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杨倩"射落"两金,石智勇"一举"夺魁,汪顺成为首位获得奥运会混合泳金牌的中国男运动员,管晨辰在平衡木上技惊天下……7人参赛、5枚金牌、1项世界纪录、1项奥运会纪录,金牌数(与上海并列)居中国所有城市之首.东京奥运会上这份亮闪闪的"成绩单",创造了宁波奥运史上的辉煌.宁波竞技体育强势崛起的背后,究竟有什么奥妙?  相似文献   

2.
宁波简称"甬",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也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宁波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灵,素有港城、商城、名城、绿城之称,是一  相似文献   

3.
塑造国际旅游城市形象--论昆明城市建设的继承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希贤  于涌 《思想战线》2001,27(1):66-69
国际上最近提出要"尊重传统",在建筑中推广"自身的价值观",近年来,"构建山水城市"等规划思想应运而生.昆明既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又是一座传统的历史名城,"继承文脉传统、塑造城市灵魂",是未来昆明城市发展的健康之路.昆明作为国际旅游城市的文化载体,必将以它的个性独领风骚,再造辉煌.  相似文献   

4.
<正>甬政办发[2015]18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2015宁波旅游节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活动圆满成功。2015宁波旅游节总体方案一、活动宗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要求,以旅游节事活动为平台,整合资源,拉动消费,服务城乡,惠及民生,加大美丽宁波的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宁波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使"人人共享旅游发展成果",使宁波旅游节成为市民和城市的节日。二、活动时间2015年9月~10月三、活动主题让旅游成为生活方式,让休闲融入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5.
赵家华 《创造》2003,(10):43-45
滇西具有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化、旅游、经济资源优势。未来云南的发展,需要着力构建一个"滇西口岸文化旅游经济三角区",以整合滇西丰富的文化、旅游、经济资源,形成一个具有综合实力和独特魅力的大口岸,去应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形成、完善、发展,以及中印两国关系不断正常化以后的新形势。一、"滇西口岸文化旅游经济三角区"的基本构架:(一)以保山、瑞丽、腾冲三个城市为"三个点",以滇缅公路"保--瑞段"、"保腾公路"和"腾瑞公路"为"三条边",构成"滇西口岸文化旅游经济区"的"三角"形态。(二)把"三角"沿线各城市和相关区域放到"滇西…  相似文献   

6.
陈思 《重庆行政》2010,(6):109-1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形成了约两亿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个群体还在不断壮大.他们作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给正在崛起的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保护农民工的经济利益上采取了切实的措施和行动"维权",但在精神文化生活领域,农民工的利益没有引起一些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自觉不自觉地被"边缘化",处于堪忧的文化贫困状态.  相似文献   

7.
"农家乐"是随着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旅游模式,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民俗农家乐",对提高少数民族旅游经济,带动其他经济的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我们必须将其与人文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得以长久而稳固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贵阳古城文化"九门四阁十三关"是一个城市古建筑群概念,通过整合贵阳旧城遗迹,在中心城区形成古城文化的物理空间维度,展现一种具有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城市印象,也是通过不同程度拯救、复原或修复遗迹遗址、历史街区,科学将原有城市记忆和现代城市功能融合,构建以"九门四阁十三关"线路文化遗产为客观物质载体的筑城文化传承方式,一方面服务于本土居民的文化生产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扩大城市文化旅游空间,打造独具一格的西南山地城市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9.
周娅 《思想战线》2001,27(3):39-41
200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五大国际旅游接待国,并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正在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其中,为繁荣国内旅游市场立下汗马功劳的"假日旅游",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假日经济"的重要表现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为我国逐步实行"旅游福利计划"创造了市场机遇,开拓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奉化紧靠宁波市区,交通便利,区位优越。依托宁波、借势借力,是奉化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是推进奉化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加快建设宁波南郊现代化生态城市和海内外著名旅游城市的有效载体。我们必须把"依托宁波,借势借力"作为推进奉化区域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来抓。  相似文献   

