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佛教作为台湾的最大宗教派别,在台湾八十年代后期进入政治转型期以来,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地位不断得到突显。因此笔者认为要了解今日台湾,就不能不了解今日的台湾佛教,而要了解今日台湾佛教,就还必须客观地了解和把握台湾佛教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佛教为台湾最流行的宗教之一。2001年台湾出版的《世界年鉴》称,根据非正式的统计,估算台闽地区的佛教徒大约800万人左右,几乎占了总人口的1/3强。1999年台湾当局还将释迦牟尼佛祖诞辰定为“佛诞节”。2000年在台湾各地、金马地区佛教徒举行了浴佛大会等活动。佛教对台湾现代生活影响很大,有人说,21世纪是“台湾佛教的世纪”,此话当然言之过甚,但却在一度程度上反映出台湾佛教在多元社会、多元文化的现实社会中还有较大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杨磊 《台湾研究》2014,(5):72-80
台湾佛教是中国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明清时期佛教随大陆移民传入台湾以来,两岸佛教一直保持着割舍不断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两岸大交流、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两岸佛教通过双向互动交流,层次日渐深入,范围日渐广泛,开启了两岸佛教交流的新高潮,创造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宗教交流模式。但同时也应看到,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深入,两岸佛教的差异性也为两岸佛教间的交流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认为“台湾佛教是中国传统佛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日台湾佛教已成为一个拥有4000多座寺庙,数千小佛堂精舍,485万名信徒,3万名僧尼”的岛内影响最大的宗教。2006年5月,台湾500余名僧人跨过海峡,来到福州鼓山涌泉寺,参拜台湾佛教人士心仪已久的佛学圣殿。鼓山涌泉寺初名华严寺,  相似文献   

5.
台湾佛教的现代转型,肇始于清末民初的中国佛教复兴运动,并随着台湾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而快速发展。特别是1987年台湾“解严”之后,以佛光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中台山为代表的“四大道场”,在“人间佛教”理念影响下对佛教的现代化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和创新,大大加速了台湾佛教的现代转型,在海峡两岸及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台湾佛教的现代转型虽日趋成熟,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决定台湾佛教的未来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6.
证严法师及其慈济功德会欧焕文在台湾宗教界,证严法师是著名佛教领袖之一。她一手创办和领导的慈济功德会,不计报酬,不辞劳苦,救危济贫,扶残治病,经历数十年的辛勤,功德昭于台湾社会。证严法师由此获得了很高的声望,慈济功德会亦鹊誉高杨,善果累累。台湾舆论界称...  相似文献   

7.
《法制博览》2010,(6):4-4
去年初,台湾人间佛教代表人物圣严法师过世。法鼓山上,法师骨灰以自然葬的方式举行,马英九亲为下葬并覆土,他感性地说:“台湾有您,真好!师父一路好走。”  相似文献   

8.
台湾的佛教与祖国大陆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这种渊源关系,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重要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9.
宗教既是观念性的上层建筑,又是体制性的上层建筑;既可以作为思想理论去影响群众,又可以组织制度去统辖群众。故以社会实体形式存在于台湾社会中的佛教,不可避免地要与政治生活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反之,台湾现实社会中的一切政治力量——无论是政党、政治集团,还...  相似文献   

