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春节将近。怎样讨回自己被拖欠的工资,自然又成了劳动者的心病。现实中,一些劳动者往往就此采取"跳楼秀""抓老板""卖财产"等被戏称为"中国式讨薪"的极端方法,岂料却"偷鸡不着蚀把米",最终将自己"送进"了监狱。"跳楼秀",换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案例】汪寿春曾带领村里的34名男女在一家建筑工地打工,半年后的2013年6月,工程完工了,但老板却携款逃跑了。为给大伙一个交代,汪寿春想到把事情闹大,迫使  相似文献   

2.
5年前,当我作为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时,有记者采访,问我有什么感受,我说,我感到"光荣"。5年了,当我参加第五次会议时,我却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作为一名先进工作者,我曾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表彰会,感受过付出艰辛后的幸福和喜  相似文献   

3.
散木 《同舟共进》2013,(3):51-54
余天云的悲剧已渐被遗忘,但党如何选拔、培育、管理自己的干部,如何让他们克服缺陷,更好地发挥自身特长,是今日仍需思考的话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位红军将领,他曾被张国焘称为"游击天才",却又被刘伯承称作"山大王";他是红四方面军的重要骨干,曾被众多将领称道不已,后来却被作为反面典型——他就是曾任红四方面军30军、31军军长的余天云。余天云后来从历史上淡出,原因不难理解——那也是他在长征途中忽然赴死的原因。当长征快要走出草地时,  相似文献   

4.
完美是什么?我曾经为这个问题查阅了许多为人处事方面的书,也曾照着书中传授的做法努力过,争取过,却在不知不觉中给自己的言行划了框框。每每独处时便不由自主反省和自责,怪自己不应该为一点小事对朋友发火;怪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该感情外露;不该在领导面前讲太多的话;不该……原来颇自信的我,渐渐感觉自己还不如3岁小孩。尽管我努力想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结果自己却弄得郁郁不乐。我活得畏缩兮兮的,常常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会使我想到很多很多。为了博取别人的好感,我格外注意压抑自己的感情。为不得罪人,我学着"成熟"。每个小小的"纰漏"都会使我忧心忡忡。太多的顾虑,使我活得好沉好烦好累。我象是为别人的模式而活着,却始终并未获得周围所有人的好感。终于有一天,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5.
正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这样告诫文武百官:为官老实本分,方能守着自己的俸禄过安稳日子,这好比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溢,但却可天天汲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反之,就有被砍头的危险。这就是常被人们提及的"井水论",其道理浅显易懂,富有哲理。但纵观古今,有的官员却并不满足于属于自己的那口"井水",而是守着"井水"、望着"河水"、想着"江水"、惦着"海水",恨不能把所有的"水"都统统收入囊中,最后被"井外"不义之水连同那口井一起淹没吞噬。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6.
《传承》2016,(2)
从语法角度,对"人不知而不愠"可能存在的四种理解方式逐一进行探讨,为读者合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提供参考。一是别人不知道自己,自己却不为此而生气;二是别人不采纳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思想,自己却不生气;三是别人不懂(学不会),自己却不为此而生气;四是自己不懂(无知),自己却不为之生气。  相似文献   

7.
曾在<物权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中专章规定的居住权制度让人兴奋一时,然而,我国现行的<物权法>最终却没有采纳这一制度.居住权制度设计之初衷,在于物尽其用,保护弱者的利益,是一项"所有人准许他人在自己的房屋上依照物权法的规则进行合法使用的一项法律制度."[1](P223)可以说,民法典的出台是指日可待的,然而纵观当下较为主流的学术论点,居住权这一制度进入未来的"民法典"前景却略显渺茫.  相似文献   

8.
10月影坛,因莫言成为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而冲淡了"十月围(电影)城"战绩不佳的窘境。"攀缘"一下,笔者曾有幸在饭桌上坐在莫言身旁,那是影片《红粉》的一次研讨会后。他没有像自己曾描绘的"吃起饭来奋不顾身",话也不多,只是很留心地听别人说,但一开口,又往往"很逗",却明显不是有意的,也就全无某些人"幽默未遂"的尴尬。后来又邂逅过,听他偶尔提及家乡、童年与生活,多少感受到那是其创作的触发点和灵感的永久源泉。故乡高密比他"出名"早很多,其"扑灰年  相似文献   

9.
《前进》2014,(3)
<正>她是个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工整的普通农妇,却连续14年高票当选村支书;她曾勤劳致富,上世纪末已拥有百万家财,却全部奉献给贫困的家乡和乡亲;她曾有幸福的家庭和健康的身体,却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她付出了她的所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彰显了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10.
费丽嘉 《创造》2013,(1):110-111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总是会去思考如何把握这相对短暂的生命.或许我们都曾为此而探索、努力,却又不免时常困惑:如果我们选择活得像一粒小小的尘埃,那么生命的价值又在哪里? 当我们的躯体被高楼大厦所遮盖,当我们的声音湮没在繁华的街道里,当我们的灵魂受到权势的诱惑,当我们的思想遭受金钱的控制之时,生命的价值也已经消失,只余下卑微的躯壳.这时的我们,只能对自己说:"这个世界,我们曾来过,却始终不曾存在."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6,(8)
正成都的茶馆文化自从打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烙印,有人感叹始料未及;有人感叹茶馆里飘出文艺味,能学文化长见识;也有人建议政府,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流于形式,要在更广泛、更深入、更深刻上下大功夫。说到成都茶馆文化,刘先生曾自诩对其深刻认识到骨子里。但今年年初看到茶馆发生的一些新鲜事,他却直言自己"开了眼界"。  相似文献   

