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小楼丹心映舞台菊圃拾英“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军占据了我国东北三省,使中国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国剧宗师”杨小楼怀着满腔义愤,于1933年排演了《坛山谷》、《甘宁百骑劫魏营》等剧,宣传抗战救国思想。《坛山谷》写三国后期蜀将姜维抗击曹兵的故事。排演前,他邀  相似文献   

2.
财新《新世纪》周刊“财新观察”栏目发表了社评《马云为什么错了》后,财新总编辑胡舒立在北京时间6月12日凌晨1时接获马云的短信。正在美国出差的马云与胡舒立以短信方式交谈了2小时:  相似文献   

3.
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卸任首席执行官后,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社评,将乔布斯称作“苹果之魂”——他善于凝聚技术愿景与审美情趣,并藉此引领苹果的业务活动。  相似文献   

4.
《人大建设》2010,(1):55-55
《瞭望·东方周刊》近期刊发社评指出,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在实际上产生了两项负面后果。  相似文献   

5.
我早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建议堂堂正正地将政府治理机构(行政权力)延伸到村一级,而不是所谓“村民自治”。〈br〉 正打算落笔时,遇到山东平度发生纵火事件,心中充塞着悲愤,虽然强征土地、警察抢尸之类恶性事件早已听闻多起。好在这个事件已引起广泛关注,我写本文前《京华时报》有评论,标题旗帜鲜明《欲知平度真相先查征地内幕》;《南方都市报》3月23日社评是《平度事件:村民以身守土,谁在以身试法》;据最新报道,记者证实中纪委受理平度纵火举报……相信这个事件,在全国民众关注下,会有一个公正可信的说法。  相似文献   

6.
《传承》2006,(Z1)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冀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但是,抗战10个月的实践证明“亡国论”“、速胜论”是完全错误的。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抗…  相似文献   

7.
1978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哥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作品,并写了按语。按语指出:“它以生动的文笔,生动地反映了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动人事迹,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这篇作品的作者,就是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徐迟。徐迟(1914-1996),著名报告文学家、诗人。在家乡湖州读完中小学后,1929年考入苏州东吴大学附中,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文学院,攻读外国文学。早年从事文学编辑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曾在重庆发表了长诗《毛泽东颂》,受到毛泽东接见并赠以“诗言志”题词。抗战胜利后回家到南…  相似文献   

8.
《救亡日报》在抗日的烽火中诞生 1937年“7·7”卢沟桥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7月28日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简称“文救会”)成立,《救亡日报》作为“文救会”的机关报,  相似文献   

9.
李永翘,这位“半路出家”研究张大千的“首席专家”,十五寒暑间竟积累近2000万字资料,推出《张大千年谱》、《张大千诗词选注》等500余万字的十多本专著,在海内外发表200余篇文章,资料及成果均创下了“大陆之最”。张大千生前好友、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终身教授乐恕人先生曾撰文盛赞其“古今中外,无任何人写任何人的[年谱]有如此之新颖格调与详尽,真是了不起!” 抗战胜利前一年出生于陪都重庆的李永翘,幼喜文学,涉猎古今。后由于“历史的误会”,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文革”期间,任自贡东方锅炉厂技术员的他,无本职工作可干,乐得在“禁书”书海中游弋,译出《大卫·科波菲尔》缩写本、《外国寓言与童话》等书,练笔怡情。李永翘本对中医、中国画等“国粹”不以为  相似文献   

