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精神生活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面发展内在的主动的需要。建设与物质生活的变化相平衡、相协调的精神生活已成为一个突出的时代问题。信仰、理想和心态是精神生活构成的重要维度。价值观对于精神生活的意义在于,为信仰提供方向,为理想提供动力,为社会心态提供定力。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在信仰定力、理想追求、社会心态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人的精神生活建设,需要坚守共同的理想信念,增进价值共识,提升公共道德水平,形成自主奋进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提高"互联网+精神生活"的品质,为精神生活提供丰厚的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2.
经历过物质匮乏而又精神禁锢年代的人们,连同诞生于新时代的年轻人一道,都曾欢呼过精神决定论的终结。根据经典理论,物质第一论的确立对人和社会的进步自不待言,精神生活理应从宗教般的领导地位上跌落下来,回到它应有的位置上去。人们自可无所顾及地真实地表达着自己的各种物质需要,理直气壮地捍卫着自己的物质利益。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活到底占何位置?人的本能需要多少精神生活?此类问题自然早已有过各种诠释,本文只是试图从人类心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精神生活是什么?人的精神既然是依据物质客观存在的,那么人是否应该有一种独立…  相似文献   

3.
龙兴海 《求索》2007,(11):37-40
现代化作为蕴含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内涵的历史演变进程,其中包含着人的精神扬弃传统性、获得现代性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运动在其直接现实性上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矛盾;处于当前中国现代化境遇中的人的精神生活矛盾,突出体现为信仰冲突、理想冲突、价值冲突和文化消费冲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与化解这些精神生活矛盾,是推进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中华文明的必然要求;旨在引导人们解决其精神生活矛盾的社会导向,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一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目的性维度;二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统摄度与整个点;三是必须把握好导向解释系统的科学性要求;四是必须把握好导向的层次性与梯度性。  相似文献   

4.
白清平  王瑞青  陈英 《传承》2008,(16):38-39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却在下降。道德沦丧、信仰沦落、诚信缺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也同样面临着如此的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切实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的精神生活水平却在下降.道德沦丧、信仰沦落、诚信缺失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也同样面临着如此的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切实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我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长期以农为本的农民阶层发生了流动性、多元化分化.这种分化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改革、建设和发展,而且对农民精神生活正产生深刻的解构与重构作用.探讨其解构带来的消极影响便于在破旧立新中重新构建农民的精神生活,这对于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塑造新型农民形象和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霞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年精神生活是由心理情感生活、道德信仰生活、文化审美生活等要素构成的一种满足和超越精神需要的存在方式。社会转型期青年精神生活遭遇了心理生活的自私化、文化生活的庸俗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道德信仰虚无化等现代性困境,分析其原因在于遭遇传统社会与现代发展的脱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失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其现代性调适与超越路径要以调适青年心理生活为基础,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为中介,以充实青年心灵生活为目标,从内外两个维度围绕教育、制度、利益等范畴,提升充实新时期青年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8.
青年精神生活是由心理情感生活、道德信仰生活、文化审美生活等要素构成的一种满足和超越精神需要的存在方式.社会转型期青年精神生活遭遇了心理生活的自私化、文化生活的庸俗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道德信仰虚无化等现代性困境,分析其原因在于遭遇传统社会与现代发展的脱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失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其现代性调适与超越路径要以调适青年心理生活为基础,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为中介,以充实青年心灵生活为目标,从内外两个维度围绕教育、制度、利益等范畴,提升充实新时期青年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9.
当代公共精神生活是一个由当代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决定的,反映当代社会心理、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等发生、演变的内在规律的概念。它内部包含着总体的集权统一性和个体的分化多样性的矛盾。人类对它的认识和把握的方式在不断地发展。从认识精神世界到管理公共精神生活就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把握“精神”方式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0.
人猿揖别,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且永远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的活动,就是生产。生产——除人类自身的生产外,便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创造物质产品,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精神生产创造精神产品,以满足  相似文献   