10.
李向平 《南风窗》2010,(3):52-53
"少林寺上市"风波,让我们看到了宗教资源的公益性质正在被异化。表面上看,这是地方政府的经济利益冲动,但从深层次来说,这是用政治方式控制各种神圣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神圣资源公有,其信仰方式就不得不表现为公有或国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正确处理宗教问题的基础上,给予宗教充分的政治信任,促使宗教进入中国公共外交实践。中国宗教公共外交从产生到兴起,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审慎到积极的发展转型过程,形成了搭建国际宗教交流平台、举办大型国际宗教论坛、积极加入国际宗教组织、开展宗教互访和对话等多元形式。中国以制度化方式确立了宗教公共外交的规范基础、工作方式、目标对象和灵活空间,制定了规范宗教公共外交的法律体系,形成了多主体协同配合的工作方式,交往对象的设定趋于精准化,并赋予宗教团体较大的灵活度。中国宗教公共外交也面临安全风险和竞争风险,虽然其并非宗教公共外交本身的内容,但却影响着宗教公共外交的范围和成效,需要进行风险防控。中国宗教公共外交的未来发展,应致力于提升交流层次、建构国际化组织平台、扩大对象范围和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实现宗教公共产品对内供给和对外交流的双重拓展,促进制度稳定性和创新性的同步提升,推动"五大宗教"和"民间信俗"的多轨发展,达成增信释疑和软实力建构的双翼任务,巩固国家认同和宗教认同的并行建构,以及着力"内涵式发展"和风险控制的双向强化。  相似文献   

12.
征订启事     
《台湾研究》2011,(6):66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台湾研究》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有关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学、艺术以及有关两岸关系、祖国统一等问题的学术论文,兼载台湾人物介绍、书刊评价  相似文献   

13.
庞晓丹 《法制博览》2008,(13):21-21
“十恶”原是佛教用语,指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三恶道”苦报的恶业,又称“十恶业道”。而我国古代封建刑法制度中亦实有“十恶”之名,它是在西汉的“大逆不道不敬”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齐河清三年,尚书令、赵郡王等奏上《齐律》十二篇,“列重罪十条……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相似文献   

14.
征订启事     
《台湾研究》2012,(1):66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台湾研究》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有关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学、艺术以及有关两岸关系、祖国统一等问题的学米论文,兼载台湾人物介绍、书刊评价以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2005年3月14日,在中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令国际社会瞩目的<反分裂国家法>以2896张赞成票和没有反对票的投票结果高票通过,并随即由胡锦涛主席签署国家主席令予以颁布实施.4月26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始其大陆八天七夜的"和平之旅";5月5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开启其八天九夜大陆之行.连宋的大陆之行,谱写了两岸关系历史的新篇章.那么,台湾问题的由来是什么?台湾问题为何迟迟得不到解决?为什么"一国两制"的香港、澳门模式在台湾问题上很难施行?<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对解决台湾问题有何作用?连宋的大陆之行是否有助于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本刊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台港澳与世界事务研究所所长、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李义虎教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宗教关系的急剧变化促使国际政治随之发生相应变化。全球性民粹政治思潮的形成,无不基于各国宗教的不同信仰方式而得以建构与强化,其中,民粹宗教对国际政治关系的影响在当今国际政治中最为明显。以伊斯兰教信仰为核心的阿拉伯民粹主义、儒佛信仰为主体的华夏民粹主义、基督教原教旨教派与底层白人的基督教民粹主义等,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民粹宗教",促成"神权民主"及其"民众神圣",导致具有新国家主义特征的"绝对国家"及忠诚于国家等特征出现,从而深刻影响到国际政治关系,乃至能够强化、左右当下国际政治思潮。  相似文献   

17.
征订启事     
《台湾研究》2011,(5):66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台湾研究》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有关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学、艺术以及有关两岸关系、祖国统一等问题的学术论文,兼载台湾人物介绍、书刊评价以及其它重要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8.
征订启事     
《台湾研究》2011,(4):66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台湾研究》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有关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学、艺术以及有关两岸关系、祖国统一等问题的学术论文,兼载台湾人物介绍、书刊评价以及其它重要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9.
征订启事     
《台湾研究》2012,(2):66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台湾研究》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有关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学、艺术以及有关两岸关系、祖国统一等问题的学米论文,兼载台湾人物介绍、书刊评价以及其它重要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20.
征订启事     
《台湾研究》2012,(5):66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台湾研究》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有关台湾政治、经济、法律、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学、艺术以及有关两岸关系、祖国统一等问题的学术论文,兼载台湾人物介绍、书刊评价以及其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