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庆中 《今日浙江》2006,(18):63-63
(一)观潮节开幕式暨文艺演出。今年开幕式与往年不同之处是安排在晚上举行。将海宁潮由来美丽动人的传说、海塘的修筑、祭祀潮神以及海宁新时代的发展等历史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用歌舞形式表现出来。配以高科技灯光、雾森、冷烟火等衬托效果.将为游客呈上一盘丰盛而又别具风味的文艺大餐。  相似文献   

2.
《春秋》2020,(4)
正地处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的泰山,在中国古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江山社稷稳固和国泰民安的象征,有许多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祭拜,他们会献上丰厚的祭品和供器,这些祭祀用器统称为"泰山祭器"。据史料记载,自汉代起,泰山脚下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岱庙就曾设有神宝库,专门贮藏祭祀用器。《从征记》中记载:"泰  相似文献   

3.
布朗族祭奄     
布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他们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怪,树木、石头、村寨等事物都与神有关,因此,他们祭毫神、祭寨神、祭家神、祭火神、祭水神、祭棉花神等,各种祭祀活动十分频繁。祭毫就是祭祀寨神,以祈求灭灾降福,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布朗族寨子的奄神一般都以古树为载体,  相似文献   

4.
布朗族祭奄     
布朗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他们认为山有山神、水有水怪,树木、石头、村寨等事物都与神有关,因此,他们祭毫神、祭寨神、祭家神、祭火神、祭水神、祭棉花神等,各种祭祀活动十分频繁。祭毫就是祭祀寨神,以祈求灭灾降福,风调雨顺,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布朗族寨子的奄神一般都以古树为载体,  相似文献   

5.
傅光宇 《思想战线》2001,27(2):50-53
阴阳五行思想对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和日本农业神祭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不同的是,日本农业神祭祀中的阴阳五行观念,除受中国汉族影响外,又与日本民俗相结合,形成"山神与田神--三合原理和农业神的轮回".而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则与上古氐羌文化、中原文化相关,它既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又保持了其民族固有的文化成分,故显示出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黄彩文 《思想战线》2007,33(5):121-122
竜神是布朗族的村寨保护神,竜神崇拜是布朗族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有着十分深厚的群众基础,影响着布朗族民众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一方面满足了布朗族群众祈求平安幸福的美好愿望和心理诉求,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维护村寨的道德秩序,凝聚民族向心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而祭祀仪式则最为显性地维系和促动着这样一种功能价值的转换实现.  相似文献   

7.
彝族祭鹁鸪     
李毕 《今日民族》2010,(3):34-35
每年农历二月初七这一天,弥渡县牛街彝族乡马鞍村委会二宜可坝村方圆数十里的各族人民,扶老携幼,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涌来,汇聚到村后的山坡上,杀鸡宰羊祭祀“鹁鸪神”,祈求全村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丁兴旺、幸福安康。  相似文献   

8.
楚国尚卜隆祀之风,在同时代诸国中罕有其匹。凡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和出现疑问之时,楚人都要求占问卜。而与之相关的祭祀更是在楚人政治生活中有着十分突出的地位。随着楚国疆域的拓展和不同族群间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其不同地区的祭祀神谱也出现了明显差异:沅湘流域主要祭祀东皇太一、湘君、湘夫人诸神,江汉平原郢都一带注重祭祀大水、二太子等,淮汉上游地区则以北方、北公、北宗等神为重要祭祀对象。与之相应,各个地区对楚人祭祀的祖先"三楚先"的认知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清代以来马来亚华人社群的地缘会馆,会供奉原乡信仰的神祇,祈求神明保佑,为乡民提供精神寄托。当中普遍受欢迎的就是对"义神"关帝的信仰崇拜。现存两家吉隆坡历史最悠久的会馆,以客家人为主的吉隆坡惠州会馆与和以广府人为主的广肇会馆,每年的关帝诞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两所会馆对关帝信仰的坚持,既表示了对中华民族"仁义忠孝"精神的推崇,也是对中华原乡信仰和文化故国的一种怀念。两所会馆关帝诞仪式内容大同小异,但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祭祀礼仪,这些相异的内容,源自各自方言族群的文化特色,体现出民间信仰与各方言群认同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玺 《中国保安》2002,(1):8-12
海宁,美丽富饶,人杰地灵,是著名学者金庸先生的故乡,也是国学大师王国维、大诗人徐志摩的故居所在地,还有举世闻名的钱塘江潮,正是这天地灵气、日月精华,铸就了海宁人丰厚的学养与道德积淀.  相似文献   

