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见面1950年8月6日,46人组成的中央西南民族访问团第二分团在团长夏康农、副团长王连芳率领下抵达昆明。在昆明扩充人员至70余人后,这支肩负"毛主席和党中央"重托的访问团,第一站就到了石林的尾则。(《云南民族调查史料钩沉1950-1965》)王连芳副团长后来回忆说,"那一天,出乎我们意料,当地五万多各族兄弟姐妹身着节日盛装前来欢迎,大家奔走相告:‘毛主席派亲人来看我们了。’"  相似文献   

2.
<正>南京博物院学人丛书《宋伯胤文集·民族调查卷》,2012年11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后,旋于2013年6月8日荣获2012年度"中国文化遗产优秀图书奖"。该书记录了宋伯胤1950年随中央民族访问团赴云南等地考察西南民族文物等重要史实,这本根据日记整理、首次公开出版的著作,让更多的人获知了著名文博专家宋伯胤与云南少数民族的半世情缘。  相似文献   

3.
回忆西南民族访问团江山解放之初,中央向各民族地区派出中央访问团,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朱总司令,对各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和广大群众,进行访问和慰问,这是解放初期民族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我当时在中央民委工作,有幸参加...  相似文献   

4.
1951年4月,访问团工作即将结束时,宋任穷同志要我留在云南做民族工作,并一再强调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说东北局和内蒙古的领导同志告诉过他:"民族工作千条万条,培养当地民族干部是第一条."宋甚至感叹地说:"现在云南民族问题所以这样难解决,说到底就是我们党手中没有一大批党的民族干部.我希望你首先协助省委办好这件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20年代以后, 英、日等帝国主义列强对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入侵。为稳定边疆, 国民政府曾组织了多次对这些地区少数民族的调查。这些调查规模较大, 调查内容广泛, 涉及到民族名称、分布区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土司情况、生产生活、人口情况等内容, 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民族史、民族学、人类学资料, 尽管这些资料有很多不足甚至歪曲, 但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政府名义组织的较全面的云南少数民族调查, 对今天的边疆少数民族研究, 还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掌舵,大家来划船 中央西南访问团在重庆集训时,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副主席邓小平、王维舟曾作过少数民族应早日建立自治区和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希望访问团协助地方搞好这一工作。 1951年2月5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民族事务的几项决定,要求各大行政区指导有关省、市、专区人民政府认真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及建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政策。不久,宋任穷委托张冲和我协助宁洱地委(今思茅地委)在边疆搞试点。3月中旬,宁洱专区42个少数民族代表1486人从各地赶来,准备欢迎中央访问团。我们协助地委于3月17日召开第二届民族代表…  相似文献   

7.
理论研究的基石——为纪念"六山六水"民族调查20年而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山六水"调查工作已有20年的历程,刊印了20本调查专辑,为民族学学科建设积累了珍贵的资料,为人们认识贵州少数民族社会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新的世纪已经到来,新的形势、新的情况给民族研究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课题.因此,我们要在总结"六山六水"调查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学会做实地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第 一第 j二第三第 四集 试论濮僚与仡佬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 贵州苗族人民在反清斗争中跃进。集明代贵州彝族历史资料选编 ‘集贵州史料目录集关于国外对苗族研究情况第 五集第六集第七集第八集第九集第十集第十一集第十二集第十三集第十四集第十五集第十六集第十七集第十八集第十九集第二十集第二十一集第二十二集第二十三集第二十四集第二十五集第二十六集元代贵州少数民族分布明代贵州少数民族分布《清史稿》贵州少数民族资料索引中国南方古代传说人物考《僚族研究》“僚”的研究与我国西南民族若干历史问题。古夜郎史料汇编生活在雷公…  相似文献   

