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宏斌 《今日浙江》2007,(23):40-41
上海2010年世博会是21世纪初在我国举办的两大盛会之一,也是展示我国综合国力的全球性盛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将是上海加快建成世界级大都市的历史机遇,也为浙江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2.
世博在上海,旅游到苏州。3月31日,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就苏州旅游业发展及对接世博情况开展视察。图为代表们在吴中木渎白象湾了解景区对接世博会的准备情况。  相似文献   

3.
期刊选粹     
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第12期世博会重新定义城市20年前,上海和“世博会”第一次相遇,当时将这座城市中的江滩和农田开发成金融区的冲动是上海积极筹办世博会的真正原因。20年后的世博会,正处于这一轮上海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的尾声,上海世博会总策划师吴志强称之为“回归”——既是对城市化进程的反思,也是对城市的新一轮更新。世博会让人们重新思考城市,梳理城市中现有的遗产,修补并衔接城市历史和现实之间的断裂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上海世博会非重点入境旅游市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博会非重点入境市场的特点 毋庸置疑,2010年世博会将会有力地刺激上海入境旅游市场的发育,推动上海国际旅游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应把握世博会的市场机遇,积极开拓世博会的国际旅游市场。一方面需要围绕世博会对重点入境市场如日、美、韩等国进行深度开发;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上海非重点入境旅游市场的分析,积极拓展非重点入境旅游市场。 上海入境旅游人次由1997年的165.35万上升到2002年的272.53万,港澳台同胞以年平均32.88%的比例增长;  相似文献   

5.
陈惟 《今日上海》2008,(7):30-31
到淮海中路300号香港新世界大厦三楼去看“世博会”成了上海市民的一大新乐趣。随着小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脚步”的临近,人们对世博会的兴趣也愈来愈浓厚。从今年“五一”开始,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展示中心正式开馆,消息一经传出,许多市民立刻兴致勃勃地前往观赏,  相似文献   

6.
世博会具有多元价值,它对主办城市和主办国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据调研结果表明,未来6年世博会将拉动上海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约2个百分点。预计2010年上海GDP将达1.4万亿,2010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为16.5%,其中世博会对经济增长拉动将达到6.5个百分点。如果不举办世博会,2003年至2010年上海GDP的年均增长率将为10%。  相似文献   

7.
于大卫 《今日上海》2009,(10):57-57
上海明年即将举办万众瞩目的世博会,近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评估报告》,积极肯定了上海为世博会环保领域所做的努力。而近期由上海《新闻晨报》、《汽车007周报》、新浪网上海站、人民网上海频道等多家上海区域强势媒体联合主办,针对上海年轻消费者用车习惯所做的“青春汽车”大型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年轻消费者在选购高端小型车时也特别关注汽车的加油环保性能。  相似文献   

8.
承办世博会会给上海百姓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世博会在上海普通市民眼中是怎样的?日前,笔者走访了上海市,采访了几位上海市民,与他们聊起一年之后将在他们家门口举办的这次国际盛会。  相似文献   

9.
人们不曾忘记: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活跃在场馆内外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小白菜”们曾经为世博会成功举办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成为一张亮丽的上海名片。  相似文献   

10.
上海城市精神探讨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博成功,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这是上海乃至全国大发展的良好契机。为此,上海正在开展“世博会与上海新一轮改革”的大讨论。我刊从本期起推出这一大讨论的专栏,欢迎广大作者赐稿,让世博会成为全国的世博会,为上海和全国的发展开拓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今日上海》2010,(7):10-10
世博会规模空前,自然也会给环境增加压力,因此,上海正尽可能避免和减少由举办世博会带来的额外碳排放。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上海世博会向全世界发布了“低碳世博”总方案:力争在世博会结束前抵消60%~70%的额外碳排放;世博结束后4年~5年基本实现碳平衡。  相似文献   

12.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中一幅名画“清明上河图”,活灵活现地演绎了中国古代“以水兴路、以桥兴市”的“桥经济”场景。让“桥经济”走进新时代,卢湾区对接世博效应打“桥”牌,转方式、调结构连动城区发展,拓展“以桥对接、以桥连动”的“桥经济”,正凸现精品卢湾新景观。  相似文献   

13.
圆梦上海     
百年世博梦,一朝上海圆。 1851年,首届世博会——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世博会由此诞生。2010年,世界博览会这一人类文明的盛会,终于跨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来到上海。  相似文献   

14.
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上海人高兴,中国人高兴,全世界也都高兴。 世博会已经办了一个半世纪了,功不可没。许多新技术的萌芽第一次在世博会展示,以后发展成参天大树;许多新产品第一次在世博会出现,世人惊艳,并且从此走向世界。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在这里互相交流,增进了相互的了解和友谊,这是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大事。  相似文献   

15.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第一次承办世博会,也是国人的百年期盼。奥运会结束后,世人又把目光聚焦到上海世博会。在上海世博会迎来倒计时600天“冲刺”之际,上海全面启动“迎世博600天行动计划”。市容环境建设和管理作为上海城市的“第一印象”成为其中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6.
举世瞩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已经结束。世博会向世界展示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和城市文明的崭新风貌,表达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望和诉求,在成功、精彩、难忘的同时,也给上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如何继承和发扬世博会留下的精神财富,建设开放和谐的城市社会生态环境,培育文明自主的现代公民社会,建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机制,并使之成为上海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持久动力,是需要我们思考,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王俐敏 《今日上海》2009,(10):12-15
上海全面启动招募世博会志愿者的时间是今年5月1日,即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倒计时周年之际。招募对象按规划分两类,一类是“世博会园区志愿者”,计划在全球范围招募7万人,条件是1992年4月30日之前出生,能在世博园区内为参观者和世博会组织方无偿提供服务的志愿者,服务内容是协助维持秩序、协助接待、协助活动及组织论坛、协助管理志愿者、援助残障人士、信息咨询、语言翻译、为媒体服务等等;  相似文献   

18.
黄媛 《今日上海》2010,(11):23-25
1933年,美国芝加哥世博会的“上海街”上,一根火柴摇曳生姿,它来自中国上海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名字叫“中华牌”火柴。比它更早,在1926年美国费城世博会上,同样来自上海的“凤凰牌”洋烛风头更劲,摘得了大奖。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09,(21)
2010年5月1日,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举办,这将是中国发展的机遇,全球人民的盛会。自1851年伦敦第一届世博会举办至今,经历了150多年。一切始于世博会:世博  相似文献   

20.
万众瞩目的世博会将于2010年5月1日在上海举行。7月5日,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倒计时300天之际,“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览”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