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连根 《求索》2012,(4):78-80
"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我国已经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悬殊、产业结构升级受阻、技术创新困难加大、人口红利减少以及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脱节等原因,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社会治理,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2.
近年,在媒体上常见"北漂"、"南漂"、"沪漂"、"洋漂"等等名目繁多的"漂泊一族"。按网上"互动百科"的解释:"所谓‘漂族’,就是他(她)们就业的地方不是家庭所在地,也不是大学所在地,这就是网络热词中所称的蚁族或者是弱势就业大学生等。低收入就业漂族集中于中国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最多。"  相似文献   

3.
李娟 《求索》2013,(2):263-264,50
本文在解释了工业化进程中农民收入增长及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设立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函数和工资性收入函数.结合对湖南600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户主技能、生产性资产和有效贷款是决定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显著性因素,劳动力和耕地数量与工资性收入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4.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提法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响应.但应当在"十七大"语境下理解"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并在中国国情背景下讨论"创造"什么样的"条件",以及如何去"创造条件".要防止政策设计和实施促使贫富差距的加剧.  相似文献   

5.
法律解释是法律活动的基干。司法过程中的法律解释是一种服从解释,这种服从要求一切解释活动立足于法律文本含义的确定性与客观性,同时要求实现"价值"解释向"技术"解释的转轨。法治要求法律解释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解释者应当秉持一种谨慎的司法克制主义的解释立场,反对过度、恣意解释法律。  相似文献   

6.
基于承认法律解释主体应具有普遍性这一点,我国应当对法律解释权进行重新分配.一方面,应取消现存体制中的立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另一方面,应重新界定司法解释,将其整合为由各级法院进行的、具有"个案针对性"的"裁判解释".此外,在重构法律解释主体的过程中,对"学理解释"亦应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收入分配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全中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此,有人认为存在低估的问题,也有人认为存在高估的可能。借助人口—收入分布图可得:如果不进行样本调整,估计全国的基尼系数大概为0.47。如果把高收入群体收入低估的问题修正后,基尼系数会上升到0.52左右。但是,考虑到地区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生活费用的差异,全国的基尼系数可能又回到0.48左右。不过,如果再把城市居民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市场价值考虑进去,基尼系数还会上升3~5个百分点,大概为0.52。关于中国经济增长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收入差距的问题,中国现有的经验数据并不足以支撑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目前,中国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垄断部门和竞争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税收调节、受教育机会的公平性、收入流动性、腐败收入六个方面。中国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8.
如若要廓清当代中国法律解释之问题,对古代中国法律解释的研究不可或缺。探究中国古代刑法解释之四维,从解释主体看,其具有官方性与非职业性;从解释对象看,中国古代刑法渊源多样;从解释功能看,其"一准乎礼"采实用主义;从解释场景看,其系属事前解释与具体解释。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社科院最新的一项集纳研究——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3年春季报告中,专家表示,中国民众非"仇富"而是仇"不公"。按照专家的解释,民众所仇的"不公",显然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不公平。但其实,这里的"不公",并不仅仅限于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权力运作的过多"不公开",也会导致民众产生强烈不满。许多权力部门、包括国有垄断企业等信息不透明,办事往往不够公开,给各种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暗箱操作提供了滋生蔓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制度"一词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如工作制度、财政制度等。第二种解释是"在一定历史  相似文献   

11.
民法解释的特征及其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解释是法律解释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具备了法律解释的一般特征的基础上,民法解释还有自身的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从两个层面分析:静态特征包括解释对象的多样、对"合意"的尊重以及实质意义上的利益衡量;动态运作的特征包括文义解释的范围较广、体系解释内容多样、目的解释作用突出以及社会学解释的隐性适用等等。充分了解以上特征,有利于形成最优的民事裁判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城乡教育差距与收入差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城乡教育差距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中国的城乡教育差距和收入差距,并构造了城乡教育差距指数,使用2000年的跨地区截面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计量结果表明,城乡教育差距可以很好地解释城乡收入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实践中,人民法院依据一套自有的解释标准对证人出庭的"不必要性"进行了各种解释,这些解释显现出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即在于这些解释完全脱离了刑诉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所确立的证人出庭要件,难以充分证成证人出庭之"不必要"。事实上,人民法院就证人出庭缺乏"必要性"所作的解释,应在一定程度上论证"控辩双方无异议"(关键证人),或"对定罪量刑没有重大影响",或兼论二者,而不能明显超出其范畴,更不能绝然脱离于此。  相似文献   

14.
理性判断我国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有所放缓,城镇内部的实际收入差距加速扩大,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处于高位徘徊,全国收入差距仍持续而缓慢地扩大。导致收入差距缩小的一些因素(比如农产品价格、农民工工资、农村公共政策),或者不具有长期持续性,或者其影响还不足以抵消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城镇房地产价格的上升,较高的通货膨胀特别是食品价格的上涨,城市化进程推高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特别是垄断行业收入畸高,社会保障制度分割,腐败收入带来的收入差距和社会不公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愈发严重。因此,亟待出台以"消除收入分配不公"为中心内容、与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紧密结合、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问题高度兼容的一套系统、有效的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1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10)对我国非法集资行为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但仍然存在一些理解分歧,给司法实践认定非法集资罪带来困惑。针对该解释的规定,对非法集资中"社会公众"、"公开性"以及集资诈骗罪中特有的"非法占有为目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三种解释框架下的"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的解释框架,学者们对"三农"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和评判.在对"市场-政廊制度"、"工业化-城市化"、"近代化/现代化"等3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解释框架述评的同时,需要对"三农"问题进行反思;中国"三农"问题研究要建立以中国"三农"为"主位"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7.
胡莹 《理论月刊》2007,(4):161-16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收入分配理论在新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下,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系统化的过程。收入函数工具、动态研究方法和政策研究等内容对于解释和改进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天下"是儒家对于王朝兴替的解释和概括。从早期经典到孔孟荀再到汉初诸儒,"王天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和使命,经历了从"天命"到"人事"再回归"天命"的解释历程。在先秦儒者那里,"王天下"思想的道德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但这种解释,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汉初政治体系的需要。为了与汉初黄老之学在庙堂上一较长短,汉初诸儒对"王天下"作出了最为狭隘的阐发。虽然这样的解释与先秦儒学相违背,但也的确为汉代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脱逃罪的追诉时效期限为10年,脱逃罪不属于连续犯或继续犯,《刑法》第八十九条第一款不适用于有关脱逃罪追诉时效的分析。基于《刑法》第八十八条第一款的立法目的,对"立案侦查"采用严格的文义解释将导致该款立法目的无法实现,需要采用扩大解释技巧,将监狱的追逃行为纳入"立案侦查"范畴。这一解释方法和技巧是恰当的,目的解释在刑法解释中应具有决定性。  相似文献   

20.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权力之间应该有明确的划分.最高人民法院对刑法所作的涉及具体犯罪定罪标准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的解释属于越权解释,故此,应该立足于上述"两高"机关的解释能力以及法治国家的要求对法律解释权的宪法规定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