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墨江县委、政府始终把大力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民族工作和干部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自治县成立20年来的发展,大批熟悉本民族情况的本地少数民族干部茁壮成长起来。1955年,全县干部总数262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105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40-1%,全县副科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15人,占全县领导干部总数的23%。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县干部总数3620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1578人,占干部总数的43-6%,副处级以上干部7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  相似文献   

2.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的民族政策。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在《关于西北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中就强调指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主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采取四项措施扎实推进民族工作。一是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梁园区成立了民族工作领导小组,街道、社区也都相应成立了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区少数民族干部达29人,其中处级2人,科级5人,更新完善了全区少数民族后备干部人才库。二是推动民族工作进社区,采取各种措施创造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成立社区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做到社区民族工作有人管,有人做;建立健全民族工作机制,使社区民族工作有章可循;依靠各种载体进行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4.
《传承》2016,(10)
当前,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机构主要是由党校、专门性的培训学院及部分高校组成,民族院校的教育培训功能和作用还远未发挥。民族院校可以通过成立民族干部学院、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研究中心或民族干部教育培训实践教学基地、造就优秀的民族干部教育师资队伍等途径服务少数民族干部教育。  相似文献   

5.
位于鄂西南地区的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十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目前,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县干部总数的62%,高于土家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比例的12个百分点。 一、明确指导思想,形成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共识。即: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关系到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前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为新中国的建立、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佤族干部肖子富就是其中的一员。肖子富同志是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联合村人,先后担任沧源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县长,  相似文献   

7.
我们党历来重视培养和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建国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总纲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维护和发展国内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坚决行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略占全省人口的四分之一。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三十三年了,我省培养民族干部工作取得了  相似文献   

8.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七百四十二万多人,占全省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在全省四十五万一千多干部中,有少数民族干部六万八千三百七十人,其中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新增的一万二千九百多人。为了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培养提高少数民族干部,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必须大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和训练工作。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宣武区是北京市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牛街又是全国著名的回族聚居区,区委、区政府一贯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全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区干部总数的比例高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例。宣武区共有回、满、蒙古、朝鲜等38个少数民族共3.9万人,占全区人口的7.06%。其中回族人口3.1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0%。全区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0.
平武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县辖25个乡镇,其中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有16个,少数民族人口66485人。据2008年底统计,全县有少数民族干部268人,占全县干部总数的27.86%。其中县级干部9人,科级干部112人,科级以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是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的重点省份之一,全省共有回、满、蒙古等53个少数民族,50多万人。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目前,全省已有2248名少数民族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占少数民族干部总数的19.4%。其中,省级1人,地厅级13人,县处级307人,科级干部1927人,较好地落实了党的民族干部政策。具体措施:一是抓好  相似文献   

12.
《今日民族》2005,(3):48-49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是一个典型的岩溶山区农业县,全县辖八乡两镇,共70个村(居)民委员会,1795个村民小组,截至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24.8万多人,有壮、苗、瑶、彝、蒙古、回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52%。全县共有干部1056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249人,占23.6%,女干部264人,占25%。全县共有党员7551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535人,占20.3%,有村干部214人,其中少数民族村干部36人,占16.8%;全县有科级领导干部309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60人,占19.4%;全县有处级干部36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12人,占33.3%。1、抓好培训教育,不断…  相似文献   

13.
刘荣 《思想战线》2007,33(2):43-46
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身份对少数民族干部进入中共中央委员会所起的作用不大,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的代表性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民族代表性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每一少数民族占中国总人口比例与其在中共中央委员会中所占的比例并不一致,只有那些少数民族特征明显、集中聚居在边疆省份的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具有地缘政治因素的民族才最有机会当选。改革开放以来,吸收少数民族高级领导干部的过程和条件已与汉族高级领导干部越来越相似。  相似文献   

14.
边疆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实现边疆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这些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干部成长得很快,所占干部的比例有明显增加,各方面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各级党委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汉族干部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少数民族干部在培养、选拔、使用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一些少数民族干部源头枯竭、后备力量不足,并可能…  相似文献   

15.
张心亮 《人民论坛》2012,(11):34-35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分类指导,具体表现为进行民族识别,推进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等。这一探索启示我们,要从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调动民族地区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坚持试点,点面结合,安定团结是分类指导有效实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不同历史阶段,始终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的政策与措施,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政策体系.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干部教育政策具有科学的含义、广泛的内容、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青州市是山东省少数民族比较多的一个市,全市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办事处,其中回族乡一个。全市总人口88万人,少数民族2.2万人,占2.4%。近几年来,他们十分重视民族工作,特别注意选拔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并把它作为抓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措施,从而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受到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他们的做法是:一、制定政策,坚持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制度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工作,对于促进民族团结,加快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  相似文献   

18.
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是党的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民族地区发展经济、保持稳定、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自治区成立四十七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我区各级党委在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大力培养选择少数民族干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自治区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9.
赵志宇 《人民论坛》2012,(14):24-25
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地区急需大批干部去开展工作。然而,当时从事少数民族工作的干部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严重不足,为此党和国家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训练和培养大批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初步形成了培养民族干部的教育体系,并为未来的民族干部培养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临沧市把培养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充实。据2007年统计数,全市少数民族干部4995人,其中: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2168人,占同类人员总数的2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