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质疑高在敏,陈涛《民法通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的规定,采用了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的立法观点。民事法律行为本质合法说在法理逻辑上存在着诸多自相矛盾和理论缺陷,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我国《民法通则》之所以采用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2.
黄娟 《法制与经济》2008,(24):33-34
我国的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明确提出始于我国的《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通),可以说我国的民事法律行为理论是借鉴了大陆法系传统的“法律行为”理论和我国的立法者所创造的全新概念,事实上由于立法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一概念从提出时就有问题并在现实,立法和理论上产生了诸多问题。而我国的理论界也看到了这种情况,但是大多数学者在论及民事法律行为时却莫名其妙地将民事法律行为直接等同于法律行为,两个有所区别的概念怎么能等同呢?本文从民事法律行为与法律行为两者的不同为基点来论述民事法律行为的诸多缺陷,从而得出应当取消民事法律行为这一提法而替之以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明确提出始于我国的《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通),可以说我国的民事法律行为理论是借鉴了大陆法系传统的"法律行为"理论和我国的立法者所创造的全新概念,事实上由于立法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一概念从提出时就有问题并在现实,立法和理论上产生了诸多问题。而我国的理论界也看到了这种情况,但是大多数学者在论及民事法律行为时却莫名其妙地将民事法律行为直接等同于法律行为,两个有所区别的概念怎么能等同呢?本文从民事法律行为与法律行为两者的不同为基点来论述民事法律行为的诸多缺陷,从而得出应当取消民事法律行为这一提法而替之以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的民事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在国内的商业贿赂行为呈愈演愈烈之势,已经构成对我国正常法律秩序和市场秩序的扰乱和危害。本文根据我国现有民事立法和理论,分析跨国公司商业贿赂行为应该承担民事法律责任。针对国内有关商业贿赂的民事立法存在很多缺陷,商业贿赂行为的民事法律规则相对薄弱的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关法律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商业贿赂执法和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以法律文化研究见长的张中秋教授推出《唐代经济民事法律述论》(以下简称《述论》 ,该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 )新作。这是结合法理与法史 ,用法理透视法史 ,用法史验证法理的一种研究 ,值得我们关注。该书的出版不止是我国法律史断代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体现 ,也是现代法学与中国传统法文化对话的一次尝试 ,而且对经济和民事法律的学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作者在书中就唐代经济民事法律 ,从土地、赋役、工商、专卖、货币、对外贸易 ,到民事法源、民事主体、物权、债权、婚姻、家庭、亲属、继承等经济民事法律规范和诉讼方面 ,作了较为系统的阐释 …  相似文献   

6.
代理特征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民法理论,代理特征与代理行为特征不分,把代理行为特征混同于代理特征,从而否定了代理特征的独立存在及其价值。笔者认为,基于代理的本质和内含,代理的法律特征应当是:本人不亲自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本人通过他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他人依法为本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7.
民事法律行为虽已成我国民商法领域重要成果,但也生发出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问题和逻辑矛盾。我国学界有人认为民事法律行为的矛盾源于前苏联民法,一些权威性民法著作主张将"民事法律行为"恢复至德国"法律行为"。但是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商法理论体系中,似乎不应当非此即彼,而应当在剔除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合法这一不合理因素的基础上,坚守民事法律行为在民商法领域的应有地位,且应进一步改变将其局限于民事法律关系原因层面的民事法律事实中的行为,借鉴和吸收我国法理学界的研究成果,将其界定为"由民法规范的、具有民事法律意义和效果的行为";其形式类型上应当从现在"民事法律事实"中的行为拓展至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客体方面的行为和民事法律关系要素内容中的民事权利行为和民事义务行为,以致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民事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8.
何振东 《法制与社会》2012,(35):268-269
民事法律行为是我国《民法通则》独创的概念,在大陆法系国家的民法中找不到这一概念。而我国对民事法律行为合法性的规定导致了民法学理论的冲突和认识的混论,同时也与逻辑原则相违背。事实上,合法性并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根本特征,而意思表示才是把民事法律行为区别于事实行为的本质特征和核心要素。因此我们应该对民事法律行为进行重新认识,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54条规定,我国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认识主张“本质合法说”,即民事法律行为在本质上属于合法行为.但按照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划分,它可分为以下三种: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瑕疵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这不仅违背意思自治精神,造成效力先决问题,还引起一般规则与具体规则之间的矛盾,为民法实践与国际交流带来困难.因此,我国未来民法典制定过程中,应当将“民事法律行为”改为“民事行为”,并且,民事行为的范围不应仅限于法律事实层面,而应涵盖民事法律关系所有层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理论界有学者主张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在于其合法性,我国《民法通则》也将"合法性"作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之一。而笔者认为,合法性并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本质所在,只有意思表示才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和本质特征,建议在将来的民法典中重新对民事法律行为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1.
试论民事法律关系的抽象客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健 《政法论丛》2003,(2):61-65
本文针对我国法学界对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再认识中的疑惑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全文从法理学、部门法和民法学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简单分析 ,力求引起人们对民事法律关系客体在民法典制定中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民事法律行为作为民法理论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体现了民法的基本精神,并对私法自治以及法治秩序的构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默示形式,与明示相对,是行为人为意思表示的方式之一。本文从民事法律行为的构成要件着眼,浅略分析民事法律行为中的"默示"形式及对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析高校宿舍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上一直将学校与学生的权利冲突定位为民事法律冲突,但是某些具体冲突不合适将其定为民事法律冲突,如高校宿舍管理权与学生隐私权的冲突。这一冲突需要从法理、现实上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提供解决它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赵树东 《法制与社会》2011,(30):260-260
民事法律行为没有必要定性为合法行为。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构成要素,但不等同于意思表示本身。民事法律行为本质上是一种体现了私法自治原则的设权性行为。  相似文献   

