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轩 《中国审判》2014,(3):50-51
紧紧拉着女庭长沈有兰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远离苗寨的山坳上,苗族老太邰老贺这才依依不舍地辞别沈庭长。她对与沈一同前来回访的县镇干部说:"沈嘎来,沤泵,播薅磨(苗语,意即:沈庭长,好法官,我好感谢你)!"  相似文献   

2.
刘义昆 《检察风云》2010,(18):35-35
8月22日,有两则热点新闻再次涉及舆论监督。一则是:从17日开始,广东河源市东源县股级以上干部都收到一条署名为县委书记秘书发出的短信,要求干部们不能私自接受记者采访,起因是有人"捏造事实"举报县领导(8月22日《现代快报》)。另一则是:  相似文献   

3.
周明华 《政府法制》2011,(19):46-47
高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创下"了两个第一:她是广西第一个因职务犯罪"落马"的女厅级干部,也是截至目前广西查处的级别最高的女贪官。据检察机关指控,高平在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防空办公室副主任和广西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贿赂人民币256.5万元。今年4月15日,  相似文献   

4.
扎西 《检察风云》2014,(15):8-10
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一个个大老虎随之落马,公众对身边的"苍蝇"失去了兴趣,但近年来,"苍蝇式"腐败已经呈现触目惊心的地步,即使连根本不是"官"的村级干部,贪腐情况不仅仅是面广,涉及的金额与一些高官相比,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别拿村官不当干部"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
据前段时期,一项调查称,近些年来被查处的处局级干部中,59岁这个年龄段的干部占相当比例。相关部门曾以"何以老泪洒黄昏"为主题,对"59"现象进行一番透析,提醒那些临近花甲之年的人,萌发退职前趁机捞一把再走的扭曲心理,以免绊倒在"59"道坎上。  相似文献   

6.
中国反腐败与廉政建设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十八大以来平均每天有396名中共党员和公职人员受处分,每两天有一名厅级干部因腐败受到查处,每月有一名省部级干部"落马",反腐力度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7.
赵建国 《法制与社会》2010,(17):192-193
现代社会,名片普及。每一张名片的背后,都代表着一份证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师的名片,"悬壶济世"是医生的名片,"钢铁长城"是军人的名片。组织人事干部也有自己的一张名片,那就是"讲党性,重品性,作表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做好组织人事干部这种名片所需要的条件、思想以及素养。  相似文献   

8.
彭阳春 《中国监察》2011,(24):43-4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党面临的"四种危险",巡视监督一方面是预防"四种危险"的锐利武器,但从巡视实践并结合巡视干部的工作状态和所处环境来看,"四种危险"也摆在了巡视干部的面前,对此不能不加以正视并严加防范。积极预防精神懈怠的危险。从开展巡视工作的周期来看,巡视工作一张一弛的特征较为明显。巡视期间紧张,  相似文献   

9.
白杰 《法治纵横》2011,(10):65-66
曾经风光无限的王庆海落马后被戏称为“两手干部”,即“两手干部”即指那些干工作有一手。搞腐败也有一手的触罪官员,“两手干部”有功劳、更有苦劳,但他们在腐败事业上同样身手不凡。因其正面形象具有很强的迷惑性,罪行败露时被人们喻为“明手”掩盖“暗手”。  相似文献   

10.
杜晓 《政府法制》2011,(27):27-28
在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大力强调反腐倡廉的重要性之后,反腐触角继续延伸——我国第一个规范农村基层干部行为的廉政准则——《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近日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规定"提出了乡镇、基层站所、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领导成员的40多个"不准",并明确了责任追究方式。近年来,少数基层干部的腐败和渎职激化矛盾,导致村民上诉信访,甚至发生恶性事件。中纪委法规室的一位负责人在论及此次"规定"的出台时认为,农村反腐,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忠宪 《中国监察》2011,(24):50-51
"两非对象",是指既不是纪检机关纪检对象,也不是监察机关监察对象,但在办案中又常常遇到,需要向其取证的人员。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立案查处党政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的贿赂案件,80%都与私营企业老板有关,他们既不是党员,又不是国家干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非对象"。为了查清案件事实,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向企业老板调查核实,但这些企业老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抗情绪,降低了取证效率,  相似文献   

