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历朝历代,公务接待都是地方官们心中永远的痛。地方官们不办企业不炒股票,衙门公账上也没有公务接待的预算,哪来这么多钱开销分摊呢?讲实了,不外乎是向民众加征加税、争取"自筹经费"或说预算外资金。说白了,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官"。  相似文献   

2.
行政     
<正>中办国办出台公务接待新规据新华网2013年12月8日载,为遏制铺张浪费和"三公"消费乱象,中办国办8日公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从用餐、住宿、出行等多方面提出了简化公务接待的细化要求。规定要求切实压减不必要的公务接待,加强接待费报销结算管控,实行县以上接待信息公开并强化对接待问题的问责。明确提出,公务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相似文献   

3.
《浙江人大》2012,(8):71
近日,温州市委、市政府出台《落实公务接待"三严四禁"规定实施细则》,对公务接待进行了细致的规范,如"不得食用野生黄鱼、鲍鱼、鱼翅、辽参及其他高档菜肴"、"不得提供茅台、五粮液等高档酒"、"一律安排工作餐,每人每餐不超过60元"等,引发热议。网民"文艺演出":对于公务接待,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文件并不少,但结果却很尴尬。一纸"通知"能否管住已成为痼疾的"嘴上腐败",关键在于能否严格执行。  相似文献   

4.
3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特别提出,从今年开始,要逐步实现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公开。公务接待在其他国家都存在,一律取消不太可能。此次要求公开县级以上政府公务接待经费,迈开了"三公"  相似文献   

5.
公务接待的理性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接待区别于旅游、商业等一般消费、服务市场中的接待 ,公务接待的概念抽象了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机关接待工作的一般性质 ,化解了表述中的繁杂 ,公务接待还涵盖了领导机关在涉外招商引资中的接待等等。一、关于公务接待基本理论归属的认识公务接待的具体过程 ,表现为对宾客的服务 ,是一种劳动 ,是以劳动资料为媒介体 ,向宾客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 ,并通过这种服务 ,协调和融洽宾主之间的关系 ,因而 ,公务接待实际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由于公务接待的主体与对象都是人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只能是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层在线     
《人大建设》2013,(5):28-31
郑州市金水区人大打造清新机关氛围近日,郑州市金水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三项举措,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厉行"勤俭风",出台《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对公务用车、公务宴请接待等作出严格规定;巧借"信息化",通过人大智能管理系统信息化平台,把有关材料传输给代表,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效率;宣传  相似文献   

7.
《人民政坛》2014,(1):4-5
中办国办出台公务接待新规 据新华网2013年12月8日载,为遏制铺张浪费和“三公”消费乱象,中办国办8日公布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从用餐、住宿、出行等多方面提出了简化公务接待的细化要求。规定要求切实压减不必要的公务接待,  相似文献   

8.
《中国机关后勤》2014,(1):15-1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国内公务接待进行了规范。国管局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就修订《规定》的背景和目的、《规定》提出的新举措、从根源上破解公务接待管理难题、从经费预算源头规范公务接待费支出、强化监督问责、贯彻落实《规定》的具体任务等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李恒 《重庆行政》2017,(4):48-50
<正>公务接待是指国内党政机关之间,接待主体在运用公共接待资源,按照一定规则为接待客体进行公务活动时所提供的接待行为,包括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等公务活动的接待工作。公务接待是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衔接的一个重要载体,能展示一个地区甚至国家的文明程度与发展水平,能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深入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0.
《人民论坛》2012,(4):40
岁末年初,各种调研、检查、考评纷至沓来,基层政府官员小心翼翼,"上头来人"酒足饭饱之余走马观花,让公务接待只剩下了"接待"。"上头来人"原本是让政令上达下传,提高各级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效沟通。但当这种公务往来被扭曲成拉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规范公务接待,中办、国办专门制定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前不久,财政部接连出台了《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等3个文件。这些规定和办法,昭示了中央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务接待黑洞的决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机关后勤》2007,(6):19-20
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办发[2006]33号,以下简称《规定》)和国内公务接待工作座谈会召开后,辽宁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分别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省党政机关从讲政治、讲大局和加强廉政建设与机关作风建设的高度,认真学习贯彻《规定》和座谈会精神。2007年4月19日召开全省公务接待工作会议,总结交流接待工作经验,部署全省公务接待工作。会上印发了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和改进全省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工作的实施意见》(辽委办发[2007]15号),对规范公务接待程序,简化接待礼仪,严格执行接待标准,控制经费支出等作了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3.
行政     
《人民政坛》2014,(9):4-5
18省出台公务接待实施细则:无公函不接待成共识 据人民网北京8月21日电,据统计,全国已有18个省发布了本省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在18省的管理规定中,“公函制”成为公务接待的基本准则。国家工作人员的休假、探亲、旅游以及个人接待活动不属于国内公务接待范围,如因公务外出需要接待单位接待的,派出单位需发公函告知接待内容、时间、行程、人数和人员身份。用车方面,18省均要求公务接待出行活动需合理使用车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机关后勤》2014,(2):20-21
青岛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认真实施《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坚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积极推进公务接待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提高公务接待资源利用效率,出色完成了各项公务接待任务,有力提升了青岛市公务接待“第一窗口”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5.
这些年,公务接待变得越来越"重要",有些地方响亮地喊出了"接待就是生产力"的口号。这就令人不安了。公务活动中的正常接待是必不可少的,本无可厚非。问题是,现在的许多接待已经做过了头,而且愈演愈烈。尽管中央早已有各种规定,并三令五申叫停,但各地仍不断"创新",其势难挡。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并寻求新的解决之道。根据接待对象不同,地方政府的公务接待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一是接待权力部门来人;二是接待投资者及其代表;三是接待参观考察访问者。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第一类。在我国,上级领导或工作人员到下级检查指导、有关权力机构对  相似文献   

16.
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山东省汶上县从规范公务接待管理制度着手,严肃接待纪律,减少经费支出,今年5月份专门出台了《汶上县公务接待暂行办法》,公务接待实行定点、定标准、定陪餐人员,县级公务接待原则安排在机关餐厅,乡镇、  相似文献   

17.
日前,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四川省财政厅联合召开国内公务接待工作会。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陈建春主持会议并讲话,四川省财政厅行政政法处负责人对公务接待经费管理及工作餐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讲解。省直各部门负责公务接待及财务工作的有关负责同志共190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8.
央视披露.山西平遥最多的一年“公务接待”费超过3000万元。谁都知道“公务接待”之“潜规则”,但其水有多深、漩涡有多少,却少有直观例子。平遥古城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不小心”漏出的信息,捅破了“公务接待”这层窗户纸,不仅晾出了巨额的接待费用,还直言“公务接待”对当地的精神压力——“来的都是客,一个都惹不起”。  相似文献   

19.
重要结论◆大多数党政干部并不关注公务接待给自身带来的好处,而是关注公务接待带来的工作上的便利和升迁机会◆83.9%的党政干部认为公款接待处罚力度较小,加大对公务接待的处罚,能够给官员们警示◆85.2%的受访干部对享受高规格公款接待感到愧疚  相似文献   

20.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安徽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及蚌埠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文件精神等各项规章制度的出台后,蚌埠市市委市政府接待办第一时间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要求按照规章制度规范公务接待,改进接待工作作风,促使全市公务接待工作更加规范、严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