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帆 《当代广西》2024,(9):30-31
<正>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12月在广西视察时强调,广西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自治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作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巩固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前不久,自治区召开大会,全面动员部署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自治区财政厅坚持“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广西见行动、财政抓落实”,旗帜鲜明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财政工作的主线,以全力支持“五个家园”建设为主要抓手,持续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完善2024年预算安排,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成为时代“最强音”。  相似文献   

2.
何生海 《前沿》2023,(2):23-3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重大原创性论断,是一个系统性理论,其中隐含着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践行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从人本观上深刻回答了“铸牢”什么、依靠谁来“铸牢”、“铸牢”为了谁、如何“铸牢”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即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这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也是具体的实践路径。文章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本观的深刻内涵、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俊 《创造》2022,(9):42-4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继党的十九大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新修订的《党章》之后,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认识民族工作、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四个与共”理念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指明了方向。“四个与共”理念继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是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成要素。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保障。当前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意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今日民族》2021,(7):8-20
6 月10 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实践".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实践经验,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理论创新,指导边疆民族工作取得更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积极谋篇布局,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实践。在宏观视野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统筹兼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创新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特色多民族国家建设的重大方略,是新时代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的主题,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目的 是让各族人民"在一起"的格局与态势牢不可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通过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环节,让不断铸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动地推进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的密码.  相似文献   

8.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这是十九大报告强调的新时代做好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人民政协在民族工作领域履职尽责的重要遵循,也是十三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搭建“少数民族界主题协商座谈会”协商新平台的主要目的。继2018年深入探讨“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后,2019年12月20日下午,在全国政协礼堂金厅,全国政协民宗委组织召开2019年少数民族界主题协商座谈会,围绕“如何有效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座谈交流。  相似文献   

9.
王宁 《创造》2024,(2):4-6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2023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重要任务和工作要求,为我们紧扣主线做好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增强各族人民“五个认同”、促进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为了推进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发挥自身优势,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开展全面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政课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然而民族地区高校在思政课建设中面临着教学效果欠佳等诸多困境。为了应对这些困境,民族地区高校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共知”“共情”“共行”为抓手,实现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1.
韩萱怡 《创造》2021,29(5):66-73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在各民族中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的重大原创性论断之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已成为目前学术界、理论界重点关注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共同体的基本概念、理论渊源出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扎实的探索,产出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对进一步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研究范例.  相似文献   

12.
<正>4月9日上午,顺着美丽的漓江河畔,6艘游船载着来自新疆、内蒙古、宁夏、黑龙江等13个省(区、市)的20多支表演团队,齐聚桂林市象山景区,共庆广西三月三。他们不仅带来《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花儿与少年》等极具当地特色的民族歌舞表演,还与广西各族群众一同合唱欢迎曲,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当天,广西在桂林市举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2024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3.
民族工作是统一战线的重要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要讲话。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阐述了新时代民族工作战略,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增进“五个认同”为核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团结各族儿女,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作为西部多民族省份,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意义重大。通过综合分析甘肃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方面的成就、存在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构建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对策建议。目前,甘肃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法治体系建设、机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宣传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性和针对性,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以及社会参与、评估监测等方面仍存有不足。为此,甘肃省要行“有形”之举、汇“有感”之法、用“有效”之方,从全面规划、思想教育、文化浸润、主体保障、协同联动、社会参与、评估监测等多方面协同发力,推动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常态化机制。  相似文献   

15.
<正>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如何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4月29日,文山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授牌暨两省(区)五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签约仪式和理论研讨会在文山市隆重举行. 会上,文山州宣布,聘请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民族学会名誉会长杨圣敏等20位专家学者,作为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聘专家,并颁发聘书;向文山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云南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特有民族最多、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实现由"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的升华,必须全面地系统地谋划和推进,实现各地方、各领域工作联动和集成,  相似文献   

18.
黄丹  周世相 《当代广西》2023,(11):34-35
<正>从城市到乡间到路上,今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系列活动期间,八桂大地随处可见壮乡儿女画好同心圆、同唱奋进曲的动人场景。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把“好日子天天放在歌里过”,共谱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时代华章。从广西到全国到世界,人流跨越山海觅歌而来。大家心手相牵,边走边唱,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信息     
《今日民族》2020,(3):F0003-F0003
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测评指标近日,国家民委办公厅印发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市、盟)测评指标,新修订的测评指标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要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对州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指标内容进行修订完善,持续推进示范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20.
《创造》2023,(12):1-2
<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