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职务犯罪初查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初查的制度建设相对于初查实践活动严重滞后,如在初查的法律地位、初查的程序制度、配套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造成缺陷的深层次原因是没有全面贯彻法治理念、程序正当理念和制度功能理念。因此,完善初查制度必须重构初查制度理念、赋予初查以合法地位、建立初查程序制度、完善配套运行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庄华 《法制与社会》2010,(32):41-42
初查制度起源于我国独特的历史背景,与之相伴而生的种种问题也是一个不争的现实。研究和探讨初查制度,对于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健康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的进一步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重要作用与其在实践中的尴尬境地形成鲜明反差,对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司法改良实属必要与迫切。本文指出在实践上,要制定并不断完善职务犯罪初查业务流程,健全线索管理机制,完善职务犯罪初查手段,加强职务犯罪初查规范化建设,强化职务犯罪初查监督机制,从而确保职务犯罪初查制度合理、有效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从"司法论"与"立法论"相区别的方法论出发,实然的检察机关初查制度具有形式违法性,应然的初查制度具有实质合理性和正当性。因为作为初查制度之核心与基础的初查权本质上是宪政视域中的法律监督权的具体形式,是旨在监督公权保障人权的一种公权力。这决定了初查制度的价值目标是实现自由与秩序的动态平衡。而要实现此目标就要实行实然初查制度向应然初查制度的转向,如加强初查制度与国际规则的协调、完善初查权运行的程序机制、完善初查的法律责任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试论经济犯罪案件初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政法学刊》2007,24(4):59-62
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在侦办经济犯罪案件过程中,往往在立案之前开展初查工作.初查的合法与否成为理论上的争议和司法实践中的困惑,如初查行为是否合法、初查取得证据是否合法、初查的任务如何评价等,应完善诉讼制度中的初查.  相似文献   

5.
虽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初查只是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进行立案前的必要准备工作,但从初查的主体、初查的作用、初查的证明对象看,初查又完全具有侦查的属性。因此,分析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存在的问题,明确初查的法律地位,将初查纳入侦查范围,并对初查制度予以完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正新《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刑事诉讼规则》)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反贪初查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既对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初查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又为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加快转变初查模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此,需要对反贪初查工作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反贪初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并完善相关对  相似文献   

7.
自侦初查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侦初查是案件正式进入诉讼程序之前的一个重要阶段,鉴于当前初查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今后的初查工作中应加强理论和检察实务两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职务犯罪初查工作的特点,针对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的工作中存在的犯罪案件取证来源渠道狭窄、信息不畅,初查制度缺乏法律依据,初查手段受到局限及初查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探讨了完善职务犯罪初查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法治社会不断发展和职务犯罪层出不穷,目前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本文从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法律缺陷和现实困境入手,提出完善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规范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初查活动是人民检察院办理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自侦案件过程中所采用的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程序。但由于新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初查制度及相关监督机制,使得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初查活动随意性较大。本文通过对阜新市检察院自侦案件初查活动监督机制现状的分析,认为目前初查权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提出从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方式对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初查活动监督机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初查制度是随着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特有的查案制度,至今初查行为仍是由司法解释所规范。初查未能纳入刑诉法,使初查活动面临很多问题。本文认为应该将初查由司法解释上升到立法规定。而本文是以将初查写入刑诉法为前提,重点对初查制度进行程序设计,包括启动程序设计、初查原则设计、初查期限设计及监督程序设计,期许对完善初查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刘禹 《法制与社会》2013,(15):166+168
初查属于侦查权中的一项具体权能,应从立法上明确检察机关职务犯罪初查活动的法律地位。然而,从日常侦查实践来看,职务犯罪案件初查工作出现了种种问题制约了检察机关打击职务犯罪的力度。本文结合职务犯罪初查工作的特点,试对完善职务犯罪初查工作提出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3.
刑事初查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查一词近几年来频繁出现在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中,但通读完《刑事诉讼法》所有条文均无此规定。那么初查的运用有无法律依据,其性质如何认定,有无独立的价值等问题就成为本文探讨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分析了初查的提出原因并从理论上和实践中对初查进行了评价,最后得出取消初查、完善我国立案程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反贪初查制度演变形成过程经历了:萌芽、探索、确立、成熟和深化等五个主要阶段,其表现为:历史实践化、认识渐变化和规定精细化等三个主要特征,这主要是由反贪侦查模式和立案条件所决定的;2012年《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主要从重塑初查行使主体、确立初查管辖规定、细化初查工作流程和增加初查回避规定等方面来对反贪初查制度予以修改和充实;反贪初查应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刑事诉讼阶段,纳入到刑事诉讼程序之中,符合我国法治反腐政策的理性选择、符合我国刑事法律立法的发展进路、符合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的规律要求,进一步构建我国反贪初查制度应从明确反贪初查期间、细化反贪初查措施、增设权利救济程序和强化反贪初查监督等四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初查是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程序,在实践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刑事诉讼法虽然并未明确其法律地位,但在职务犯罪案件中设置初查制度既符合立法本意,也是实施立法相关规定的必经之路。因此,经过合法程序取得的初查证据材料应当具有合法性,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同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初查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施行,初查工作成为案件突破的关键。而目前初查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要从线索评估、技术运用等方面予以完善,提升办案效果。  相似文献   

17.
职务犯罪不同于一般的刑事案件,所以侦查机制和初查机制也有自身的特别之处.本文从职务犯罪侦查初查权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完善措施展开分析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职务犯罪初查越来越受到检察机关的重视。然而,由于刑事诉讼法未规定初查,以致引起颇多争议,不少学者及司法实务者甚至否认初查的合法性。笔者认为,职务犯罪的初查是检察机关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的一个重要程序,其合法性不应怀疑,但是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一、初查并非无法律依据。初查,顾名思义,是指初步性调查。职务犯罪的初查,是指检察机关行使职务犯罪监督职责而进行的尚未启动刑事侦查程序的一种调查活动。这种活动虽然置于立案前,但不能据此否认它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性。刑事诉讼是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  相似文献   

19.
过去,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从受案、初查、立案、侦查直至提起公诉等均由自侦业务部门独家承担,俗称“一竿子插到底”。以后,随着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不断加强和完善,受案和提起公诉已分别由控申举报部门和起诉部门担任,起到了既规范侦查又保证办案质量的效果。然而,在自侦案件的初查、立案、侦查等程序中仍然存在着与法律规定不符的问题。  一、关于初查  不论是修改前还是修改后的刑诉法,都没有“初查”的规定,实际上初查只是检察机关的一种工作方法。“初查”一词原来散见于有关领导的一些讲话中,1999年1月正式写进了《…  相似文献   

20.
王小勇 《法制与社会》2010,(16):30-30,36
随着经济的不断飞速发展,经济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狡猾,我们的侦查工作也要顺应形势的发展,利用一些高科技的手段收集和固定证据。不段完善侦查手段,重视案件的初查,经验告诉我们,初查工作落到实处,往往能够发现主要犯罪事实和证据,初查工作做得细,是顺利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