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1931年7月11日,闽北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闽北地区苏维埃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有统一领导的新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经济、财政委员会,在闽浙赣边区20余个县、50余万人口中,成功地建立了闽北苏区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在发展苏区生产力、促进苏区文化进步、解决苏区生产和生活供给、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巩固苏维埃政权等方面,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韩蔚尔(Norman David Hanwell)是首位对川陕苏区进行深入考察的西方经济学者。他实地调查了四川红四方面军和川陕苏区的情况,对红军实力、苏区建设、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做了详实的记录和报告。他以西方经济学者的视角,认为自红四方面军入川至1935年撤出两年多时间里,中共克服"民穷财尽"的实际困难,不仅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而且在实行土地分配政策之外,对川陕苏区进行了文化、经济等全方位建设。  相似文献   

3.
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财税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在中国目前的国情环境里,其配置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既要保证各级政府职能的正常行使,又要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在配置方式上,主要是从理顺分配关系入手,然后在“集权”与“分权”关系上寻求平衡,最终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财税体系。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可对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进行分析,并对财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进行展望、 一、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了高度集权的财政税收体制。这种统一的国家财税体系不仅包括了政府的公共财务,而且还包括企业财务。政府运用自己的权力组织预算收入,其收入主要来自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利润在扣除少量企业奖励基金后全额上交财政部门。政府对不同部门和不同产品规定了差别很大的税率,以贯彻产业发展意图,故  相似文献   

4.
在中央苏区时期,陈云以唯实、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为纠正苏区经济斗争中存在的"左"倾错误做了不懈的努力,在打破国民党对苏区"经济围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度重视苏区的工会工作,对苏区的军事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地方市场分割是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它的存在不仅使社会资源无法实现最优配置,不利于市场体系的建设,而且也不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已成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个体制性障碍.无论从地区经济利益格局的形成,还是从转轨期地方政府与企业、市场的关系看,地区利益驱动都是产生地方市场分割的根本原因.要打破地方市场分割,就必须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大企业改革力度,转变政府职能等措施,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建立全国统一市场.  相似文献   

6.
党调整财税政策的经验可分为革命战争时期及执政建设时期两阶段,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经验有:从"没收或征收"到"减租减息"的调整、从商贸自由流通到有效管制的调整、从使用苏维埃货币到使用法币再到发行边币的调整、从各解放区分散财税政策到解放区统一财税政策的调整;执政建设时期的主要经验主要是:国家财政预算体制的不断调整、县级财政制度的不断调整。通过回顾,得出启示是:财税政策是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为此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7.
中央苏区时期,在党的领导下,苏区政府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坚持从实际出发,创新生产关系,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创新政策措施,着力破解农业发展中的难题;创新经济组织形式,积极发展集体经济、苏区贸易和金融事业;创新制度体系,加强经济监管,在贫瘠的土地上结出了经济建设的硕果,保障了革命战争的供给和革命政权的运转。回顾和总结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加强和改进当前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老区工作的愈加重视,"苏区文化"这一概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根据笔者掌握的信息,对"苏区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尚未见学术、理论界有权威、科学、准确的定义。为理性理解"苏区文化",更科学、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好地为指导实际工作服务,有必要对"苏区文化"这一概念从逻辑  相似文献   

9.
苏区革命历史地位重要,需要从学理上高位推进,在区域上协同创新。"苏区学"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兼及抗日民主根据地和解放区历史文化研究和苏区精神传承弘扬创新的学科。构建"苏区学"学科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与重要的社会价值;构建"苏区学"学科的文献资料、研究机构、政策措施和苏区精神内涵的提炼等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苏区学"学科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基本明确;"苏区学"学科的研究方法有历史分析、综合研究、比较研究和调查研究等,发展趋势良好。  相似文献   

10.
1929年至1934年,闽西苏区人民在党和工农民主政府领导下,开展了农村合作社运动,发展了苏区经济,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巩固了土地革命成果。其经验是丰富的,给人们的启示也是深刻的。一、闽西苏区农村合作社运动产生的原因闽西苏区农村合作社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那时苏区刚刚建立,正处于敌人的  相似文献   

11.
《实践》2013,(2):14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改革发展、富民强区的战略任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从前些年的40%提高到50%左右,这个消息非常令人振奋。两会上,民建提交的一份《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的提案》建议,要运用财政补贴政策助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案提到,财政补贴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预算法实施开启财税改革大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这是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20年来的首次大修。修改后的预算法规范了地方政府收支行为,对地方政府举借债务规模、偿还、资金使用等进行明确规定,有助于倒逼政府行为的规范化,杜绝"拍脑袋"决策,也将引领新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求是》2000,(3)
最近,党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江泽民同志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在研讨班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重视学习财税知识,熟悉和掌握财税政策和财税法规,学会运用财税杠杆来调控和管理经济,不断提高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水平和自身素质。财税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4.
1933年1月张闻天进入中央苏区。在苏区,他通过调查研究,逐步了解苏区现实,开始脱离"左"倾思想路线的束缚,并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上提出了较为实事求是的结论。中央苏区时期的调查研究为张闻天最终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推动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历史上的宣达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在取得反"三路围攻"胜利后,举行的一次进攻战役,这次战役不仅重创了刘存厚的川陕边防军,解决了建立和巩固根据地急需的物资,进一步扩大了川陕苏区,还使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发展到鼎盛时期,并为日后粉碎敌人更大规模的"六路围攻"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陈云在中央苏区工作期问,对王明等"左"倾教条主义者强制推行的"左"倾劳动政策,对党与工会在领导工人经济斗争中出现的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错误进行了严肃批评和坚决抵制.他在领导苏区工人经济斗争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态度,旗帜鲜明地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路线,并身体力行,亲自做了许多纠正"左"倾错误的实际工作,为苏区经济发展,巩固工农联盟,巩固苏维埃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赣南苏区脱贫致富、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兴国县要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这一历史机遇,着力破除部分干部中存在的“阶段论”“务虚论”“无关论”的错误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全国“两会”和省、市两级党代会精神上,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措施,纵深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8.
政府绩效管理:当前的实践与未来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理改革的绩效化取向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治理的一个必然趋势,中国的实践在地方层面取得较多的突破和经验:绩效评估开始转向绩效管理,向统一规范的方向发展、强调公共服务和责任履行等等。但由于重评估轻管理、法制技术文化组织上的不足、相关体制改革的制约等问题,阻碍了政府绩效管理的推进与改善。鉴于此,应通过更多的实践,从地方入手提供法制保障、同步推进行政和财税体制改革等措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19.
在鄂豫皖苏区土地革命早期,地方主义的危害表现为苏维埃政权建设上的地方本位主义和所谓"富农路线"对土地革命的影响。鄂豫皖苏区各级党和苏维埃,在苏维埃政权建设中,努力改变党包办苏维埃现象,肃清非无产阶级分子,使苏维埃成为真正群众的代议机关。在土地革命过程中,不仅使土地分配日益合理化;而且贯彻革命的阶级路线,坚决开展反富农斗争,从而有效克服了"富农路线"对土地革命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根据地史研究中,对闽粤赣苏区的评价,尚有不同意见。笔者根据近10年来从江西、福建、北京等地搜集到一批原始资料和历史文件,经过比较细致的核实考证后认为,中共中央直接领导建立的闽粤赣苏区,不仅形成了统一的地域,而且建立了统一的党、政、军、工、团省级机关及地县区乡各级政权组织。它经历了1年又5个月的战斗岁月,为土地革命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