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国水质监测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以相关法律为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刚 《行政与法》2006,(4):119-121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制度,而水质监测则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我国现行相关法律为背景,对我国水质监测的技术依据—水质标准—的制定权进行了考察,认为应由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共同制定,而监测权则应由环保部门专门行使,这是决策民主化和执行单一化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文章还指出了水质监测中法律责任机制的缺失,并提出了予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2003年3月某公司开办铜砂加工厂,从2004年起,工厂附近某村的大量村民开始出现头晕头痛、浑身酸痛、四肢麻木、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并发现盛水的铝壶、铝桶常出现腐蚀脱斑现象,怀疑水质(井水)有问题。2006年经当地环保部门监测,发现村民井水中镉超标,多数村民经当地省职业病医院诊断为生活性  相似文献   

3.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外国证据规则系列之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闻证据是英美证据法上的传统概念之一。传闻证据规则,是指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传闻证据不得采纳。排除传闻证据的理论基础植根于陪审团审判的诉讼制度及传闻证据的自身缺陷。但也有一些传闻证据被判例法和立法所肯定,由此形成了传闻规则的例外。随着现代社会动态性的不断增强,传闻证据应予排除的一般法则开始有所松动。  相似文献   

4.
农村环保问题日趋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当地环保部门的监管不力。它在法制层面上反映出“城市人的法”与农村法治本土资源的冲突,但其实质乃在于国家利益与地方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与地方环保部门公务员的个人利益的博弈。而地区回避制、高官问责制及量化行政许可这三种制度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生     
环保局为啥替污染者“护航”“拍摄对当地环境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5月10日,针对“《无极》剧组在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拍摄时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这一报道,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宣传部的有关负责人回应说。尤为令人不解的是,《无极》剧组对当地生态景观的恶劣破坏没有引起香格里拉环保部门的注意和及时追究;相反,倒是《无极》污染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香格里拉环保局却第一时间出面为《无极》剧组开脱,称污染与剧组无关。一前一后的反应速度简直判若两人。事实上,出现如此情势也并不难理解。香格里拉为了谋求旅游经济的“利”,宣传当…  相似文献   

6.
传闻证据规则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证据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证据规则。由于传闻证据没有经过原供述人的宣誓并接受反询问 ,同时具有极大的误传危险性或伪造可能性 ,因而采行对抗制国家传统上排除传闻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但是 ,严格的排除传闻证据无疑会对案件的证明带来不便 ,因而几乎在传闻证据规则确立的同时 ,传闻证据规则的一些例外情形也被确立。“英美式”传闻证据规则与我国法文化传统、诉讼模式等不相适应 ,缺乏进行法律移植的前提和基础 ,但可借鉴其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7.
变革与借鉴:传闻证据规则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德咏  江显和 《中国法学》2005,54(5):153-160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证据法上最重要的规则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原则要求排除所有传闻证据的证据能力,除非有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随着时代的发展,英美立法逐渐放宽了采纳传闻证据的限制,但并未动摇传闻证据规则的根基。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传闻证据规则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必须对之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造。立法可以采用“原则加例外”的模式,规定适当的例外是关键,在赋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的同时,应当确立该规则相关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8.
确立我国传闻证据规则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的一个重要证据规则,我国现行的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当前的司法改革背景下,确立我国的传闻证据规则已有很大的可行性,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初步构建出我国的传闻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9.
李细珍 《法制与社会》2012,(23):269-270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证据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长这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具有建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可行性,但同时对传闻证据规则功能的发挥又缺少保障性条件,需要借鉴国外的法治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来构建传闻证据规则.  相似文献   

10.
刘玫 《证据科学》2007,15(1):128-144
由于香港法律与英国法律的渊源关系,英国对于传闻证据规则的修改成为香港法律修订的原因之一。就传闻证据规则而言,香港法律中只对民事法律程序中的该规则做出了重大修改,但刑事法律程序中的传闻证据规则被沿袭下来,仍然较为严格。澳门法律中与传闻证据相类似的规定更接近于大陆法系国家的直接言词原则。此外,澳门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供未来备忘用之声明制度颇具特色。台湾在2003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传闻证据规则做出了规定,但台湾学者对于是否应当采纳传闻证据规则以及现行法律规定的评价和争论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1.
传闻证据规则是现代刑事诉讼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该规则已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得到适用,但中国目前尚未建立该规则。学界对该规则在中国建立的可行性看法不一。本文先通过一个案例引出中国建立传闻证据规则的必要性,接着对传闻证据规则进行简要说明,然后讨论中国建立传闻证据规则的障碍及克服对策。  相似文献   

12.
明晰传闻证据的概念和范围是传闻规则正确适用的前提。传闻是用于证明陈述所主张的事实真实性的审判外陈述,其依据不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传闻证据与传来证据有区别,二者应当是交集的关系。传闻原则上不具有证据能力,除非符合传闻规则的例外情形;符合例外情形的传闻的证明力的认定,与其他证据无异。  相似文献   