11.
熹微 《创造》2015,(12):66-67
葡萄酒酿造业,带给一个城市的不仅仅是浪漫,还有发展与荣耀.波尔多就是一个例证.这个法国西南部港口城市酿造的葡萄酒早已享誉世界,其口感柔顺细致,被世人熟知、赞誉.这里是"世界葡萄酒中心". 云南同样是一个例证.通过建设百万亩葡萄产业长廊、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综合试验站基地、葡萄酒庄等形式,云南人做足葡萄产业"特色文章",将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生产以及葡萄酒文化培育与现今人们新的休闲旅游需求紧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宁波市一直致力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早在2004年就紧紧结合本地实际,把社会管理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进行部署。2010年,中央把宁波列为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今年又将宁波列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样板进行培育。宁波市已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连续6年荣获浙江省"平安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宁波作为国家从整体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样板城市之一,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社会管理新路子。编织"三张网络"。一是社会民生服务网。大力实施"六大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就业、教育、医疗、  相似文献   

13.
邵玩玩 《今日浙江》2021,(15):18-19
数字化改革引领现代化先行,是解决通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船"和"桥".今年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改革大会,全面部署推进数字化改革工作. 半年来,浙江各地各部门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推动一项项数字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在6月24日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会上,杭州"民呼我为"数智平台、宁波危化品全链条安全风险智控等一批多跨场景应用全面推行.数字化改革催生的"新裂变",把数字化、一体化、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相似文献   

14.
伊拉克战争使美国深陷阿拉伯民族文化的"旋涡"、伊斯兰宗教文化的"泥潭"和大中东政治文化的"沼泽".美国的"伊拉克战争后遗症",源于其唯我独尊的"自信文化心理",根深蒂固的"扩张文化架构",急于求成的"功利文化传统",以及极端错误的"战略文化指导",对世界文化的走向带来了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和地方性的互动进程中,穿梭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旅游者凝视"无处不在且影响深远.在旅游者凝视作用下,民俗村中的族群文化被彻底符号化与商品化."旅游者凝视"作为一种隐形力量,支配着特殊旅游场域的建构,改变了族群文化的存续原则,割裂了民族演员的族群认同,生产着有别于原生态文化的各种"奇风异俗",造成族群文化的移植.民族演员面临着对自身不断重新界定并形成新的族群认同.民俗村内文化的移植对族群原生地的民族文化传承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建设"大大连"规划纲要>中明确了城市功能定位,将"区域性旅游中心"作为"大大连"建设的重要支撑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大旅游,做大优势产业,确立和巩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全面推进"大大连"建设.  相似文献   

17.
宁波舟山港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考察浙江"春天之行"的第一站.在穿山港区,总书记为港口发展把脉定向、擘画蓝图,提出了创造"优异"成绩、发挥"硬核"力量、建设"世界一流强港"等一系列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新要求.一年来,我们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攻坚克难创"优异",只争朝夕当"硬核",不负嘱托建"强港",奋勇担当"重要窗口"建设的先行官,创造了"两手硬、两战赢"的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8.
人水和谐的湿地公园,景秀业兴的美丽乡村,"绿意浓浓"的文化场馆……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以深入推进"三为"专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围绕群众日益高涨的旅游文化需求,创新推出了浙江省"生态旅游地图",推荐21处生态旅游点,通过电子地图的形式告诉群众怎么去、玩什么,方便群众在金秋时节畅游浙江绿水青山、畅享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9.
正都江堰立足"生态为本、文化为魂",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名城为目标,将城市发展总体定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组织中心,强调生态、文化、旅游三个特色要素。"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余秋雨题写的词句淋漓尽致地体现了都江堰文化与生态资源的特点与魅力。作为成都"西控"区域核心区,都江堰市承担着成都平原主要水源涵养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5,(9)
<正>"世遗荔波,健康之旅",荔波未来的发展道路,大健康旅游将全域推进,成为荔波打造国际化专业旅游城市,全面小康建设的"火车头"和"助推器"原生态下的"大健康"《小康》:每个城市休闲旅游的定位都有所区别,在您看来荔波休闲旅游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尹德俊:荔波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贵州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和黔南综合旅游区的龙头,理应在"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经济区"中肩负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