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当武术又称武当拳、武当内家拳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以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具有内外兼修、以柔克刚的独特风格。武当武术博大精深,是传统武术内家拳派的总代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在有关部门不懈努力下,现已挖整出武当派功法达29个门派208个功法套路,其主体内容涵盖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其中尤以太极拳为秀。目前,太极拳已风靡世界,习练者以亿数计。练太极拳不仅成为一种特殊的健身方式,它还附加有许多政治、经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兵团党校学报》2007,(3):58-58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最近将温县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并决定在温县设立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太极拳发源于温县赵堡镇陈家沟村,是明末清初陈家沟村的陈王廷在家传武功基础上,吸取众家拳术之精华,汇集《易经》太极阴阳之理和中医经络学说、导引吐纳术创编的一个新拳种,称陈氏太极拳。其后陈氏太极拳几经传承发展,名家辈出,并衍生出杨、  相似文献   

3.
新华 《党建文汇》2007,(3):52-52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光英有一套独特的健身之道。他认为,最有益于人身心健康的是中国传统的养生学说,以静制动,动静结合,不仅练身体,而且练修养。王光英说:“太极拳是中国的国粹。  相似文献   

4.
孙福成 《世纪桥》2011,(17):152-152,156
太极拳博大精深,太极拳文化源远流长,历经几百年的去伪存真,太极拳已成为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太极拳不仅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还有防身、竞技的特点,同时对改善心理健康也有独特的作用。另外,太极拳动作刚柔并济,适合各年龄段人群练习。太极拳乃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的燕赵都市报曾报道,为了丰富邯郸市广大中小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发扬邯郸作为杨氏、武氏太极拳发源地的传统,邯郸市教育局在2005年启动了“太极进校园”活动,目前这一活动进入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太极之乡”  相似文献   

6.
邵长坤 《世纪桥》2009,(3):129-129,146
二十四式太极拳是我国传统的体育健身项目之一。几十年以来,经过实践,证明二十四式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锻炼项目。高校学生,经常练习二十四式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还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心理方面及对骨骼、肌肉和关节活动等方面,有一定的调节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与今的关系上处境尴尬,在中与外的抗衡中发育不足。为了增强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更好地发展传统文化,应理性认知中国传统文化,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建构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实施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8.
历史证明,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国社会发展客观实践的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扬弃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趋多样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特别是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或说交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本文试作论述。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本特征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广博,底蕴丰厚,其优秀传统特征有:一是兼容性。同任何成熟的文化一样,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融合和吸收外来文化的一面。这种融合和吸收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传统文化主体内部之间的相互融合,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百…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成及拓展有其独特的传统文化基础。新时代新征程,深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其他文化的融合共生,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捍卫民族精神独立性,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全面深刻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礼平 《唯实》2010,(12):38-42
网络时代,中国传统文化拥有了新的传播方式,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从传统文化数字化资源转化做起,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传统文化有序、有效地传播。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在中国传播、应用和发展,这一结合必须依赖一条科学可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路径主要有: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角度,从概念、思维、价值三个层面,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推进马克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佛教中国化的路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同民间文化结合的路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二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4.
刘志国 《世纪桥》2013,(8):75-76
传统文化是由三个层次的涵义构成的综合性概念。揭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把握其基本特征,对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本青  刘云峰 《世纪桥》2009,(13):64-66
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要想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就必须进行中国化,其中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基础。经过中国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人不懈地努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丰硕成果,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此过程中呈现出与其他外来文化中国化所不同的显著特点,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资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联。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渊源,和谐思想、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道德观念都继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但它们不仅仅是一种继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厘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既博大精深,又复杂多样,只有理清传统文化的本质结构.理清继承传统文化与建设和谐文化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对继承传统文化的路径做出科学抉择,才能有甄别、有重点、有步骤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进而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文化资源,需要充分认识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的现代价值,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五常”伦理的现代作用,大力发掘传统文化中“自强”精神的现代意义。同时必须立足于打破传统文化的小农经济约束,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合理内核上升到现实层面,与现代社会的合理文化成分发生互动作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努力体现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9.
汪志强 《探索》2002,(4):8-11
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一种思想,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毋庸置疑,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了毛泽东,锻造了他“睥睨六合,气雄千古”的文化性格,使其建党学说深深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因此,吸收、改造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和发展毛泽东建党学说的重要一环。中国传统文化的张力在毛泽东建党学说中的凸显,使得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具有了“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和毛泽东建党学说的这种联系,对于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国际上的各种文化也正在融进我们的生活与文化之中。越是在国际化过程中,国人就越需注重对本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给予中国人民,而且也会给世界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点滴描述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三代(夏、商、周),发展繁荣于春秋战国,形成定形于秦汉时代,延续至近代(五四运动)。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士、农、工、商”是人们从事生产、生活的四种主要职业,历朝历代都奉行着以农为本的治国治家思想,农业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