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许晖  王亚君 《小康》2022,(4):45-47
作为中国制造" 小而美" " 小而专""小而尖"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单项冠军为主体的小龙头企业正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这类企业往往聚焦于专业细分市场,恪守"工匠精神",通过深度聚焦、成本控制与技术突破,成为行业领先,通过深耕细分产品领域做精做强, 带动"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变,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创造...  相似文献   

2.
王炜 《群众》2022,(20):35-3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致2022全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着力在推动企业创新上下功夫,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它们长期专注于某些细分领域,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苏州吴江2012年即着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先发优势,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7家入选工信部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相似文献   

3.
韩晶 《人民论坛》2022,(7):90-93
近年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成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载体,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立足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持续聚焦“专精特新”、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政府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夯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根基,增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4.
小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源头、社会就业的主体。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要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总体要求,抓住小微企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攻坚破难,推动小微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在未来5年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加快实现由粗放发展向"专精特新"的转变。要按照专攻特定市场和客户、掌握精深技术、形成独特产品或工艺、适应网络消费新业态的要求,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行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微企业。二是加快实现由单打独斗向与大中型企业衔接配套的转变。要以产业集群为核心,以工业园区为栽体,着力打造30个由大中型企业引领、企业链式集聚、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区域品牌优势突出、年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发挥大型企业、主导产品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批专为大型企业、外资企业和工业集成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的小微企业群,形成大小企业互为依托、三次产业小微企业协调配套发展的新格局。三是加快实现由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和科学商业模式的转变。适应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行为的改变,采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行业的交叉融合提供产品或服务。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2017年,新增一大批工业设计、互联网、网购商品生产等新兴业态小微企业和技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小微企业。通过有关政策支持,全市小微企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到2017年,全市小微企业达到50万户以上,容纳就业700万人。一批小微企业成长为大中型企业,成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5.
王德华 《群众》2023,(6):22-23
<正>专精特新,是指企业针对产业链细分领域,聚焦专一产品研发创新,竞争优势显著,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由于其在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位置和价值,专精特新企业备受关注。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至国家层面。2023年2月,江苏发布《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推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为自主创新的策源地、强链补链的主力军,支撑全省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新提升。  相似文献   

6.
于立忠 《群众》2023,(23):31-32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近年来,海安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2022年,全市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150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工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达43%,成功入选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县,获评全省制造业创新转型成效明显地区。未来,  相似文献   

7.
<正>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是国家促进民营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办、国办日前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23条措施围绕中小企业发展难题精准发力,在为中小企业优化环境使其"轻装上阵"的同时,强调以"专精特新"来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这为中小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加快培育和发展"专精特新"企  相似文献   

8.
产业政策是影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的最重要的国家经济政策。过去在实施赶超战略的情况下,我国速度赶超型的产业政策偏爱发展大规模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小企业。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求产业政策必须在新发展理念主导下向质量效率型转型。这除了要重新塑造产业发展文化和建立新的产业审美观外,还需要产业政策在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方面,进行一些具体的、精准的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9.
陈焱 《群众》2022,(16):14-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技术改造和智能制造,大力培育“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当前,以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迅猛发展,推动制造业加速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为产业升级提供新的重大机遇。江苏作为制造业大省,产业体系齐全,要素支撑完备,发展基础良好,今年9个工厂获评首批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未来需要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浪潮,深入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智能制造新格局,激活转型发展“关键增量”,让“智能”为制造业注入源源活力。  相似文献   

10.
降蕴彰 《小康》2023,(28):60-63
<正>总体而言,宁波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仍在持续攀升,发展势头良好。作为中国传统“十大商帮”之一的宁波帮,曾推动了包括棉纺织、盐垦、航运、金融等领域的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现如今,作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宁波市已成为专精特新企业诞生的沃土。  相似文献   

11.
宗合 《今日浙江》2022,(1):44-45
日前,《浙江省建设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实施方案》正式发布,清晰勾勒了浙江打造"单项冠军之省"的具体路径. 浙江的目标是:到2025年,成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省". 高起点新目标 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指长期专注于制造业某些特定细分产品市场,生产技术或工艺国际领先,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的企业.实践证明,单项冠军企业是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长板优势,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2.
童金洲 《群众》2023,(6):24-25
<正>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创新。作为南京市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地标的主战场之一,南京浦口经济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不仅构建起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的集成电路产业全链条,更“以大带小、以小托大”,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生态。龙头企业勇当引领者、抢占身位,示范带动上下游齐力攻关;专精特新企业担当开拓者、卡位入链,吸引中小企业集聚、竞逐;产业集群融通创新,有效推动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是深入实施大产业战略,突出一个核心,抓好三大着力点,发展六大产业集群,进一步夯实资源型大县转型基础。"突出一个核心"即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抓好三大着力点"即科学有序、集中高效开采资源,做精做优资源型优势产业;依托大企业大集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传统产业新优势;围绕优势产业配套延伸,大力发展制造业、装备业、物流市场等替代产业,力构建新兴产业体系。"发展六大产业集群"即煤炭生产;煤电装机;煤化  相似文献   

14.
苏枫 《小康》2024,(4):52-54
<正>加快推动产业向高而攀、向新而进。诸暨市,西施故里、越国古都。这座位于浙江中部的城市,一直在努力实现从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的转变。近日,诸暨市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诸暨市推进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意见》等六个政策,以全面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推动企业走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相似文献   

15.
资讯     
《中国减灾》2023,(15):62-63
<正>北京:召开专精特新应急科技装备发展论坛暨京津冀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7月14日,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主办的“专精特新应急科技装备发展论坛暨京津冀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市国防教育基地举行。此次论坛旨在搭建应急科技装备领域交流平台,汇聚行业智慧助力高质量发展。与会专家和嘉宾围绕应急救援装备体系、安全应急装备集群化发展等内容进行热烈研讨和交流。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新会员单位入会授牌仪式,“科技赋能防灾减灾行业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采风活动启动仪式。  相似文献   

16.
正黔工信中小[2021]37号各市自治州、贵安新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财政局:为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黔党发[2021]10号)精神,按照精心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要求,推动我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高质量发展,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贵州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培育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7.
《政策瞭望》2009,(8):38-38
浙江省最近出台《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拟通过杭州装备制造业等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抱团"打造数十家千亿级的产业集群,为"浙江制造"提供转型升级新样本。  相似文献   

18.
制造业是重庆经济的产业支撑, 是构建西部经济中心、 长江上游经济带的重要引擎, 是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 由于重庆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冲击下,在经济新常态的历史进程中,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而伟大.  相似文献   

19.
装备制造业是推动我国工业转型的重要力量,在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集聚以及产业融合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未来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聚,构建并优化产业价值网,增强产业的规模和实力。  相似文献   

20.
袁卫 《今日浙江》2021,(21):22-23
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的基本盘,更是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先行的战略重点. 今年以来,浙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大力推进制造业由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升,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渐入佳境. 向"数"而生创新业 通过上线各类智能化应用,金田铜业车间加工自动化率超过93%,产值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爱柯迪发挥全5G智慧工厂优势,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了企业汽车压铸件质量追溯系统;康赛妮"未来工厂"正式全面投产,生产效率提升50%、库存周转率提升100%……今年以来,宁波市江北区引导制造业企业通过装备"换芯"、生产"换线"等手段,加快从生产制造向"制造+服务"转型,从简单的"机器换人"向机联网、数字车间、"未来工厂"发展.前三季度,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8%,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