9.
正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居全国第二位,平均每3个人中即有1个是少数民族。发展民族教育对于云南省全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各少数民族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现在,云南已推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策来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比如:创办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民族中小学、举办民族特色的大中专班、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和"三免费"教育政策、落实"两基"攻坚工程等。据云南省2015-2016学年初全省教育事业发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王连芳同志是云南民族工作战线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他1933年参加革命,1940年担任冀鲁边区回民支队政委,至今已从事党的民族工作近60年。1950年他从中央民委二司司长任职上,参加中央访问团任H分团副团长。被留在云南后,一直是云南民族工作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决策参与者、实施者和见证人。现已年近八旬,但仍未放弃对民族工作的关心和研究,时时笔耕不缓,常有新作问世。本期我们推出的这组文章,是作者近期所写回忆录中还未公开发表过的一部份,希望读者能从中了解我省民族工作历史上的这段曲折经历,从而学到民族工作的真…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云南视觉艺术,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云南省系列活动帷幕启开之后,由云南民族博物馆和《今日民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云南民族文化遗产论坛"严肃而隆重地上演,来自省社会科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出版社、省民语委、省民族古籍办等单位和院校20多名专家学者,就我省的民族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各抒己见,立论献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格桑顿珠、副主任木桢出席论坛并讲话。本刊摘录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1951年8月30日到9月12目是隆林各族人民难于忘怀的日子。党中央、国务院派出以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现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教授为团长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到西隆(隆林)访问调查各少数民族情况。中央民族访问团带来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对各族人民的关怀和爱护。他们带来了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锦旗、毛主席画像、毛主席像章以及其他物品、礼品和纪念品一批。刚刚解放不久的隆林,当时各方面条件很差,交通不便,从田林县旧州到隆林县城肠公里路程,道路崎岖,人们往来靠骑马或步行。当时必经之…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这次来云南调研,目的就是一个: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有近1.1亿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情况不同,千差万别。目前仍有许多少数民族居住在特困地区、边远地区、边疆地区。所以我们应该很好地调查研究,听听大家的意见,向中央反映,采取更加特殊的政策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刚才,基层少数民族群众代表提出的,要在2020年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幸福梦",与习总书记讲的"中国梦"是一致的,也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是中南、西南许多少数民族接受流官统治100余年之后的一个世纪,也是少数民族调整文化结构、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个世纪.在这很关键的一个世纪中,这些流官(中央派来的社会精英群体)将把少数民族导向何方?本文通过对19世纪民族地方志描述视角变迁的叙述,试图从一个侧面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17.
《今日民族》2001,(5):49-50
长期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云南省民委高度重视保护、弘扬、发展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民族文化大省建设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1.圆满完成了一批被列为国家、省级“八五”、“九五”重点规划出版的图书、丛书的组织、策划。出版工作,主要有《云南民族文化大观丛书》、《中国少数民族医药丛书》、《云南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云南民族古籍丛书》、《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史丛书》,大型画册《盛世盛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相似文献   

18.
《今日民族》2005,(6):57-61
思茅市地处云南西南边陲全市有36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有14个,主要是哈尼族彝族、傣族、拉祜族、佤族、布朗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150余万,占全市总人口的60%;有9个自治县,13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国土面积占92%;孟连澜沧、西盟、江城四个自治县与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国境线长486公里,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特殊地理位置,有9个民族近20万人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特殊的市情决定了思茅民族工作的复杂性、重要性和长期性。1999年中央和省民族工作会议以来,思茅市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一德昂族是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国;临沧地区的镇康县、耿马县;思茅地区的澜沧县及保山地区的保山县。据1982年统计,在我国云南省境内共有德昂族一万二千余人。建国以前,一些有志于民族史研究的学者曾到德昂族地区进行过民族调查,写出了一些论文。例如:江应梁在《云南西部之边疆夷民教育》(载于《青年中国季刊》1939年创刊号)、《云南西部边境中之傈僳等民族》(载于《益世报》1939年11月20日)、《云南西部边疆之汉人与山头民族》(载于《益世报》1939年11月30日);彭桂萼在《顺镇沿边的濮曼人》(载予《西南边疆》1939年第6期);李景汉在《摆夷人民之生活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一 能否处理好民族关系,能否实现民族平等,是历史上长期以来影响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今中外一直没有人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良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定的《共同纲领》,则开辟了真正解决民族问题的先河。1950年夏季,中央作出组织中央民族访问团(以下简称访问团)的决定,是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共同纲领》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