13.
刘玫 《证据科学》2007,(6):128-144
由于香港法律与英国法律的渊源关系,英国对于传闻证据规则的修改成为香港法律修订的原因之一.就传闻证据规则而言,香港法律中只对民事法律程序中的该规则做出了重大修改,但刑事法律程序中的传闻证据规则被沿袭下来,仍然较为严格.澳门法律中与传闻证据相类似的规定更接近于大陆法系国家的直接言词原则.此外,澳门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供未来备忘用之声明制度颇具特色.台湾在2003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传闻证据规则做出了规定,但台湾学者对于是否应当采纳传闻证据规则以及现行法律规定的评价和争论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4.
传闻证据规则源自英美法系,目的是排除不具有可采性的证据,以保障当事人权利及诉讼公正。传闻证据规则的基本精神在我国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有一定的体现,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些规定大多落空。传闻证据规则是适应英美法系的当事人主义诉讼和陪审团审判制度而生的,其纷繁复杂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他国家对该制度的借鉴。但该规则可以促使证据规范化和精细化,促使证据链条的形成更合理、更科学,保障诉讼公正、高效进行。在我国法制日渐完善的今天,如何合理借鉴国外的传闻证据规则,成为细化我国证据规则和摆脱我国现行刑事审判中诸多缺陷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5.
卫生监督机构对饮用水进行监督监测并向供水企业收取水质监测费,本来有章可循,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但是近年来我区一些市县供水企业以减轻企业负担为由,对卫生防疫部门收取自来水公司水质监测检验费象征性支付或拒绝支付,并要求"该项收费应予以取消"。虽然有关部门多方协调,但由于各执一词,问题未得到很好解决。其主要分岐是:一、卫生防疫部门该不该收水质监测费。1、一种意见认为,不该收费。供水企业及一些建委部门认为,防疫部门是负责饮用水卫生监督具体工作的机构,  相似文献   

16.
要避免制度研究陷入边陲化陷阱,就需要对其作相应的功能性分析。传闻证据规则具有保证证据可信性与被告人质证权的功能,同时还具有维持对抗制诉讼的隐性功能。另外还具有牺牲诉讼效率和放纵罪犯的潜在负功能。在基本层面上,传闻证据规则是基于对抗制诉讼模式与陪审团制度的需求而产生的;在根本层面上,是基于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社会控制系统的需求而产生的。发挥传闻证据规则的功能,需要庭前证据开示制度与发达的法律援助制度等保障性条件。从总体上看,我国具有建立传闻证据规则的需求性,但缺乏传闻证据规则功能发挥的保障性条件。而且,在目前制度条件下建立传闻证据规则,可能导致调查取证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17.
由于香港法律与英国法律的渊源关系,英国对于传闻证据规则的修改成为香港法律修订的原因之一.就传闻证据规则而言,香港法律中只对民事法律程序中的该规则做出了重大修改,但刑事法律程序中的传闻证据规则被沿袭下来,仍然较为严格.澳门法律中与传闻证据相类似的规定更接近于大陆法系国家的直接言词原则.此外,澳门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供未来备忘用之声明制度颇具特色.台湾在2003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传闻证据规则做出了规定,但台湾学者对于是否应当采纳传闻证据规则以及现行法律规定的评价和争论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8.
刘玫 《证据科学》2007,15(5):128-144
由于香港法律与英国法律的渊源关系,英国对于传闻证据规则的修改成为香港法律修订的原因之一.就传闻证据规则而言,香港法律中只对民事法律程序中的该规则做出了重大修改,但刑事法律程序中的传闻证据规则被沿袭下来,仍然较为严格.澳门法律中与传闻证据相类似的规定更接近于大陆法系国家的直接言词原则.此外,澳门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供未来备忘用之声明制度颇具特色.台湾在2003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对传闻证据规则做出了规定,但台湾学者对于是否应当采纳传闻证据规则以及现行法律规定的评价和争论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9.
在加拿大证据法中,传闻证据被排除并非绝对,在符合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形下也具备证据能力并应该予以采纳.加拿大证据法规定了许多传闻证据被排除的例外情形,且随着判例的发展又使传闻证据被排除的例外情形愈来愈庞杂.作为对大量传闻证据例外的应对措施,加拿大最高法院通过判例确立了一种“原则性方法”作为衡量是否系传闻的一种新标准.我国立法上虽然有类似传闻证据规定,但由于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导致司法实践中不同法官在对待相同传闻证据是否排除问题上存在不一致.在我国目前深化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加拿大在对待传闻证据例外所采取的原则性方法对我国民事诉讼确立和处理传闻证据的例外情形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03年江西省南康市某公司开办铜砂加工厂,开工后不久,附近村民反映家中的井水有异味,并发现盛水的铝壶常出现腐蚀"脱斑"现象。1年后该村一户村民家中5口人陆续出现头晕、头痛、浑身酸痛、四肢麻木等症状。2006年初当地环保部门对井水监测发现镉含量超标,检测值达0.624mg/L。2006年2月,该户村民停止饮用污染井水。2006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