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波 《学习与实践》2009,(6):143-147
颜回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没有著述、没有功德,却被人们尊称为“复圣”,这似乎有些“名不副实”,但是通过对《论语》、《庄子》中颜回形象的对照发现,这一礼遇是得当的。颜回的“好学”精神、杰出的政治思想以及“颜乐”精神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儒道这两篇经典关于颜回形象的记载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所以,道家经典《庄子》对颜回的记载是否具有客观真实性,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名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党刊《前进论坛》在我心目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大量的工作和学习资料以电子版的形式获取和保存。个人的资料柜经过多次精简,留下来的纸质资料越来越少。但是《前进论坛》却按时序排列,整齐地摆放在我的资料柜中,颇显壮观。我还找见几册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前进》合订本,将其视作镇柜宝贝。  相似文献   

3.
张春颖  王建华 《人民论坛》2010,(10):184-185
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当前,我们可以从理念、行为和物质三个层面来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体系的对策主要包括:确定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市民文化素质、改善城市文化形象、推进文化产业的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4.
《孽海花》和《玉梨魂》分别为清末和民初最为畅销的两部小说。《孽海花》体现了知识分子和市民读者自我个性意识的萌动 ,但知识分子并没有放弃自己肩上所负有的社会使命感。《玉梨魂》体现了知识分子和市民读者个性意识的觉醒。他们在社会转型后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彷徨而不知所终 ,他们苏醒后的个性意识遭到了封建礼教的压抑 ,于是在西方思想的启蒙下与自己本身已经具有的顽固观念不断地争斗 ,撕裂 ,外化为浓重的悲哀。虽然他们并没有像晚清小说家的那种社会责任感 ,却如实地抒发了民初社会所共有的时代情绪并深深地影响了新文学的小说家  相似文献   

5.
《妇女时报》的编辑者自觉地大规模刊登女性照片,这在女性报刊史上尚属首次。这些女性摄影形象展现了清末民初上海中上层社会女性的现代生活方式、人生理想和性别观念。她们既是现代性进程的产物,又借助于媒介的构建作用而反作用于女性群体本身。她们以其过渡时期特有的矛盾特质,标志着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开辟了现代女性视觉形象的第一个阶段。从此,围绕女性形象的视觉文化进入了现代时期。  相似文献   

6.
谢禾生  王鹏 《人民论坛》2012,(26):186-187
世界科技名著《天工开物》诞生于新余,给新余留下了宝贵的天工文化遗产。天工文化是用城市主题文化理念提炼出来的响亮的城市品牌,是最符合新余城市精神的、最具有发展力的城市品牌。新余城市主题文化建设要将天工文化全面融入到整个城市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当中,整个城市系统都应围绕天工主题文化科学运作。  相似文献   

7.
张淑霞  李永宁 《前沿》2014,(1):161-163
高职翻译教学与旅游文化的传播常常被视为各自独立的领域,其相辅相成的作用,一直未受重视。翻译教学应被赋予一定的历史使命与责任,实现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的最终目的。翻译教学中师生如果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其教与学也将更趋针对性与实用性,能更好地实现教学与社会功能相结合的目标。本文拟以温州为例,以温州旅游文化现状、翻译教学模式为出发点,探讨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与促进旅游文化传播这一社会功能相结合的应用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8.
发展文化产业有赖于文化资源,离不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着力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引导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二者间的良性循环、滚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良性互动——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献宁  杜艳华 《人民论坛》2011,(11):188-189
发展文化产业有赖于文化资源,离不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着力构建历史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引导以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并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二者间的良性循环、滚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精神作为文化支撑,对城市精神的研究是近年来城市问题探讨的一个热点.本文以典型历史文化名城和王朝古都西安为例,从自然背景、文化景观、社会心理、城市经济特征以及与相关历史文化名城比较等方面分析了西安景观文脉,从物质、制度、文化、节事活动、居民参与五个方面探讨了西安城市精神的塑造与培育问题,以期为西安城市发展提供借鉴并为其它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竞争力提升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1.
刘丹  李晓军 《湖湘论坛》2008,21(6):125-126
城市是文明的成果,也是文明的载体。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城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层面,真正建设一个人人向往,人与城市和谐统一的现代文明城市。  相似文献   

