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为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有效引导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间青年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积极促进群团组织、官方研究机构、民间智库、高校学术机构及专家学者之间在青年成长发展问题理论研究方面的深度合作发展,积极开展湾区内城市青年工作的经验交流,探讨提升青年工作科学化、专业化水平的有效路径,现定于2020年9月以"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路径与机制研究"为主题举办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论坛。现特向全国发布征文启事,诚邀广大专家学者撰写论文,踊跃投稿,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一国"框架内将实行"两制"的地区有机结合为一个"区域性发展共同体"。建设好粤港澳大湾区,关键是正确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粤港澳大湾区对内应将"两制"差异造成的制度运行成本降至最低,对外应利用制度差异提供多种制度接口。  相似文献   

3.
正引擎二:实施大开放,主动加入粤港澳大湾区"朋友圈"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是贺州最大的开放优势如何加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朋友圈",以此促进贺州经济发展的飞跃?这是摆在贺州决策者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以市场为导向,生产并提供满足粤港澳大湾区需求的产品,重点推动特色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开放合作"在2018年贺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第一次集中学习暨务虚会上,  相似文献   

4.
正一、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探索研究1.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研究。2.粤港澳大湾区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问题研究。3.粤港澳大湾区促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发展高效联动研究。4.扩大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研究。5.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保障市场公平竞争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最充分、民营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创业氛围最浓厚的地区之一。广西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在于"产业东融",关键要聚焦新经济新业态,创新运用市场化、产业化和专业化的理念和举措,破解制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协同体系,不断构建跨区域合作发展格局。一、从同质竞争向差异突破转变,明确产业融合的重心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发展战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1,(8)
正广州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核心引擎功能,释放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利好叠加的"双区驱动效应",努力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效。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两大国家战略,关乎广东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7,(17)
<正>包含珠三角9市与港澳2市的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备受关注。粤港湾大湾区一提出就成为"全球第三大湾区",并且是世界首个"跨境"大湾区。如何协调发展、避免龙头之争、解决短板等是粤港澳大湾区接下来要面临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由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广州海外联谊会、广州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市人民政府港澳事务办公室、广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等机构共同主办,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论坛"于2020年3月发布主题征文,得到了境内外学者的积极响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主办方组织业内专家和学者对征文进行评审,现将获奖名单公布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9月4日至7日,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爱文出席第四届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并调研第七届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筹备工作、广东省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发展情况。在深圳市,王爱文出席了第四届世界公益慈善论坛,并在开幕活动中作了"聚慈善之力助推湾区发展扬慈善精神共建美好世界"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在国家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10.
正青山绿水间,贺州市大健康产业集群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作为中国首个"全域长寿市",贺州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森林覆盖率高达72.9%,自然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是广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和窗口,被誉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绿色"后花园"。近年来,贺州市紧扣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总体要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广阔市场,  相似文献   

11.
港澳台快报     
《小康》2018,(20)
正"粤港澳大湾区竞争力研究报告"在港发布6月28日在港发布的一份"粤港澳大湾区竞争力研究报告"称,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多项优势,极具发展潜力,将逐渐成为世界湾区竞争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该报告的发布方、中外城市竞争力研究院院长桂强芳表示,研究团队历经近一年时间,根据基础资料和大量调查研究,对湾区和城市单项、专项竞争力和分类优势进行评价分析,产生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21,(2)
正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一环,2021年,佛山市将深入推进"双区"建设,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近年来,佛山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高站位谋划推进十大湾区平台和427个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探索推动"深圳创新+佛山产业"合作发展,积极参与"一核一带一区"建设,着力构建"香港+佛山""澳门+佛山"合作机制。"十四五"时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佛山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机遇,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运用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利用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销售额数据,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贸易增长效应。结果显示,贸易增长是粤港澳大湾区六个主要城市贸易发展的共同趋势,城市中存在一定的商品贸易同构现象,但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在贸易中心建设上既互相竞争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为深入研究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发展问题,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广州市青年联合会、暨南大学将于2019年6月下旬或7月初联合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论坛之人文湾区分论坛",现面向全国专家学者、青年学者、高校大学生、青年实务工作者征集会议论文。投稿者可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发展、宜居宜业、创新创业、志愿服务、青年工作等主题确定具体论文题目。优秀论文作者将获邀出席在广州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发展论坛";应征论文择优推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小康》2021,(11)
正《小康》杂志3月中旬刊以《双区广东现代化建设主引擎》为题,报道了广州、深圳等地践行"双区"国家战略的举措,读来感触很深。我的家乡在江西,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影响,家乡近年来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蓝子,达到了农民增收、农业升级的目的。大湾区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会越来越强,因此各地要紧抓机遇,顺势而为,在新的历史机遇中实现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6.
《同舟共进》2020,(5):46-49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们立足全局和长远作出的重大谋划,也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重大决策。作为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的澳珠极点城市,珠海积极推进大湾区建设,是理应承担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实现自我"蝶变"的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17.
正江门,是广东省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有"中国侨都"之称。江门市市长刘毅表示,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江门改革开放的"二次创业",举全市之力推动大湾区建设。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各主要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对周围城市的辐射效应。从整体视角出发,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现状、高校数量以及高校之间的合作变化,以深入了解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创新合作网络的演化特征。同时,探讨和分析了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赵超 《岭南学刊》2020,(2):99-104
通过联手港澳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殷殷重托,是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抓手。但是粤港澳科技创新协同力度仍然存在顶层设计缺乏,科技创新资源区域分布不均匀,技术扩散效应不突出,创新要素、创新资源信息流动不够高效有序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协同机制,推动湾区科技资源的深度整合,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正>粤港澳大湾区是基于国家重大战略的空间构筑,亦是推动我国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推进区域合作的重大举措。新时代如何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治理体系成为国家治理的前沿议题。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湾区实践样态,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与广东省珠三角九市,制度多样性强、空间聚合度高、社会结构分化明显,这些特征同样也表明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复杂巨系统和空间新磁场,难以像其他省级行政区之间一样实现公共服务的资源调动和弹性配置,面临着公共服务超强治理负荷的重大考验。粤港澳大湾区公共服务协同一体化是衡量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