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古诗今画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相似文献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四月初.桃花染红了巴盘村绿色的向阳坡道.穿过城市的钢铁和水泥.我来到了世界著名长寿之乡的长寿村——巴马县甲篆乡巴盘村。  相似文献   

3.
正每年5月份,是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杜鹃花满山怒放,铺满整个山林和草原,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将雪域绘成了引人入胜的秘境。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出版以来,"香格里拉"一直是理想家园的代名词。人间四月芳菲尽,雪域杜鹃始盛开。每年杜鹃盛开的时候,是香格里拉"醉美"的季节。  相似文献   

4.
正人间四月芳菲尽,邕城"梅花"始盛开。对于广西戏迷来说,4月13-23日是兴奋且难忘的,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场竞演活动在南宁举行,17场好戏精彩纷呈,17位名角各怀绝技,令人大开眼界、大饱眼福。4月26日,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3届曹禺剧本奖颁奖晚会在广西文化  相似文献   

5.
提起九江,一条玉带般浩荡东流的长江、一座云蒸霞蔚、秀美壮丽的庐山,就高高低低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一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落落九天”的诗句,倾倒了多少“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天下客! 正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浓春,匡庐的风姿卓越美丽得让人流连忘返,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采访了九江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叶国兵。没有慷慨陈词,没有标新立异,有的,只是冷静思考、敏锐洞察和善谋实干。虽然采访时断时续,但在忙碌和有序中,在朴实与质诚中,我们仍然触摸到一位虽然年轻但阅历丰富的高级警官,对匡庐这方热土赤子般的挚爱和保卫一方净土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5,(9)
<正>阳春三月,桃花盛开。我们漫步中国水蜜桃之乡第一村——奉化溪口镇新建村,沉浸在粉红的云霞里,耳畔不时回响起蒋大为哪深情的歌声。那是2001年3月24日的往事,蒋大为站在新建村的"世界桃街"上,引吭高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说起桃花,虽有历代许多优秀的咏花诗文,但是让我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东晋文人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人面桃相映红","世界桃街"踏青赏景拍花的赏花族的场景年年轮换,但那儿粉红的桃花依旧盛开,犹如一片花的海洋,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7.
一束桃花     
莺飞草长,又到了桃花盛开的时候。 窗前的那束桃花,虽已干枯,但在我心中依然那样鲜艳,一年的想念都凝聚在这里,浸透了三百六十五个思念! 那束桃花是我送你到村口时你采来送给我的,你说叫我看见它就不想你,你还说等来年桃花盛开的时候你再给我带回一束桃花来。  相似文献   

8.
约翰·罗默(John E.Roemer)于2009年5月13日在北京大学作题为"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分配伦理"的演讲中曾提到这样一个"著名的笑话":"夜晚,一个醉汉丢了一枚钻石戒指,于是趴在路灯下四处寻找.一名警察走过来问他:'你丢了什么?'我在找戒指.'醉汉说.'戒指在这里掉的吗?'不是,应该是掉在后面的草地上.'那为什么在这里找?'因为这里比较亮."'  相似文献   

9.
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唐代大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其先祖为太原人,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附近)。他自己和好友元稹、陈鸿诸人,都说他是太原人,李商隐给他作墓志铭,也称“太原白公”。白居易出身于贫苦家庭,幼年刻苦读书,很早就会做诗,十六岁时写《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引起当代诗人的重视。贞元十五年,他考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历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左赞善大夫。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早期创作了一百多篇《讽谕诗》,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他的代表作有…  相似文献   

10.
袁枚是我国清代诗人.一次,他要外出游玩,一位朋友为他送行,两人在花园中边走边谈.忽然,朋友指着满园的梅花十分惋惜地说:“唉,园中梅花盛开,可惜你带不去啊!“袁枚听了这句充满诗意的话,不禁浮想联翩,吟出了“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的诗句.……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有这样一个故事,国王要将阿尔卑斯山上春天最美的一束桃花,奖励给贡献最大的人。于是,伟大的诗人来了,杰出的画家来了,卓越的医生来了……,国王知道:诗人是伟大的、画家是杰出的、医生是卓越的……,可是国王在等,等到一片霞光,迎来了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师……这时,国王深情地对老师说:“没有您,也就没有伟大的诗人,杰出的画家和卓越的医生!”这是对老师最大的肯定和莫大的褒奖!因为这个故事,我选择了我现在的职业;也因为这个故事,我爱上了我的职业———幼儿教育事业。历史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12.
明代云南府隐逸诗人及"平居陈郭"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地域文学的重要现象之一,云南隐逸文学兴起于明代,而云南府隐逸诗人,早就引起了关注.谢肇淛为郭文作传,并在其传中说:"及杨林兰茂、安宁张维,皆以文章行谊为乡里崇尚.绝意仕进,模楷后学.时人为之语曰:'杨林有兰,安宁有张.'"袁陶村(文典)亦说:"胜国时滇中诗人,每多隐君子,其最著者四人:兰止庵(茂)、郭舟屋(文)、贾东亩(惟孝)、董西羽(难)是也."这四人除董难外均属云南府.  相似文献   

