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理论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形成了崭新的思想观点,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具有了极强的生命力。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产生和形成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论断 :“在当代中国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这既是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定位 ,又是对邓小平理论理论性质的定性。我们应当怎样正确理解这一论断 ?它有什么重大意义 ?作出这样论断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本文对此作初步的探讨。一、重大意义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相互之间的关系 ,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举什么旗 ,用什么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历来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头等重要大事。二…  相似文献   

3.
鲁丁 《求是》1997,(23)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章总纲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为什么必须和能够这样做?从理论上讲,就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我们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就是说在它们之间有共同的一以贯之的东西。这共同的一以贯之的东西即“脉”是什么?我认为可从三方面理解。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性决策。(一)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长期以来中国人民为了摆脱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先后进行了种种尝试,包括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戊戌变法以及义和团运动。所有的一切都试过了,也都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仍未改变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  相似文献   

5.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党的十五大作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学论断,特别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 一、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科学体系。这种统一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其一,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等方面是完全一致的。他们研究的对象都是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以及未来的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通过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先进性、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一脉相承”一词科学地揭示出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内在密切、统一的承续关系.其意在于郑重说明:坚持邓小平理论,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真正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那种为了宣传邓小平理论而把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割裂开来,甚至予以否定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党建文汇》2002,(21):33-3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这一论述,进一步揭示了“三个代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思想飞跃和两大理论成果。本文从政治基础、思想基础和政治方向等方面 ,论述了二者之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求是》2004,(18)
2004年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最后一次全体会议,就宪法修正案进行投票表决。结果,99%的代表投了赞成票,以远超2/3以上法定票数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宪法修正案包含的都是一些引人注目的重要内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明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这是继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后,中国最高权力机构作出的一个历史性决策。作出这一历史性决策的理论根据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相似文献   

11.
李春明 《理论学刊》2001,40(1):14-18
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出了科学定义。它突出强调和一贯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属”性 ;准确、完整地概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定义的“种差”的内容 ,符合定义的一系列规则 ,符合辩证逻辑对定义的全面性、完整性的要求。科学定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有利于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完整准确地把握党的指导思想的科学体系、正确开展对党的指导思想及其创始人的理论研究。总结经验 ,在指导思想的定义方面 ,要着眼于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属”性 ;着眼于指导思想的完整性 ,准确、全面地概括指导思想定义的种差的内容 ;要着眼于指导思想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正确界定指导思想间的关系 ,定义要留有指导思想的发展空间 ;要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阶段性 ,以开放性的思维定义党的指导思想 ,创立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一脉相承的思想体系,是我们事业的指导思想。科学地理解这一思想体系一脉相承的关系,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这一理论体系,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一、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和发展看它各个阶段一脉相承的关系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他们的实践和思想对世界近现代历史和俄国、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极其巨大和  相似文献   

13.
要提高全党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水平,首先要提高对这一理论的认识水平、从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搞清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对于提高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错误观点必须纠正。有人因为邓小平是在纠正了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就认为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是对立的。这种观点的错误,是没有能够正确地区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这两个概念,把毛泽东同志晚年所犯错误看作是“毛泽东思想”或“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因而把邓小平对毛泽…  相似文献   

14.
在毛泽东逝世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继续探索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探索中,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确立了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这标志着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结合起来,在成功地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国发展的历史性飞跃之后,又一次实现了新的历史性飞跃。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列亍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那么,究竟怎样理解这种一脉相承的关系呢?十五大报告对这个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我认为,这是对一脉相承的高度概括。如果展开一点讲的话.一脉相承可以从下面四点来理解。  相似文献   

16.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全党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并提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树立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研究党的历史文献,从对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表述可以看出,一方面,它们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它们各自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条件,有着不同特点和具体内容,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不能彼此割裂,又不能相互代替。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理:解邓小平理论,我们专访了赵守运等专家。下面刊发的是根据专访整理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产物。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继承中有发展,在发展中有继承。要继承毛泽东思想,首先就必须科学地总结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对如何评价毛泽东,如何总结毛泽东思想,多次发表讲话,为决议的起草和顺利通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决议》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和他晚年的错误作出了客观的分析与评价,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把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归纳…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