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调整经济结构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经济结构调整内在要求宏观调控,特别要以法为基础,实行依法调整.结合我国现行的经济结构宏观调控立法中的问题,要健全产业政策法律体系、财政税收法律体系,注重程序化法律体系建设和监督法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是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法体系由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两个亚体系组成。资本主义经济法律体系中,市场规制法律体系形成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宏观调控法律体系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前苏联、东欧没能建立起完整的经济法体系。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宏观调控法律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1992年后,市场规制法律体系也逐步形成。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在产生顺序、解决问题、功能作用、调整性质、调整原则及调整内容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  相似文献   

3.
宏观调控法律体系构造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观调控体系是正确认识宏观调控法律体系的逻辑起点。遵循这种思路,提出宏观调控法律体系的构成应包括宏观调控基本法、计划法、经济政策法及关于各种调节手段的法律。而经济政策法则由财政政策法、货币金融政策法、投资政策法、外贸政策法、产业政策法、总量平衡与结构优化法(基本经济政策法)所组成。  相似文献   

4.
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法律确认社会主体经济权利;二是通过法律保障社会民众经济权力;三是通过法律将宏观调控权力予以分解。其中,通过法律将宏观调控权力予以分解,是宏观调控权法律控制的主要方式。我国在经济社会的转型过程之中,有必要通过法律将宏观调控权力分解为:宏观调控决策权、宏观调控执行权、宏观调控监督权,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共同作用,实现对于宏观调控权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5.
赖长鸿 《现代法学》2002,24(5):154-158
我国现行劳动法律体系存在着形式上和内容上的缺陷。因此 ,应在探析其价值内核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新型的劳动法律体系。该体系应包括 :劳动力市场主体法、劳动力市场秩序维护法、劳动宏观调控法、劳动监督检查法、社会保险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法。  相似文献   

6.
目次一、法治二、法律规范三、权利义务四、法律行为五、法律关系六、法律责任七、法律价值八、进一步的反思九、代结论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会出现市场失灵,其表现形式之一是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即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这种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会带来资源的巨大浪费与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应对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方式就是宏观调控,其最终目标是反经济周期。宏观调控法实质是财政货币政策的制度化,目的是使财政货币政策纳入法治轨道。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宏观调控法在诸多方面与法理学的一般结论格格不入。在法理学中,法  相似文献   

7.
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是目前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一项重点工程。加强宏观调控,根本问题在于建立和健全符合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转机制。宏观调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宏观调控系统中,法律机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法律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和削弱了法律机制在宏观调控中的功能和作用,迫切需要加以解决。当前应着重健全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的立法机制、行政执法机制和法律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法的可诉性是法保持客观公正地位的灵魂所在,也是现代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然“质疑”宏观调控的可诉性就是对公权力神圣化,将公权力至于“神坛”,缺乏相对监管机制,从而导致宏观调控所属的经济法部门也很难表现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在既定的法律关系中确定各主体的权利义务是一部法律的主要内容.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一部法律就可能落空,权利救济也很难落到实处.这种将政府行为游离在法律之外的行为,极易导致“集权人治”的后果,也有悖于法治的基本理论.虽然我国当下司法现状对实现宏观调控可诉性缺乏足够的能力,但是这并不影响宏观调控可诉性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宏观调控立法特点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三个基本构成之一。其在立法上具有立法内容上的多样性和变动性 ,授权立法和多级立法较多 ,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较大 ,大量采用提倡性、任意性规范等特点。随着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经济 ,社会化、民主化和国际化特征也逐步成为其核心之一。在立法中要对宏观调控权的行使程序作出明确规定 ,建立公开制度、咨询制度、听证制度、协商制度 ,逐步改变对管理者的法律义务、法律控制甚为薄弱的局面 ,将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构建为一种控权(力)法和维权法(利)法。  相似文献   

10.
洪亮 《江淮法治》2010,(13):54-5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下简称预算法)是我国财政经济领域中的一部基本法律。预算法颁布施行十多年来,对规范财政预算管理,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社会中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调控职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宏观调控立法特点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宏观调控法是经济法体系三个基本构成之一.其在立法上具有立法内容上的多样性和变动性,授权立法和多级立法较多,执法主体自由裁量权较大,大量采用提倡性、任意性规范等特点.随着我国日益融入国际市场经济,社会化、民主化和国际化特征也逐步成为其核心之一.在立法中要对宏观调控权的行使程序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公开制度、咨询制度、听证制度、协商制度,逐步改变对管理者的法律义务、法律控制甚为薄弱的局面,将包括宏观调控法在内的经济法构建为一种控权(力)法和维权法(利)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升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它不仅会引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而且对法律尤其是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创新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从经济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自然保护法与社会人保障法四个方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法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反思我国过去的法学研究,更多的是着眼于对微观经济法律机制的再构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宏观经济法律机制的再构造的研究,从而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失去了强有力的法律控制。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在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建立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综合运用的宏观调控体系。本文就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中的几个法律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调控力度,体现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文章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发展的现状和根源的基础上,辨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就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法制建设所涉及的合理确定宏观调控法与区域经济调控法的界限,制定《区域经济宏观协调法》及其一系列配套法律,健全经济落后地区的投资法律机制,建立健全具有权威性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机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宏观调控权作为一种国家的权力,已经愈来愈对我国当前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能进一步完善宏调控法制体系,从而提高宏观调控水平,需要在法律层面上加强对宏观调控权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就对宏观调控权的几个理论题进行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6.
制止经济过热措施的宏观调控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会强 《法学》2004,(7):43-50
中央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制止经济过热的措施涉及到宏观调控的调控主体、各调控主体之间的关系、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法的变易、经济政策与经济法的关系等法律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宏观调控法分析可知 ,我国目前宏观调控的法律主导模式还没有建立 ,这可以通过制定《宏观调控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正目次一、我国宏观调控法研究的现状二、我国宏观调控法研究存在的问题三、我国宏观调控法研究展望一、我国宏观调控法研究的现状(一)宏观调控法研究综述1.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关于宏观调控法的概念,代表性的观点有:(1)"宏观调控法,是指调整在国家对国民经济总体活动进行调节、控制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2)"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国家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与其他社会组织所发生的各种社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公共安全问题涉及社会许多方面,而保障公共安全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是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安全法律体系。本文通过对于我国现有公共安全法律体系的分析研究,总结其特点,并对未来我国公共安全法律体系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转型期宏观调控活动中存在着一种宏观调控失范行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转型期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体系中,某些法律供给缺失、控权不能、控权不足。我国应转变政策调控的习惯思维、职权主义的立法模式、粗放主义的立法策略,并完善有关保障社会主体基本经济权利的立法,通过法律制度的变革,对这种特殊的宏观调控行为予以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20.
沈刚毅 《现代法学》2000,22(6):139-141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 ,有赖于科学合理且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加以保障。考察我国的宏观调控法律制度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十分薄弱。因此 ,加强我国的宏观调控法制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我国宏观调控法制建设的现状、成因 ,并进一步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