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璞英 《理论探讨》2004,(5):116-118
倡导"两个务必"和系统提出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针对新形势新任务,在党的作风建设和思想理论建设方面采取的两大重要举措,两者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内在的联系,都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坚持"两个务必",关键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根本在于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邹玉杰 《理论探讨》2015,(2):128-131
"两个务必"思想是站在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的高度、围绕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的主题,深刻总结历史经验、适应中国革命历史发展和党的执政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里程,它已成为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传家之宝。"两个务必"思想具有永续不变的政治本色、防腐御险的内在律令、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等价值内核,在当今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势下,仍闪烁着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即坚持"两个务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可丢掉的法宝,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岳秀峰 《学理论》2012,(13):157-158
两个务必是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胡锦涛同志也曾经在革命圣地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两个务必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4.
“两个务必”诞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凝练,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践发展和不断深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丰富为“三个务必”。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真实写照,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价值追寻。“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面对“两个大局”发出的新宣言,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思想指引,也是新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遵循。践行“三个务必”,需要全体党员筑牢思想之基,紧绷纪律之弦,把稳行动之舵,把“三个务必”转化为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5.
“三个务必”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基础上作出的新论断,也是在新时代对全党发出的动员令。“三个务必”具有宏阔的时代视野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是对“两个务必”内涵及框架的丰富完善。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过渡转变,彰显出百年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内在品格,体现出党始终坚持一贯的思想作风、秉持优良传统的鲜明立场。“三个务必”是一个相互联系、彼此支撑的有机整体。“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行动纲领与目标归宿;“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赓续传承、发扬光大的传统美德与政治本色;“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直面困难、勇担风险的精神动力与制胜法宝。深刻理解“三个务必”的理论蕴涵及其内在关系,有助于更好地从实践层面予以执行落实。  相似文献   

6.
白月娇 《学理论》2012,(29):5-7
西柏坡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由于其形成时期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发展要求,形成了深刻的思想内涵。近年来,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反腐倡廉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把西柏坡精神作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断完善,并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我们党和国家只有形成公平正义、清正廉洁的风气才能使党和国家永葆生机和活力,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7.
唐月慧 《学理论》2011,(34):45-46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对我国历史上朝代更替规律的正确认识,对我国革命斗争胜败曲折的科学总结,是适应革命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而提出的现实要求。同时,它也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两个务必的理论力量将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8.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做到"两个务必",对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三个务必”是新时代新征程治党兴党新论断。深刻理解和把握“三个务必”要深入分析其跃升动力、深层机理和实践指向。从跃升动力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天然使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孕育、百年大党独有的奋斗精神、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是推动“两个务必”跃升到“三个务必”的多重动因。从深层机理看,“三个务必”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自立,贯穿着党的大历史观,并内在统一于党的自我革命。从实践指向看,贯彻落实“三个务必”,重在实现“四个转化”,即将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将思想理论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将积极进步的政治文化转化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将特定的政党话语转化为普适的大众话语。  相似文献   

11.
李晓燕 《理论导刊》2008,1(2):29-31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榕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历史命运的科学判断,将这一判断释义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原意.与此相关,在"两大主义"尤其是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上,"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这一判断,比"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表述,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也更符合<共产党宣言>的有关思想.  相似文献   

12.
韦玉凤 《理论探讨》2004,(4):112-113
江泽民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同时,提出并阐述了"两个先锋队"的重要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独创性的重大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当今时代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思想理论基础,以"两个先锋队"为物质力量基础,这就既坚持了党的先进性,又体现了党的社会基础的广泛性,这就使党的组织发展有了不竭的力量之源和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之后不久,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向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发出牢记“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伟大号召。这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性部署。重申“两个务必”、  相似文献   

14.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我国的现实国情,针对新形势下民族问题的特点,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作出了发展与创新。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又一大创新。立足于对"两个共同"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探究,为形成各民族及各民族地区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局面做出一些努力。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党的性质确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是这两个先锋队的统一,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我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  相似文献   

16.
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的和解及人同其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把实践理解为人与自然同一性的基础,从生产和交往相互作用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从分裂到统一的历史必然性,论证了通过自由联合共同占有物质生活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两个和解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内在地使党具有成为人民和民族先锋队的必然性,我们党1935年就提出"两个先锋队"的思想,只是这种必然性的反映.新世纪,我们党重提"两个先锋队",并不是要建立"全民党",恰恰相反,它与"全民党"有本质的区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伟大创新.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党成为"两个先锋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胡俊鹏 《学理论》2023,(4):26-2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三个务必”,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出的新要求、新期盼。“三个务必”具有深刻意蕴,它是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兴衰规律的深刻借鉴,是对我们党所经历的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是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深刻忧思。在实践中践行“三个务必”,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为其提供制度保障,必须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和本领。  相似文献   

19.
刘强  梁鹏 《理论导刊》2008,2(4):56-58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重温马克思1859年提出的两个"决不会"的著名论断,对于深刻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各项大政方针特别是正确认识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反思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左"的思想错误,以及重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个务必”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首次作出的科学论断,是向全党发出的思想号令与政治动员。就历史逻辑而言,“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直接赓续承继和丰富拓展,是党在总结自身建设历史经验、深刻把握世情国情党情基础上提出的更新更高标准。就理论逻辑而言,“三个务必”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基,构成相辅相成、联系贯通的有机整体。就实践逻辑而言,将“三个务必”融入到新时代党的建设全部环节和具体工作中,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就价值逻辑而言,“三个务必”着眼于党性,根源于人民性,而最终落脚于实践性。“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深刻把握“三个务必”的历史方位、辩证关系、实践进路和价值旨归,有助于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更好领悟和践行,发挥其巨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