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县自2003年10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以来.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有些还比较突出,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矫正效果。如何有效地开展社区矫正丁作.提高矫正效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高志超 《人民调解》2008,(10):18-19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自2006年3月被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社区矫正试点区以来.按照“两院两部”文件精神和省、市工作要求.以试点先行为己任,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核心.以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目标,依法规范、积极稳妥地深入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符合丰泽实际、具有丰泽特色的“丰泽矫正教育模式”.即“八化”工作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目前.丰泽区累计接管的127名社区服刑人员中先后有53人次受到表扬.有15人次被评为矫正积极分子.仅2人次受到警告处分。未出现一例漏管、脱控或重新犯罪现象.累计有40名社区服刑人员解除矫正健康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3.
李睿  李愈 《人民调解》2009,(7):32-34
安徽省作为全国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省(市)之一.白2006年3月起在24个县(区)开展社区矫正试点。经过3年多的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与此同时.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的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笔者结合社区矫正工作现状.对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育 《法制与社会》2013,(3):197-199,207
成功的社区矫正离不开一支优秀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尤其是在社区矫正机构不健全、专业社区矫正人员匮乏的情况下,为了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建立一支有相关专业知识、热爱社区矫正工作,并且乐意从社区矫正实务中学习、为社区矫正工作而奉献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是相当重要的。在社区矫正的各项工作中,"心理矫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由于自身实践经验的短缺,随着心理矫治工作的开展,也会受到矫正对象一定的影响。为使志愿者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有必要研究并加强社区心理矫治志愿者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司法所具体承担着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其工作力量的强弱不仅关系着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展开.更决定着社区矫正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水平。但近些年来.随着司法所的职能不断增加.特别是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基层司法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与现有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日趋明显.成为制约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6.
社区矫正已成为世界各国刑罚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我国从2003年开始,社区矫正工作正式启动,历经10年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司法实践过程中,社区矫正工作仍然面临诸多问题。本文以浙江省衢州市社区矫正为例,针对社区矫正监管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并在此基础上对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今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山东省东平县检察院按照“三项重点”工作的要求,立足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推进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在相关政策、法律、规章规定的框架内大胆创新.成立了专门的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机构.对全县14个社区矫正机构履行社区矫正情况全面监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全县430名符合社区矫正的人员全部得到有效监管.防止了监外执行罪犯重新犯罪.重新犯罪率为零.确保社区矫正各环节实现了无缝对接.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有效的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对社区服刑人员这一特殊人群的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8.
严贵珍 《江淮法治》2013,(13):36-36
本刊讯为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近日,阜阳市颍州区人大常委会调研了社区矫正工作。调研组对全区社区矫正工作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提出4条建议:加强领导,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工作的保证和保障;多措并举,不拘一格提升矫正效果;强化宣传,提升素质,形成关爱共识;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矫正的整体合力。  相似文献   

9.
自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江苏省海门市司法局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摸索、创新社区矫正的工作思路和机制.在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中实施“四化”战略,大大降低了社区服刑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提升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国强  张莉 《人民调解》2009,(6):22-22,27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05年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以来.根据省、市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要求和部署.以提高矫正质量、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探索出符合江汉特色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247名.正常解矫118名.建议提前收监1名.正在接受矫正的128名社区服刑人员思想稳定、行踪稳定、生活稳定,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我区社区矫正工作连续被省、市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2009,(8):16-17
吉林省延吉市在社区矫正工作实践中落实三项机制.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区域实际的工作模式,推进了社区矫正工作开展。 一、以领导机制的落实,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组织到位 市委、市政府将社区矫正工作列为全市“保稳定”的重点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为组长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2009,(1):17-18
2003年.天津被确定为全国首批社区矫正试点省市。经过五年的实践和探索确立了在市委政法委统一领导下.由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组织协调,审判、检察、公安、监狱管理机关等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基本思路.我市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民调解》2008,(11):23-24
为切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北京市海淀区社区矫正组织积极探索对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社区矫正目前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从试点省(市)的情况看,社区矫正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根据对上海市某区社区矫正试点基本情况的调研,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当前社区矫正一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阐释,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数据库     
《中国司法》2008,(1):89-89
据零点公司调查,85%的北京市民认为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80%以上的市民能接受在其所在社区实施矫正工作,68.8%的市民能接受将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制度确立下来,越来越多的市民表示愿意参加社区矫正工作,理解、支持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6.
201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2012年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出台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该《办法》具体明确规定了社区矫正机关的机构设置、工作职责、T作内容及要求和违反规定的处理方法等内容,但是《办法》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如何遵守,如何操作,如何实施,工作机制如何建立,工作内容如何开展,这一系列有关社区矫正组织体系的有效构建、有效运作等等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操作细则予以规定.虽然有很多省市地区对社区矫正工作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有些地方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成熟的经验,社区矫正的工作机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社区矫正监管安全工作机制,浙江省司法厅建立了浙江省社区矫正工作安全单位定级挂牌制度。该制度是以全省11个地级市矫正办为参评单位,分为三、二、一级和特三级、特二级、特一级六个等级进行评定。为保证程序的规范性,该制度对报审程序及评审组织作了明确规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何使社区矫正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如何发挥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中的作用更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课题。本专题从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定位、对策、方法等不同视角进行论述.以期强化社区矫正的执行。真正实现社区矫正保护社会和改造罪犯的双重目的.促进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相似文献   

19.
董颖 《中国监狱学刊》2006,21(5):147-150
我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推行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社区矫缺乏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已严重制约社区矫正制度的推进和完善。因此解决社区矫正的法律依据问题是目前的关键,应立法明确社区矫正的地位、工作模式及矫正方武,同时尽快推动刑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将社区服务等现代刑罚种类引进刑罚体系,保证社区矫正有法可依。在目前情况下,应充分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探索适合我国的社区矫正之路。  相似文献   

20.
《江淮法治》2013,(16):34-34
为进一步规范监外服刑罪犯刑罚执行社区矫正工作.实现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全程监督”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要求.不久前.泾县检察院监所监察科对全县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检察.共检察暂予监所执行、缓刑、假释等罪犯17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