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季轩 《中国监察》2010,(23):23-23
近年来,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坚持以人为本、以情入手,通过开展"六廉活动",把反腐倡廉意识和观念渗透到家庭生活中,净化家庭环境,营造良好家风,在每个家庭乃至全社会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反腐倡廉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
李力  雪洁  一鹤 《法庭内外》2011,(4):8-12
单亲妈妈王梅离婚后带着女儿闯荡北京,没想到14岁的女儿租房上网、离家出走被学校开除,为了挽救叛逆女儿,这位伤心的中国式"虎妈",经家庭投票决定"圈养"女儿1年。渴望逃出"樊笼"的女儿先是下毒、割腕,继而在深夜砍伤睡梦中的"虎妈"。  相似文献   

3.
母冰 《法庭内外》2011,(4):28-29
年过七旬的老父母失望之余要把"连自己也养不起"的"啃老儿子"扫地出门;年轻的妻子在法庭上哭诉丈夫"天天玩网络游戏,就知道让我回家向父母要钱",温情脉脉的亲情、海誓山盟的爱情在法庭上变得支离破碎。前不久,北京市门头沟区法院的法官通过调研发现,该区家庭纠纷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由于年轻人"啃老"所引发的。  相似文献   

4.
李志刚 《政府法制》2011,(27):36-36
如今,一些地方、部门,一旦有"突发事件",首先想到的是"舆论引导"、"公关技巧",如果事件没解决好,多半会指责"舆论引导不力"、"公关无方",而讳言处置不当。如此思维应对"突发事件",实则是"本末倒置"。史上首家媒体诞生前,突发事件也时常发生。可那时官员手里压根就没有"媒体",更谈不上舆论引导,相反,突发事件中的"谣言"、"流言"却可以满天飞,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类物业纠纷层出不穷,小区停车问题也随着私车数量的快速增多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确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概念后,地下车库既可为建设单位"专有",也可由全体业主"共有",相关问题进一步复杂化,有关地下车库的物业纠纷不断发生,或关于权属或关于收益。2010年年底,北京市朝阳区某花园小区物业纠纷尘埃落定,法院经两审终审,依法判令前期物业北京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将地下车库移交业委会进行管理,对相关问题作出了法律解答。  相似文献   

6.
李宏 《法律科学》2010,(5):51-57
"家族协同说"是古代社会的遗产继承理论,近代思想家依据自然法提出了遗嘱继承"意志说",现当代法学家从关注社会利益的视角出发,提出了遗嘱继承"社会利益说"。西方遗嘱继承理念的变迁,表现为从"家族协同说"、"意志说"再到"社会利益说"这样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并呈现出多样化特质,但总的发展趋势与规律是走向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7.
Junlin 《检察风云》2010,(16):73-73
发生在湖北省委门口的打人事件真相还不清楚。比如,究竟陈玉莲是否"超过警戒线",是否"傲慢",是否"咬人",警察是否仅仅是"拉扯中行为粗暴",这些本来很容易弄清的真相,却遇到了掌管监控录像的相关部门的阻力。  相似文献   

8.
和静钧 《检察风云》2010,(21):16-17
虽然刑"法"的价值功能在于"救济性",但刑"罚"则重在"报复性",两相均衡,方能达到威慑犯罪的目的。展望预期的"刑法大修",笔者认为,这场改革的成功点应在于解决"死刑"如何向"生刑"等值过渡。  相似文献   

9.
由于社会转型、经济勃兴,现阶段社会矛盾表现得复杂多样。而我国民主法制尚在建设中,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尚不够强、法律素质尚不够高,部分群众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信"闹"不信"理",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所以涉诉信访问题是当前因社会改革发展过程中矛盾凸显所衍生出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金泰 《政府法制》2010,(14):44-45
反贪污、反腐败,各国都有自己的高招。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反腐",靠的就是愿者上钩式的"钓鱼"。特工们扮成形形色色的"高官"、"富商",混迹于官场和商场。他们不是"送礼"就是"索贿",很像那么回事。不过,谁要是心存邪念中了招,等着他的就是一副手铐。  相似文献   