15.
《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是传统中国民事法律的积累。1912年,新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司法总长、临时大总统均提出援用体现西方法理的清末制订的新式民事法律,南京临时参议院最终否决了咨请。北京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曾发布《暂行援用前清法律令》,但并没有得到参议院的审议认可,亦不应作为《现行律民事有效部分》生效的法律依据。最高司法机关大理院兼行立法职能,发布"适用现行律民事部分"判例,解决了民事司法中的混乱。民初民法适用的曲折性和审慎性,体现了民初立法者的法律智慧。  相似文献   

16.
刘毕贝 《法制与社会》2011,(35):281-281,283
结合国内外有关法律规定,通过学界对法律行为、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的法律内涵的一般理解,经过法理上的分析、比较与推理,符合逻辑地认识商行为概念及其法律特征的应有内容,从而这致对商行为法律内涵的正确理解和词义上的明确。  相似文献   

17.
行政行为的成立及生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问题,在法理上和实践中是两个极其重要却如此不同的制度构建,其适用规则和法律后果殊异。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问题就是如此,为学界广泛讨论和关注。然而,在行政法领域,由于我国行政法治化起步晚,历程短,行政法学研究尚未深入的缘故,有关行政行为的成立和生效的问题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有的教科书中对该问题的阐述尚付阙如①,有的对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和合法三个不同的问题混为一谈。学理上语焉不详的混乱②,必然导致理论无法回应实践的发展,最终难免造成制度层面的缺陷。基于此种认识,笔者认为,深入探析行政行为的成立和生效问题,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8.
各国立法都将劳动债权安排在无担保债权中优先受偿,体现了现代法律对弱者的保护和对实体正义、实质公平的追求.我国新《破产法》在保护劳动债权优先效力方面较以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本文通过对劳动债权优先效力的历史进程、法理基础的探讨,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劳动债权的保护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票据权利的背书转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翠香 《河北法学》2002,20(5):70-74
票据是流通证券,其流通是通过票据权利的转让实现的。在我国,票据权利可以通过背书与单纯交付两种方式转让,其中,背书转让是主要的、基本的方式。票据权利背书转让作为一种特殊的民事法律行为,原则上适用一般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但是票据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不能笼统照搬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要件,实质要件的适用主要体现在背书转让行为的直接当事人之间;票据法对背书转让行为的形式要件作了非常严格的规定,只有符合这一规定才能产生票据权利转让的法律后果,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共同决定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行为的效力。  相似文献   

20.
德国民法将法律行为界定为能够产生、变更和消灭民事关系的行为。德国民法不强调法律行为的合法性。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我国将合法性作为民事法律行为得以成立的前提条件。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已经成为我国民法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国正在制定民法典,有必要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