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山地旅游的发展尚不成熟,未能发挥应有的产业带动效应,如何解决贵州山地旅游所遇瓶颈和问题,推动山地旅游创新发展,已成为当前贵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19年我国印发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为加快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提供高质量生态产品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2.
创意旅游是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高级旅游形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面对创意时代的到来,站在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升级的视角,桂林龙胜应借助区域经济发展契机,以创意思维,研究开发农业创意旅游发展模式、民族民俗文化创意旅游发展模式、生态创意旅游发展模式、养生养老创意旅游发展模式,红色创意旅游模式,借此发展提升乡村旅游和区域整体价值。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党生态执政理念开始逐渐形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应深刻认识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积极探讨可持续发展方式,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经济发展模式初探——以成都农家乐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江林茜  张霞 《求实》2006,(Z1):244-245
自1998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活动的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以来,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热,这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是指以远离都市乡野地区为目的,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功的地方多在大城市周边。成都农家乐是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代表之一,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笔者将以成都农家乐为剖析对象,旨在总结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共同建立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发展在解决农民增收、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推进多功能农业及非农产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以及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将发挥极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解决发展用地瓶颈制约问题,是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突破口,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产业。 贵州省的农村地区保留着丰厚的传统。 国内的游客不仅想体验一下历史过去的 一页,而且在旅游的同时,还希望得到 一些惊险的尝试。因为如果他们仅仅想 体味一下历史,他们去博物馆就够了。 然而贵州带给旅游者的却不止这 些。作为一名外国游客,我在这里的乡 村和文化之旅中可以看到中国的前50 年,前100年,甚至是前500年的景象。 在我计划行程时,我可以选择漂流、山 洞探险或是其他同样惊险的项目,这 样我就可以在这里呆更长的时间。 那么,我们该怎么样行之有效地 来开发这些资源才能达到一个让当地 百姓、政府、旅游者以及这些丰富的环 境资源均受益的多赢局面呢?  相似文献   

7.
坚定走生态发展的道路,发展乡村旅游,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实际步骤。贵州紊有公园省之美誉,风景名胜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与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交相辉映,这是贵州的资源优势。因此,贵州要充分发挥这一势,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尤其是要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周边市场游客,通过给游客提供服务,并逐步通过种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商业等的发展,实现农业人口的就地城镇化,特别是随着贵州高速交通条件的改善,乡村旅游将进一步助推贵州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从2014年5月至10月,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驻岑巩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对贵州基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以岑巩县天星乡美丽乡村建设为基层典型,通过走访有关职能部门、部分镇、村,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对贵州省基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做法经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一、基本情况天星乡地处岑巩县东北部,辖  相似文献   

9.
随着收入增加和社会发展,久居城市的人们越来越向往亲近大自然,去乡村感悟、体验农村生活乐趣,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现实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生动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与现代对接,从现代文化的养分中不断汲取养料、进行创造性转化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机遇期,作为龙泉驿区乡村旅游名片的山泉镇更应抓住机遇,找准定位,提质增效。本文从乡村旅游产品供给、经营管理、软硬件支撑、政策保障等四个方面入手,分析认为山泉镇乡村旅游存在产品供给不佳、营销管理滞后、软硬支撑脆弱、政策保障薄弱等方面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12项具体措施,希冀为推进山泉镇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提供可行的路径参考,同时为龙泉驿区其他地方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向永东  张齐 《当代贵州》2005,(15):34-35
贵州旅游发展要有贵州特色 肖潜辉(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资深旅游专家) 贵州旅游业的发展要走贵州特色的发展道路,要学习云南、新疆的经验,但不能重复.  相似文献   

12.
从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异化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近年来,"双十一"等网络购物节达成的巨大交易额反映了社会中的消费异化现象。它表现为人们非理性的购物狂欢,"虚假需要"的出现及符号消费的盛行。消费异化出现的主要根源在于资本逻辑的驱使,科学技术的推动以及当今社会人的"主体性"的丧失。本文认为,应该从提倡理性消费、立足精神需要以及净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应对消费异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今后一段时期贵州旅游发展的主旋律。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入手,就贵州乡村旅游的市场特点和消费需求进行了分析,将贵州乡村旅游产品分为三大类型,即体现田园风光的旅游产品、参与型的农家乐旅游产品、体验乡风民俗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4.
衣着是社会变迁的特殊载体。1949年至1999年,北京城市居民衣着消费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正是20世纪后半叶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时期。以加工布料为主的单调时期,反映了政治伦理对社会生活的干预;从“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的变革时期,反映了中国经济内部结构的调整;个性化、成衣化和高档化的成熟时期,折射出市场经济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审美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正>贞丰县纳孔布依村,南面有旖旎的三岔河自然风光静候,东面和北面有溪水桑田环抱,再加上纳孔村自身的布依民族文化传承,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就可以充分结合周边的自然环境、自身民族文化、土地资源,把保护生态环境和乡村旅游开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转化为村民们的财富,实现习近平同志在贵州提出的"百姓富"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要求。一、乡村旅游开发概况在国外,现代意义的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19世纪的  相似文献   

16.
在服务“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大有作为。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是“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乡村旅游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拓展了旅游资源领域,丰富了四川旅游产品,满足了城乡居民旅游需求,已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及贫困地区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重要经济来源。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朝阳产业,是新常态下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新旧动能转换,新旧动能转换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模式。嘉祥县委、政府基于全域旅游的发展愿景,持续新旧动能转换,激发了新动能,创立了新业态,培育了新主体,进一步加快了乡村旅游业向全域的转型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乡村旅游在国内各地兴起.乡村旅游传播对促进乡村经济结构转型、传承乡村民俗文化、增强民众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考察分析国内外的乡村旅游信息传播理论及国内的乡村旅游现状,运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根据信息传播的媒介分类及传播效果的评价为基本方向,针对南安市福铁村美丽乡村形象传...  相似文献   

19.
边疆地区的发展问题被逐渐纳入国家的话语系统中,因此,探讨边疆地区新的发展路径就成为一种迫切的实践诉求。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打破"中心—边缘"二元结构,还能促进边疆地区综合发展。因此,作为一种21世纪新型产业的乡村旅游就成为对这种实践诉求的有力回应。本文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屯堡文化这一特殊的文化事项进行深入的解读,力图从旅游的去边缘化理论视野出发勾画出屯堡社区在旅游这一平台上,对促进经济发展、文化自觉和保护及社区亚稳态等方面的"去边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互助性经济组织,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本文通过对贵州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在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为以后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