13.
人间四月芳菲尽,莫道春来无柳新。春天来了,在万物复苏的同时,一个叫做"抱抱团"的组织,也悄然在网络上流行。一些抱持"拒绝冷漠、传递温暖"观念的年轻人纷纷走上街头,通过给予陌生人拥抱的方式,在人际间传递关爱和温暖。近日,北京电视台《第七日》栏目,对"抱抱团"的街头活动进行了一次实况采访。当"抱抱团"成员走近路人时,他们都会面带微笑地和路人说上一句:"我可以拥抱您吗?"很多路人在活动中,接受了他们的拥抱请求。其中,有一位"抱抱团"成员指着正在站岗执勤的保安员,笑着对采访记者说道:"保安,他们  相似文献   

14.
正"自1998年当选县人大代表,我就给自己立下'军令状':让荒山变梯田,梯田变成金银坡;让羊肠小道变盘山路,让山里人能走出去,外商引进来,彻底改变长岭村贫穷落后的面貌。"2018年7月28日上午,在内乡县赵店乡长岭村的海拔最高的小庙顶山上,远眺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果园,看着挂满枝头的核桃,追忆往昔,周全力感慨万千,"现在,承诺都兑现了!"过去,当地人一提起长岭村,都直摇头:"气死龙王爷了!地太薄,下再多的雨也不够使。"交通不便,羊肠道只能过木板车,花生卖不上好价钱,果子也只能烂在山上。如今,路路畅,村民喜洋洋;  相似文献   

15.
大漠孤烟直     
正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唐代诗人王维正是为这醉人的景色欣然提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然而,如今的大漠、夕阳、草原、湖泊仿佛真像《红楼梦》里香菱所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  相似文献   

16.
老舍说相声     
舒乙 《北京观察》2004,(3):62-63
从一九二六年第七期开始,上海《小说月报》连载《老张的哲学》.它的开头是这么写的: "……老张平生只洗三次澡:两次业经执行,其余一次至今还没有人敢断定是否实现,虽然他生在人人是'预言家'的中国.第一次是他生下来的第三天,由收生婆把那时候无知无觉的他,像小老鼠似的在铜盆里洗的.第二次是他结婚的前一夕,自动的到清水池塘洗的……至于将来的一次呢,按着多数预言家的推测:设若执行,一定是被动的.简言之,就是'洗尸'."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农民,要想跳出“农门”,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城市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长安未贵,居大不易”——这虽说是唐代诗人顾况调侃初到京城的白居易的戏言,但也反映了乡下人进城立足之不易。可白居易毕竟能拿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瑰丽诗句,获得了大诗人的击节赞赏:“有才如此,居  相似文献   

18.
中唐时期,在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推动下,翻开了乐府诗史上壮丽辉煌的一章--新乐府运动.他们提出系统而明确的理论主张,强调诗歌的讽喻作用,提倡质实直切、浅近晓畅的艺术风格.诗人张籍、王建开始创作乐府诗的时间稍早于元稹、白居易等人,他们之间的创作精神是相通的,都是关注民生疾苦、反映时政的缺失和贻误,现实意义很强.但张王二人的乐府诗与元、白的"新乐府"存在着明显差异,不能等同视之.  相似文献   

19.
覃俏丽 《前沿》2013,(12):138-140
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少有的善于自处,沉浮自如的人物,他在为官与隐逸之间巧妙地找到了平衡,陶渊明在社会政治复杂混乱的东晋末期也有着较为复杂的隐逸思想,本文从白居易的思想、诗作着眼,对其与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和诗作风格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二者的处世之道,以管窥他们丰富思想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21)
正"喧外之平,休闲之谷。我们要通过举办2020世界休闲大会,建设首都国际交往的重要支点"守着自家的两亩桃园,北京市平谷区胡家营村的李德军见证了从"以粮为纲"到种桃创收的转变。"平谷的沙土很适合桃子的生长,我种桃已经有30多年了。"李德军笑道,在桃花盛开的季节,他推着电动独轮翻地车在给桃树翻土,旁边不时有游客驻足拍照。"这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