11.
支媛  杨和为 《前沿》2013,(10):142-144
水族笃信鬼神,不仅表现在民族祭仪中祭祀祖先神灵,还祭拜各种自然神灵及超自然神灵,不仅在端节、卯节中祈求神灵降下丰收和福佑,还在巫术中请神挡鬼,获得心灵的安慰。水族人跟鬼神的关系之密切体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多神信仰的原始观念至今仍延续在水族族群中,反映了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南岳的寿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健生 《湖湘论坛》2001,14(2):78-80
南岳寿文化,是在南岳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株奇葩,它是中华寿文化的缩影和代表,也是驰名海内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这里,中华寿文化的共性与地方寿文化的个性充分融合,显现民族寿文化魅力和灿烂光辉的景观随处可见。位于南岳大庙后的中华“寿苑”,占地 250亩,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以寿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园林式景区。“万寿广场”宛如一个露天剧场,可容纳两万名观众。“祈寿坛”亦称中华“寿坛”,与北京的天坛、地坛遥相呼应。天坛为祭拜上天、祈求神恩惠赐之处;地坛为祭祀大地、祈求五谷丰登之所;而“寿坛”则为祈求健康长寿之地,体…  相似文献   

13.
1957年9月11日(农历八月十八),浙江民间传统的观潮节,正在杭州视察工作的毛泽东同志来到观潮胜地——海宁盐官镇一睹钱江潮风采。毛主席及随行人员于9月11日上午10时许离开杭州,乘三辆轿车沿沪杭01省道北行,在午间12时许到达盐官。这天观潮节,盐官镇上人山人海,有几万名观潮游客。毛主席一行无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观察国泰民安花盛世,万紫千红春满园。"前后十八村,泉甘土沃,养花最盛,故居民多以养花为业"。花乡居民养花,可追溯到800年前,而要说鼎盛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通过管理经营模式的转变、科技栽培的应用,使花的  相似文献   

15.
出了杭州城,驱车向东,上杭浦高速,不过五十来公里,便到了江南名城——海宁。海宁除了有壮观的钱塘江大潮,还有著名诗人徐志摩的故居和名闻遐迩的中丝一厂,以及江南著名的海宁皮革城。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南民族的祭龙仪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南的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在春播之前祭祀“”神的仪式,其目的在于祈求人口繁衍和庄稼丰收。彝文古籍《祭龙经》说:“善龙护子孙,善龙保护人;善龙赐福禄,善龙保庄稼……” 在我国西南民族的宗教史上,对关于“神树”的崇拜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许多民族的村寨,都有一片枝叶茂密的树林,作为祭“社”的圣地;在林中选择一棵高大挺拔的栗树作为“龙树”,作为“土神”凭依之所。  相似文献   

17.
羌族的宗教信仰与"释比"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族的宗教信仰源远流长,其中以白石崇拜为表征的多神信仰是其核心内容,而其神秘的宗教祭祀和颇具传奇色彩的巫师--"释比"及其所行巫术则是联系人们内心和虚幻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春节礼俗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是民族智慧、价值和思想的浓缩.从春节礼俗来看,古代中国人追求均衡和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二元(阴阳)结构、三元(三才)、五元结构(五行)和八元结构(八卦)的结构对立和转换法则来达到目的.如春节期间以火相关的鞭炮祭祀和祈福,是抑强扶弱的二元阴阳结构转换的方式,祈求日月阴阳平衡.三元(三才)结构对立转换法则是祈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春节祭祀、祈福活动的中三牲、三杯酒、三杯茶、三支香、三拜等.五元(五行)结构对立转换原则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和五种物质并存和谐原则而形成的祭祀活动,除夕子夜接五路神、正月初五祭祀五路财神以及五祀习俗,以及春节期间吃五辛盘的习俗,正是五种物质同时存在才会均衡和谐理念的体现.从春节礼俗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  相似文献   

19.
战乱、灾难、死亡,使穆旦切实感到大地的黑暗与颤栗,命运的不可琢磨和身不由己。作为拯救与归属,有着厚重西学渊源的穆旦在他的诗中创造了与自己相对的"神"、"主"、"上帝"之类的意象。并在诗中以凄厉的语言展现了独特而引人深思的精神世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怀抱着破碎、绝望心灵的人向主祈求救赎,祈求主使他从这世界的混乱、精神的破碎中解脱出来,以求获得心灵的清净与安宁。  相似文献   

20.
在滇中腹地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三尖山北麓20公里处的大深山里,有一名为布札的彝家山寨,“布札”一词是彝语,意为架弩捕野兽的地方。这里的彝家人在每年的正月十八日,都要举行猎神祭祀节,彝家人自己称为“呢世嘎捏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