12.
记性     
韩国人很有记性,令人尊敬. 2001年12月11日,素有"韩国第一美女"之称的艺人金喜善在广州冒雨为自己代言的某品牌手机签名售机,她不停地微笑着用广东话对影迷们表示"谢谢,我爱你".当仪式快要结束的时候,中方主持人在主客两方都没有日本人的情况下,竟然卖弄地用日语说了一句"沙哟那拉(再见)".正当他为自己会一句外国话而沾沾自喜时,一向矜持典雅有淑女风范的金善喜这时却脸色骤变,夺过话筒说"我要用韩语跟大家说再见,因为我是韩国人."金喜善虽然年仅23岁,但她清楚地记得,日本曾于1910灭亡自己的祖国,自己的父祖一代曾遭受日本36年的殖民统治,但日本人的这种统治早在55年前便崩溃了.  相似文献   

13.
彭之辰 《半月谈》2005,(8):79-79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教导学生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作业,是否应该自己完成?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然而对于这样一件本来天经地义的事却企图用金钱去改变,想来这些“雇主”同学必是笃信“有钱能使鬼推磨”吧。  相似文献   

14.
<正>刘新先生曾在文章里坦言,自己混迹文字圈多年,自认是学画出身,未经科班训练,写作实属业余,笔耕不辍乃是兴趣所致,还戏称自己是"两栖动物"。这自然是他的谦词。老一辈的学人,多非科班出身,从文事画且卓有成就者,着实不少,如黄宾虹、陈师曾、郑午昌、傅抱石等诸家。在当代,能在这两领域里游刃有余、学有建树的,刘新先生算是一个。在许多人眼里,刘新是著名的美术史家、评论家、策展人、出版人,却很少知道,他是画画出身,也曾练就一身过硬的手头功夫,在业内是难得的好手。在史学上,刘新专攻近现代美术史,对民国研究尤  相似文献   

15.
赵彦红 《前进》2014,(3):16-20
她是个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工整的普通农妇,却连续14年高票当选村支书;她曾勤劳致富,上世纪末已拥有百万家财,却全部奉献给贫困的家乡和乡亲;她曾有幸福的家庭和健康的身体,却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她付出了她的所有,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彰显了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的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16.
他,从警30余年,曾被公安部政治部选拔为全国公安民警"重走长征路"的队员,汗水和足迹遍布万水千山。他,罹患癌症,却笑对生活,快乐工作,勇气和毅力、达观和才情感动一座城市。他,带着自己的原创歌曲,来到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的大舞台,用雄浑的歌喉、大气磅礴的诗朗诵演绎了人民警察的别样风采,诠释了这一职业的至高荣誉。周冠军、词曲作者、剧作者、军人、民警、课外辅导员、癌症患者、丈夫、父亲,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党历史上,毛泽东曾以实干著称。延安时期,流行这样的顺口溜:"毛泽东的实际,王明的口才,博古的理论,周恩来的人才。"这样的概括未必准确,却反映出当时人们十分推崇毛泽东的实干之功。他还给美国新闻记者兼作家白修德留下了"不尚空谈,对我所说的都是实际情况"的深刻印象。的确,作为实干家的毛泽东,曾在党内十分推崇不尚空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1941年,"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尚未从思想上彻底肃清,党内许多做实际工作的人喜欢凭借主观,夸夸其谈,自以为是,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毛泽东说:"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  相似文献   

18.
5年前,当我作为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次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时,有记者采访,问我有什么感受,我说,我感到"光荣";5年后,当我参加第五次会议时,我却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作为一名先进工作者,我曾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表彰会,感受过付出艰辛后的幸福和喜悦;作为一名记者,我曾连续多年报道过省人大会议有关情况,采访过不少人大代表。然而,当我作为人大代表中的一员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去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时,特别是当我代表人民意愿,走向投票箱,选举我们国家领导人的  相似文献   

19.
人物     
《小康》2018,(19)
正动容者魏世杰"儿子智力残疾,妻女精神分裂……可他仍然勇敢热爱生活。"近日,《朗读者》节目让魏世杰这个名字被众多观众知悉。他是著名的核研究科学家,更是一位坚强而伟大的父亲,他的故事,不仅让主持人董卿落泪,无数观众更为之动容。他曾给自己起了个外号,叫"倒霉老头",但今年77岁的"核弹老人"魏世杰,却仍然强调:"要热爱幸福的生活,也要热爱苦难的生活"。1964年魏世杰毕业于山东大学物理系。毕业之际,他进入新中国的核武器研究领域。20世  相似文献   

20.
文字的珍藏     
<正>从小就养成了散散漫漫读书、也散散漫漫作笔记的习惯。很偶然的翻出几本中学时的笔记本,丑得不能再丑的字迹,却记录了那个青涩年代阅读过的自以为甘美无比的文字。记得女儿读初中的时候,曾经一边翻看一边爆笑一边怪声怪调地朗读:"糟蹋时间的人,你可曾意识到,这正是在葬送自己的宝贵生命?珍惜时间的人们啊,奋发努力吧,你生命的光辉将与日俱增!"我一直自认为不是很"革命"啊,可还是让女儿频频读出"火红的年代"、"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