,行政程序以协商为主,司法程序以民事诉讼为主。相比之下,我国行政补偿程序更强调行政性,在实践中,容易对公民权益造成损害。应加强行政补偿程序的专门立法,同时健全现有法规,完善我国行政补偿程序,保护公民权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建立较早,但并未得到充分培育与发展。在转型时期,只有推进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不断完善,才能实现社会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制衡与连接,行政补偿制度更是如此。唯有在程序规范、补偿范围、补偿标准等制度要素的诸多方面充分搭建公民与国家间合作与对话机制,方能达至一个良善的行政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国家补偿适用于执行职务中放弃职责或疏于履行职责而致公民、法人损害的国家责任 ,是对消极行为造成损害的补偿。在交通管理中建立国家补偿制度既有实践依据 ,又有理论依据。它有利于保证无辜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得到安全、及时的保障 ,有利于促进交通肇事案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有利于促进交通管理工作规范化 ,有利于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12.
补偿主体的确定是行政补偿的首要环节。我国现行与行政补偿有关的法律没有确定补偿主体的指导原则,补偿主体往往就是征收主体,这种政府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模式极易引发“政群对立”。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行政补偿应以“受益者补偿”作为其主体确定基准,同时探讨了我国行政补偿主体的现存类型及存在问题,提出健全我国行政补偿主体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我国行政补偿制度建立较早,但并未得到充分培育与发展。在转型时期,只有推进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不断完善,才能实现社会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制衡与连接,行政补偿制度更是如此。唯有在程序规范、补偿范围、补偿标准等制度要素的诸多方面充分搭建公民与国家间合作与对话机制,方能达至一个良善的行政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日本政府自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先后进行了七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行政审批项门大幅度减少。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有以下原因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法律为基础 ,依法确定改革范围和依法清理审批事项 ;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注重市场规则 ,不搞轰动效应 ;日本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引入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探讨日本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经验对中国正在进行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行政征用是理论界有纷争的问题,文中着重分析了行政征用补偿的特征及其法律制度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环境侵害事件中,不少受害者因不明责任主体的环境污染源、责任主体履行能力弱等原因难以得到充分救济,社会风险增长。环境侵害行政补偿制度是环境侵害救济社会化制度构建重要内容,本文就该制度机理、功能和制度构建路径进行初步论证。认为这是一种新的风险分配机制,在功能上兼顾损害救济和风险治理,在制度路径上应该以现有的排污权制度为路径。  相似文献   

17.
郭庆珠 《新东方》2005,(1):72-75
行政补偿,又称为行政损失补偿,是指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合法的给特定人的财产带来特别损失时,基于保障财产权和平等负担的原则,对该损失予以弥补的行为和制度。①关于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有众多的理论观点,其中“公共负担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该理论认为,如果公民为了公共利益受到了“特别损失”就违背了由全体社会成员公平负担的原则,应该由国家对其“特别损失”予以填补。具体的行政补偿制度、标准、范围等一般由法律进行规定。  相似文献   

18.
19.
在征地补偿中,长期以来,只有土地所有权人才被认为是被征收人,这使得广大农民这个土地的真正使用者在土地征收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任何参与权和话语权,其土地利益往往得不到重视和保障。因此,在完善我国征地补偿制度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并切实保障农民作为集体土地使用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在征地补偿中,长期以来,只有土地所有权人才被认为是被征收人,这使得广大农民这个土地的真正使用者在土地征收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没有任何参与权和话语权,其土地利益往往得不到重视和保障。因此,在完善我国征地补偿制度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并切实保障农民作为集体土地使用权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