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讲:“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日明”。这两句话深刻阐释了文化、生态和文明的极端重要性。围绕文化、生态、文明这个主题,我们可以提出生态文化这样一个概念。生态文化就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协调文明、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特征的文化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2.
《易传》、《中庸》中蕴含的朴素生态思想对当前构建新的生态哲学在本体论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易传》提出“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的物之所生之模式。《中庸》亦提出万物由“博、厚、高、明、悠、久”的“天地”所生出。既然万物均由天地化育,那么作为万物中的一分子的人与万物其它成员乃“民胞物与”,应该“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易传》中的“裁成辅相”和《中庸》里的“参赞化育”思想,既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求这一能动性在“尽物之性”的基础上发挥。  相似文献   

3.
《当代贵州》2013,(6):12-12
《人民日报》:贵阳拿出“宝地”建湿地 不能把城市变成水泥森林、玻璃森林。正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贵阳,铁了心在中心城区拿出16平方公里“黄金宝地”,建成观山湖、花溪十里河滩、小车河3个城市湿地公园。鉴于湿地公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目前,贵阳市正在积极起草《贵阳市湿地公园保护管理规定》,把湿地公园的建设、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山水相依、群鸟欢鸣、林木葱葱,如今,贵阳市三个原生态的湿地公园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生态之美”。  相似文献   

4.
以76亿元巨资作投入,已经开始实施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无疑给“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注入了巨大的能量,添加了令人振奋的活力。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该法不仅翔实地规定了土地、住房、车位等物的权属,而且进一步明确了国家、集体、个人财产权平等保护,加大了保护公、私财产所有权的力度。可以说《物权法》是一部距离百姓最近的“财产法”,它作出了许多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要点关注     
《党的建设》2021,(3):57-57
日前,省委、省政府印发了《甘肃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规划》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7.
重庆大重组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10,(12):34-36
过去三年,这座城市经历了一场让世界惊讶的奇妙旅程。美国《外交政策》说:“重庆的发展将是世界的标杆。”英国《金融时报》说:“重庆将成中国未来都市范本。”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求用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天津支部生活》2014,(2):47-47
“与时俱进”一词并非中国现成用语,而是由中国古语“与时偕行”“与时并进”等词语演变而来《周易大传》“文言篇”在解释《周易·乾卦》中的“君子终日乾乾”时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说文》注曰:“偕,俱也。”意思是说,君子终日勤勉努力,与时并进而不息。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09,(1):38-38
2006年,北京市政府转发了《关于推进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关停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两年来,北京市水务局认真贯彻落实《意见》要求,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发展流域绿色经济,推动山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最近,《中国青年报》曾连续栽文,一说花钱发表论文是大学“公开的秘密”;又说在河南许昌.花钱买驾照成了“公开的秘密”此后,又看到《新快报》说:“新瓶装旧酒”使药品降价成为“空降”,  相似文献   

12.
“先生”这个称呼由来已久。不过.历史上各个时期,“先生”这个称呼的对象有所不同。 《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13.
《支部生活》2010,(4):40-40
春秋时期的《国语·晋语四》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礼记》云:“同窗为朋,同志为友。”孙中山也在其著名的《总理遗嘱》中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相似文献   

14.
秦湘豫 《党课》2013,(4):105-108
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邓云特(注:另有一说为邓殷洲),笔名马南邮、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竹屿人。邓拓是中国著名的新闻家、政论家,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新华通讯社晋察冀总分社社长、《人民日报》社长、北京市委文教书记兼《前线》杂志主编、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其为《北京晚报》的“燕山夜话”、《前线》杂志的“三家村札记”等专栏撰写的杂文,由于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深受读者欢迎,已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  相似文献   

15.
逯义峰 《党建》2012,(10):3-M0002
我注意到《党建》前两期刊登了“我愿做永暑礁上的太阳花”“守护祖国海疆的坚强堡垒”等有关海岛和海洋权益保护的报道,作者行文间充满了激情,也充满了理性。  相似文献   

16.
最近.从《工人日报》上看到一条信息,《安徽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不久前刚颁布,却迅速在砀山县李庄工商分局遭到了“修改”、“截留”。如《条例》中第24条明文规定:“不得强制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参加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被改成了“凡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发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均为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会员”,应“按时缴纳个体私营劳动者协会会费”等。  相似文献   

17.
谁的声音     
《天津支部生活》2006,(8):54-54
刘向是西汉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目录学家和文学家,官至散骑谏大夫、光禄大夫,终至中垒校尉,著有《说苑》、《列女传》、《洪范》等著作。刘向为官之时,正值外戚专权、朝政腐败,因此他在奏疏和著作中一再强调从政应分清公私。他在《说苑·至公篇》中说:“不偏不党,王道荡荡。”意谓做人能够不偏私情,不结朋党,正道就又广又远。同篇中又说:“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意思是官吏为国家办理政务时,不应该借此去谋私利,应做到公私有别。在同书《君道篇》中,刘向又强调:为人立身行事要正直无私。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1,(12):47-47
斯大林说:“真理在‘左’和右中间。”此话正确,也很精辟。斯大林自己把握得怎样,姑且不论,但这句话说得确实好。中国的儒家实早有此意。《中庸》谓,执其两端用其中;《论语》谓,过犹不及。“过”与“不及”亦即“两端”。“过”与“不及”都不对,“用其中”才对。  相似文献   

19.
一、“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和传统“生产力”定义 1.“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霞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0.
管淑珍 《党课》2013,(10):110-111
《说文解字》上讲,“达”的意思是“行不相遇也”。行,《尔雅》上讲:“行,道也。”在甲骨文中,行字写作十字路口的样子,而“行不相遇”是畅通无阻之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