11.
精神生产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既是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起点和基石。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认为,精神生产具有物质制约性、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民族开放性和自由超越性等规律特征,精神生产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一项整体、系统、稳步推进的工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涵盖其基础目标、中心目标、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从实践理路方面审视,需要在精神生产活动的完整过程中推进共建共享共赢共富。要深化精神生产改革、优化精神分配机制、夯实精神交往基础、提高精神消费能力,实现精神生产的共建、精神分配的共享、精神交往的共赢以及精神消费的共富,使人们拥有丰盈的精神生活、积极的精神状态、进取的精神面貌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2.
廖小琴 《前沿》2005,4(6):157-160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调。社会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推动力量。在当代中国,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与目的。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需要在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实现。关键是要从根本上确立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平衡发展的价值取向,重要路径是承认和高扬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代人由于面临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断裂、多元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被遮蔽,精神家园遭遇困境,表现为:信仰的异化与分化、生存焦虑与意义危机、精神生活的物化与思想式微。在解读马克思主义信仰人本关怀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提出超越精神生活的物化、重塑自我范式和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信仰大众化的传播的应对策略,重建当代人亲切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论精神生产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猿揖别 ,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并且永远是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的活动 ,就是生产。生产———除人类自身的生产外 ,便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物质生产创造物质产品 ,以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 ;精神生产创造精神产品 ,以满足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需要。创造物质产品的力量就是物质生产力 ,创造精神产品的力量就是精神生产力。然而 ,从人类漫长的全部生产实践活动中 ,概括出物质生产力范畴和精神生产力范畴 ,却并非易事。一方面需要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相当高度的发展作基础 ,一方面还要有高度的科学抽象思维能力为条件。因此 ,生产力这…  相似文献   

15.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应有之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在个人精神生活富足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体现在与物质生活富裕共同推进,体现在有效满足更高水平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在全面提升国家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体现在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精神生活等方面,并呈现出无形性、全面性、动态性、差异性、阶段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6.
精神生活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推动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代西方形而上学将人的精神生活理解为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思维活动,从而使精神生活变成了抽象的逻辑思辨。马克思认为精神生活是在人的物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精神生活对人的物质生产生活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不仅为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帮助,而且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在精神信仰研究大多集中在哲学、宗教等领域,多为定性分析。心理学角度的研究,特别是量化研究较少,并且缺乏对影响信仰因素的多因素分析。而已有心理学的研究也大多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北京市民的精神信仰状况,量化分析影响市民精神信仰若干因素,不仅具有重要学术研究意义,而且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2005年12月,北京市社会心理研究所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入户调查,对北京市民进行抽样调查与测量。调查内容包括市民的精神信仰不同取向比较、影响精神信仰的人口学变量分析,以及不同精神信仰与个体对自我评价、社会态度的相关关系,概括北京市民现阶段精神信仰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法律本身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同时又作用于社会生活。生活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然要与法律发生密切的联系。一、法律来源于社会生活法律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社会产品仅仅勉强维持人们生存和繁殖的最低限度的需要,没有剩余。因此人们只能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过着与当时极为低下的生产力和贫乏的物质财富相适应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既没有私有制、没有剥削,也没有阶级,没有国家,也就谈不上  相似文献   

19.
徐双双 《重庆行政》2023,(1):103-106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1]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重,要实现全社会成员共同富裕,农民这一群体至关重要。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民物质生活水平虽不断提高,但农民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却受到忽视,呈现单一化和碎片化的短板。随着这一短板逐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文中提出了“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强调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农民精神生活的改善是中国社会发展变革无法回避的问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从侧面反映出乡村振兴的成效。因此,研究促进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改善农民精神生活品质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条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机械整合性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分化,社会获得了长足进步。但对于社会发展而言,社会分化也有两重性,一是发挥着积极功能,属正向度的分化;二是对社会发展不利,属负向度的分化。目前中国社会负向度的分化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社会分化不够,社会分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二是社会分化过度,整合不足。当今中国最需要警惕的是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的负向度分化。经济层面负向度分化表现为断裂,社会层面负向度分化表现为失衡,文化层面负向度分化表现为疏离。我们的社会必须做出相应的、灵敏的调整,有效阻止负向度的分化,以利于中国现代性的生成及现代化的发展,进而实现我们所说的理想型社会,即高度分化与高度整合相融汇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