10.
(一)支援"一·二八"淞沪抗战"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后,黄琪翔亲赴前线协助蔡廷锴指挥作战,并动员87师、88师黄埔出身的军官主动请战。农工党组织"义勇军",编入19路军补充团参战,固守太仓城;组织"后援队",为19路军提供物资支援;创办《自卫》杂志、《上海闷葫芦报》,揭露日寇罪行,鼓舞军民抗日。因得不到增援,19路军面临弹尽援绝,在交通部邮政储金局工作的农工党党员杨建平,挪用该局巨额资金支援19路军。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先生在重庆北碚有一所私人小房,他举家迁往美国后,把它借给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北碚分会,由老向先生代管。此后,这所房有许多文人来住过,最后由两家人分住,东面的一半由老向一家住,西面的一半由我们一家住。父亲老舍先生比我们住进去得早一些。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孩子一九四三年秋天由北平逃出来之后,和父亲在这所房子里团聚。在这里,父亲住到抗战胜利后的一九四六年二月,先后共两年半多。他在这里写了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第一部和第二部、抗战回忆录《八方风雨》、还有许多短文,诸如系列散文《多鼠斋杂谈》。他戏称这所房子为“多鼠斋”,形容这儿的老鼠成灾。此外,在此期间,他还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贫血集》。在北碚时,  相似文献   

12.
重要的在说清真相《新民晚报》原副总编冯英子有一位写过《邓小平嘱托》的日本作家,打算继续写一部《南京大屠杀》,到上海来搜集一点八一三抗战资料,外办为他开了一个座谈会,约了文史研究馆一批老人参加,把我也找去了。八一三抗战,是一次古今中外空前的战争,是表现...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认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进行全面的民族战争。1937年,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它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反对国民党片面抗战的基本路线。抗战时期,中共在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导下,大力开展了争取国民党进行全面抗战的活动。1938年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公然宣称“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加紧了对国民党的政治诱降,同时以主要兵力投入对抗日根据地的“扫荡”,蒋介  相似文献   

14.
统战做到细微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诒先生恐怕对许多人甚至一些记者都已经陌生了。但他决不是一个应该被忘却的人,他可是抗战期间三大名记者之一,另两位是范长江与孟秋江。陆诒于198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出版了一本《战地萍踪》。陆诒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进入《新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武汉通史》精要连载之八,主要介绍了“七七”事变后国共再度携手、共同抗日,进行武汉会战,以及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反对国民党统治,解放武汉等史实。  相似文献   

16.
3月31日,美国《政企首要情报评论》周刊刊登伯德曼的文章,揭露“台独”势力在美国的“院外游说集团”活动频繁,充当民进党的“智囊”,并指出,如果上台后的民进党继续受其影响,势必引起两岸危机。 这篇题为《BAC“台湾院外游说集团”将挑起亚洲危机》的文章指出,目前“在极其微妙并可能是关键的台湾海峡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早期的刊物(下)党的主要领导人章伯钧、彭泽民以及许多党员和干部都在《抗战行动》(旬刊)上发表文章,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和各项政策,集中阐述了“对日抗战可以完成国家的统一,实现民主可以保障抗战的胜利”的基本观点。其中较为重要的文章如《抗战与民主》(彭泽...  相似文献   

18.
《抗战纪事》终于在“八·一五”5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印出来了。这个选题,是去年的“八·一五”前后提出来的。由于种种原因,直到今年1月份才正式提上了工作日程,也就是说,征稿——编辑——出版,真正用于工作的时间还不足8个月。这次采取了“征文”的形式,先是向全体市政协委员发出征稿信;然后在《北京晚报》刊登了“征文启事”;后来又与《北京日报·京华周末》、《北京政协》联合发起“抗战纪事征文”活动。我们搞这次征文活动,自然是为了组稿编书,但更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法制》2013,(6):57-57
“繁星点点人间泪,聚作银河万古流。”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但却一直有苦说不出,一直没有自己的歌谣,没有《日瓦格医生》和《难以忍受生命之轻》这样感动世人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张爱玲和钱钟书是中国当代的顶级作家,又都亲身经历了“抗战”的艰苦岁月,却都小心翼翼地避开抗战这个题材,从不正面讲述抗战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由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抗战纪事》一书正式出版了。8月10日上午,这本书的部分作者、市政协文史委部分委员和首都文艺界、新闻界的有关人士,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北京79中学的部分同学共200余人,在中山公园聚集一堂,就《抗战纪事》一书的出版发行举行座谈。一本难得的好书《抗战纪事》一书是在市政协文史委、《北京日报》京华周末版和本刊共同举办的“抗战纪事征文”的基础上,从200多篇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