12.
杨志标 《法制与社会》2011,(19):219+222-219,222
检察机关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我国国家机构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前提条件是培养高素质的检察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说,需要培养一支兼备专业、综合素质的干部队伍。检察机关"外派干部"的培养与选拔有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本文对"外派干部"工作选拔、管理、使用体制作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吴明 《中国监察》2011,(3):47-47
前不久有报道说,南方某县为了提升当地的影响力,建造"山寨悉尼歌剧院"、"山寨中国馆"等标志性建筑,引来众多非议。群众说这是"乱花老百姓的钱搞面子工程",不如把钱用来做对低收入群众有益的事。对此,当地一些干部觉得"委屈"。  相似文献   

14.
寇凤超 《行政与法》2009,(10):65-67
领导干部"离岗退养"在特定时期有一定的积极因素,但综合分析弊大于利。这种做法不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也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行政经费的浪费,不利于形成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因此,应尽快废止这一"土政策",严格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执行,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可以改任"非领导职务",推出弹性退休制度,采取柔性分流措施,研究制定退出领导岗位人员管理办法,对已经离岗的干部要做好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2010年2月2日,在公安部秦城监狱的第四会议室里,面对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前来宣判的法官,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原总经理唐若昕一只手捂着刚刚安装完起搏器的胸口,一只手颤抖着签收了自己的一审判决书。之后,他突然问法官:"判我多少年我都认了,为什么判刘志宏11年?"说完扭头对律师说:"一定要让刘志宏上诉,哪怕减刑1年也要不遗余力,请律师再努力一次。"唐若昕所说的"刘志宏",就是他的再婚妻子。唐若昕执掌数百亿巨额国有资产毫不动心,却为了满足妻子的虚荣心,身为金融界高官的他,不惜伸出了贪婪之手,索贿、受贿300余万元,不仅让自己深陷囹圄,也连累娇妻进了铁窗……  相似文献   

16.
江曾培 《检察风云》2011,(13):36-36
安徽省电力公司近年来以"车改"之名,为全系统约300名副处级以上干部配备公务自驾车,标准逐年提高,从最初的奇瑞汽车到现在价值20万元的一汽迈腾和帕萨特领驭。一切车辆手续费用均由公司负责,拿到车钥匙后,该车就归干部自驾了。  相似文献   

17.
姜怡 《中国监察》2011,(7):38-39
四川省广安市从有利于整合监督资源,有利于促进纪检监察事业发展,有利于纪检监察干部成长出发,创设了"片组+巡查"工作模式。"片组+巡查",即按照"地域相邻、职责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在乡镇、派驻纪检监  相似文献   

18.
殷国安 《检察风云》2010,(16):72-72
新闻背景 近日,湖北省委大院门口,武昌公安分局6名"信访专班"便衣警察围殴了一位厅级干部的妻子。事后,武汉公安方面一位负责人道歉时说"打人纯属误会"。此事一经报道,迅速引发热议。  相似文献   

19.
在巨贪频出的土地拆迁领域,李丙春算不上最大的贪官。但作为一名基层政权的干部,他却是"小官大贪"的典型。李丙春是全国落马乡镇官员中涉案金额最大的案犯,堪称中国"最贪镇长"。  相似文献   

20.
于少云 《中国监察》2010,(22):27-27
2009年以来,河北省大名县在干部选任工作中创建并推行"六制一规范"(公开预提名制、审查把关制、群众认可度测评制、常委会票决制、全委会票决制、选任过程公开通报制、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规范)机制,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激发了干部创业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