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志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兆辉  闫峰 《前沿》2008,(6):168-170
地方志因其地方特色性、资料原始性、综合传承性等属性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史料价值成为历史研究最基本的资料来源、考订依据和立论基础。其对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在地方史、民族史、社会史、经济史等方面都起着不容忽视,甚至不可或缺的史料意义,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历史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通过考察现代英语语音学在民国传播的研究现状及在华传播的历史回顾,考证了周由廑所著的《英语语音学纲要》为民国时期第一部汉语版的现代英语语音学著作,在英语语音学在华传播史、中国英语语音学教学史、中国英语教学史等层面上,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重大意义.无疑,《英语语音学纲要》有着宝贵的史料价值,发掘并公布《英语语音学纲要》上的《总论》部分及其它章节的名称,并对其涉及的重要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这有助于更好地构建、再现和理解当时这一重要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3.
孙郁 《北京观察》1999,(1):58-59
读书界总要有一些热点。八十年代有“五四”热;九十年代初,“晚清”思想被一些学人所乐道;近几年传记作品大盛:关于陈寅恪、吴宓、顾准、顾颉刚,胡风等人的书,不知出版了多少。我近来翻阅朱正、韦君宜、林贤治、谢泳、李辉等人的著作,觉得几代学人的思路,不由得集中于五十年代中国文化的思考。随着储安平、费孝通一些文集的出现,注视五十年代,已成了当下学界有趣的话题。五十年代的中国,在20世纪的历史上殊为重要。封建的传统、五四的传统、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突然被切割到另一个世界。那个时代是翻天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经历了起步期、发展期、繁荣期三个阶段。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的重点集中在人学价值分析、人学建构以及传统资源的人学解读等方面。在新的历史方位下,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人学研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于新时代人的美好生活需要,夯实思想政治人学的学科根基,正面回应对人学范式的质疑,超越社会哲学范式和人学范式的争论。  相似文献   

5.
《传承》2016,(8)
红军长征是一件伟大的壮举,同时也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红军长征的研究历来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006年至2015年出版发表了大量的专著、研究资料和论文等。在传统研究领域,学界针对红军长征的过程、重大会议以及重要政策等进行深化研究;同时,学界也通过挖掘新史料、拓展研究对象等为红军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取得了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6.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民族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也经过了初步探索、稳步推进和日趋成熟三个阶段。新的历史时期,以文本学的研究方法深入经典理论的思想逻辑,积极拓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的不同学科空间,当有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国语》,相传为春秋时鲁国人左丘明所撰,约成书于战国初。是重要的历史典籍。全书蕴藏着丰富的哲学、美学思想资料。对此,前人的研究可谓汗牛充栋。本文拟从中国传统家训源流考察的角度,对《国语》进行新的探究,发掘散见于其中各篇的家训思想。  相似文献   

8.
云南近现代报刊数量庞大,刊载文学作品等资料内容丰富。报刊文学资料对于研究云南现当代文学发展历史、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性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研究价值体现在增补云南文学发展史料、梳理云南文学发展进程、开辟云南文学研究新视角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话语研究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文化载体、文化环境、文化意识和文化生态等五个维度实现了突破。系统梳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话语研究成果,及时凝练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话语研究方向,对于拓展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视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共第一、二代领导集体为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世纪之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是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对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当下几乎已是异域学者们各种新理论阐述的"试验场",他们用林林总总的视角和五花八门的理论讨论现代中国的形成以及现代世界中的中国处境。不过,这些异域学者们大多数只是在抽象层面进行逻辑演绎,既与历史环境无关,又缺乏史料支持。《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作者葛兆光以一个中国学人的身份,深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哲学主流思潮的儒家德化人学思想,对当代中国人学理论的建构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当代中国人学植根于传统土壤的人性探索,在和谐的人的塑造、爱的现代诠释和完美人格的现实考量上赋予了人性以现代意义.全球化、生态文明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实践又向传统的儒家人学思想提出了挑战,也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儒家人学思想指明了进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始于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开始了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随着世情、国情等环境的变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带领人民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贫困思想在这一时期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一时期,扶贫工作又有了新的变化,进入攻坚阶段。纵观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思想的历史演变,以人为本,人民的利益都是我们党反贫困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历经三代人的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实践基础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像章收藏是红色收藏中的一个大项,一直以来都很有群众基础。毛泽东像章藏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物价值,特殊的时代色彩,不可再造的特殊记忆,它所承载的历史情感引来了更多人的关注。现在的毛泽东像章价格走高,是符合价值规律的。但在注重其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研究、发掘它们的史料价值和文化内涵;还要多积累经验,提高辨别藏品真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仇鳌是同盟会元老、辛亥革命元勋,是湖南和平解放的主要推手。新中国建立之初,他上书毛泽东,是民主人士中直言反腐第一人。有《半肺老人吟草》诗集传世,该诗集是呈现近现代中国与湖南历史风云的重要史料,是了解部分近现代历史人物的一个特别注脚,也是深入剖析仇鳌思想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说,《半肺老人吟草》不仅是仇鳌一生经历与思想的艺术结晶,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堪称"史诗"。  相似文献   

17.
邓晓影 《传承》2008,(10):38-39
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新的内容和时代价值,形成了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市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世界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等思想,赋予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思想新的内容和时代价值,形成了邓小平的世界历史发展观,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9.
周新永 《前沿》2007,(3):9-11
毛泽东同志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倡导了重视和善于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毛泽东丰富的调查研究思想,使之不断发扬光大,对于党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理论品格,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本色和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史尚宽是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的起草者之一,中国民法第一人。史尚宽倡导“参以各国法例”、“准诸本国习惯”,其社会本位的立法思想及其理论和实践促进了中国物权法由传统到现代的成功转型。其参与立法的《中华民国民法-物权法编》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至今仍被大量引用,成为连接中国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