11.
李志刚 《政府法制》2011,(22):37-37
官员"治庸",不独为当下的"热词"。古代"庸官"比比皆是,于是历代王朝都重视"治庸",尽管多数乏善可陈,但有时也能让我们眼睛一亮。  相似文献   

12.
佚名 《政府法制》2010,(20):16-16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词汇的意思是不断变化的。比如,"模仿"这个词汇,有的时候可以叫做"学习",有的时候可以叫做"借鉴",有的时候可以叫做"抄袭",眼下则被戏称为"山寨"。最近,笔者和大阪府立大学一位退休的中国学教授谈到此事,有了这样一番感慨。  相似文献   

13.
张忠培在《书屋》撰文认为,必须澄清对邓小平的两个提法的误解,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发展是硬道理"。长期以来,我们将邓小平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一种误解。读遍邓小平著作,没见过他说过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因此,不能将"经济"强加在"发展是硬道理"头上,将邓小平说的"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乃至说成为经济"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说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不是对当时他提出的政治和建没而言的,  相似文献   

14.
徐迅雷 《检察风云》2014,(15):35-35
施行五年的《食品安全法》面临"大修"。7月2日,修订草案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此次修订,提出"建立最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这被称为"治乱用重典",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严峻,违法生产经营和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是有目共睹的。用上"重典",就是希望能够镇得住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抢婚"习俗,随着经济条件的发展,黔东南苗族婚姻习惯法中独特的"抢婚"规则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一方面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抢婚"方式建立的家庭离婚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另一方面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思维意识却没有相应转变,这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冲突: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所理解的"国家法"与苗族村寨群众在改变了原有的婚姻习惯法传统规则后所引起的"特殊冲突",这成为基层司法实践中的新"困惑"。  相似文献   

16.
唐华 《法制与社会》2010,(18):86-87
骗领低保的行为在各个地方时有发生,但法律上的惩戒措施却严重缺失,现今则又"蓬勃"发展出了住豪宅、开豪车者采用欺骗手段获得"保障性住房"等现象,今后随着政府各种补贴低收入家庭措施的出台,必将会出现各种同样以欺诈手段"骗取资格"的行为。本文将该类行为概括称之为"类骗领低保行为",并拟运用诈骗罪构成理论,以"骗领低保"这一角度为着力点,论证以诈骗罪对"类骗领低保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陈舒婕 《法制与社会》2011,(20):237-237
家庭是人们道德意识、意志品质和行为习惯形成的摇篮。重视家庭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南北朝时期,著名教育家颜之推为了"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撰写了我国第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论著《颜氏家训》,被誉为"中国家训之祖"。本文以当前家庭教育中的弊病为切入点,通过阐释《颜氏家训》中的家庭教育思想,深入挖掘其现代价值,以探索构建现代家庭教育理念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邬金浜 《检察风云》2011,(12):17-17
所谓"腐败亚文化",是由社会学中"亚文化"这一概念衍生出来的,特指腐败群体乃至社会人员,在对待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时所产生的一系列畸形的、扭曲的判断和认知,这种判断和认知是反主流的,也即是,此种"文化"是与主流的廉政文化相背离的,它奉行"潜规则",背离"显规则",追逐不法利益,固守既得利益。  相似文献   

19.
人在尘世中,都是饮食男女。男人往往喜欢"吃豆腐",男女间因第三者介入常导致其中受伤害的一方大为"吃醋"。可许多人光会"吃豆腐"与"吃醋",而不知其来历,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追源溯本,这"两吃"各有一段饶有风趣的典故。  相似文献   

20.
不惑之年     
年过30以后,事业未"立",生活尤"惑",就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焦躁与感伤了。焦躁在于,当"立"之年而不能"立",坐视韶华流去,徒增愧悔嗟嘘,回首往昔,顿然发现手中握着的青春只剩下一截短小的"尾巴";感伤在于,当"不惑"之时而不能明己、明理,常常自寻烦恼,暗叹世事难料,沉思之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