12.
田书慧 《前沿》2014,(11):225-226
内蒙古悠久灿烂的地域文化,是草原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丰厚财富,是中华文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向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展示内蒙古地域文化,是一个重要课题。加快内蒙古地域文化走出去,应以全新的视角,进行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13.
抗战时期,如何塑造党的媒体形象,让国统区的民众了解,进而认同中国共产党,是党的建设、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新闻、论战、副刊、广告等多样化的版面安排以及党媒自身的公共关系都对党的形象产生影响。通过对这一时期《新华日报》塑造党的形象的媒体策略进行详实的历史考察,挖掘中国共产党形象研究的魅力和价值,从侧面为当代媒体对执政党形象宣传提供镜鉴。  相似文献   

14.
苏畅 《新东方》2022,(5):83-88
历史名人文化资源是历史馈赠给今人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对象。在5G技术发展的背景下,短视频凭借突出的大流量、快捷性及影响力,成为聚焦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力量,其不仅拓宽了历史名人形象传播及展示的边界,同时提供了讲好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的全新途径,即以“物质”“象征”与“功能”构成其空间生产的生命之“场”,以“身份”“记忆”与“遗产”作为其当代意识的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新媒介的孕育进程逐渐加快。"网红"作为互联网背景下兴起的一个群体,使得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得以高效发挥。微博方言网红不仅可以实现自媒体式的内容传播与娱乐互动,还可以藉由方言文化、内容构建、粉丝经济实现城市文化的跨区域、跨平台传播。从微博传播媒介角度切入,以大连网红典型个案王博文的微博为个案研究对象,采用综合运用词频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微博可视化传播分析等研究方法,探究其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受众范围以及传播效果,并提出方言网红与城市文化传播之间的互动路径。研究发现,方言网红微博的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形象的构建,受众评论所呈现的价值观、地域认知对城市文化形象亦有影响,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本土自媒体网红渠道,通过议程设置等深度合作,主动提升城市形象,实现文化强市,带动城市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日报》在对外传播中塑造了较为全面、丰富的中国农民工形象,尤其采取特定的叙事策略着重突出其"幸福"形象,以积极回应国际舆论、服务对外宣传目的。本质上《中国日报》的农民工报道是对国内不同属性媒体报道的贯通与综合,农民工仍然是沉默的被代言群体、并作为新闻背景存在。后续传播中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以切实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7.
卢衍鹏 《前沿》2009,(7):177-180
《走西口》是双重视域下对历史的现代性建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小叙事”穿插进行,多方位展现了走西口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对“仁义礼智信”进行了重新阐释、发展,形成现代核心价值观念;对儿女情的叙述颠覆了传统婚恋观,试图建构具有革命意义的现代性男女关系;对小人物的阐释更加理性,认为其不仅创造了英雄,而且创造了历史。《走西口》在传奇中塑造英雄形象,在儿女情长中叙述历史,在小人物的生存中体验命运,在走贾行商中讲述革命,提供了多角度、多元化的现代性解读文本,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方式,面向青少年以动画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领风者》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与青少年青春天性""匹配"与"合拍"的大胆尝试,它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半结构访谈与弹幕分析,研究探讨了青少年对《领风者》的认同度及其对马克思大众化传播的启示。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观看《领风者》,青少年既真切地感受到了马克思的人格魅力,又深刻地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进而产生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但是,制作不够精良、理论解说不深入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对《领风者》的接受程度。因此,对青少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必须要精准选择适合青少年的传播内容,要参照青年亚文化构建富有亲和力的话语体系,要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载体的时代感和交互性,打造"寓教于乐"的传播特色。  相似文献   

20.
刘潇 《新东方》2008,(1):57-60
一、研究动机 电影,虽说有高于生活的艺术成分,但它毕竟还是来源于生活的,可以说电影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个国度真实风貌的反映,是一种“症候”。往往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可以浓缩一类人,可以归纳一个道理,可以提炼一段历史。电影通过表演连接生活与符号的表意系统,正因为如此,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除了观赏其带来的视觉刺激,更加去领略其中的象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