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康有为对社会结构正义作了深刻而丰富的阐述.他对社会结构正义的追求,使得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封建正统思想的范围,表现出一种鲜明的现代色彩.探讨康有为社会结构正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中国也不无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立平 《传承》2009,(22):68-69
康有为对社会结构正义作了深刻而丰富的阐述。他对社会结构正义的追求,使得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封建正统思想的范围,表现出一种鲜明的现代色彩。探讨康有为社会结构正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中国也不无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义意味着公平、平等,属于支配我们思想和行为的道德理性范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义有四项基本内容:政治地位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非基本权利与贡献完全平等原则,集体与个人关系辩证统一原则。正义是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正义规范着社会道德秩序,规范着个人行为,规范着社会分配,也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起舆论监督作用。正义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和重要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4.
周健 《理论月刊》2013,(3):60-63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对正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在书中,他明确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的概念,并对功利主义正义观进行了批判。他通过预设一种"无知之幕"的状态,提出了关于正义的两条原则。在此基础上,他阐明了自己对不平等问题的主张以及补救原则。罗尔斯对正义理论的阐释和演绎成为政治哲学史中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王卫明 《传承》2010,(27):90-91
康有为在寻求救国的真理过程中,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政思想,其思想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他开启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一个转型时代,并在中国近代史上进行了资产阶级政体第一次尝试。变法虽被扼杀,但其先进的政治思想、政治实践,对于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经济正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正义是经济生活领域中的正义问题。马克思在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经济正义思想过程中 ,无疑受到他所处时代的经济现实的影响。对国民经济学家的抽象经济正义观和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关系的双重批判是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形成的重要环节。诉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根本目标。扬弃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方式是马克思经济正义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张雷 《理论月刊》2010,(1):16-18
《资本论》包含着大量的经济伦理方面的思想,尤其是关于经济正义问题的思考。从“物的人格化”到“人的人格化”体现着马克思经济正义观的人文关怀。“重建个人所有制”的重要命题为马克思经济正义观提供了现实路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资本论》所体现的经济正义观是现实的、革命的,有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8.
王建明 《思想战线》2008,34(3):47-52
西方生态政治哲学的两大主流派别"红色绿党"与"绿色绿党"具有各具特色的正义新思维."绿色绿党"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社会正义现,主张后现代视阈的"生态正义"至上论."红色绿党"坚持现代主义的"社会正义"至上观,强调人类生态行为的评判须以"社会正义"原则为标准.在交往实践观的视野中,生态正义与社会正义本质是舍一的,红绿双方的正义观须在"主体-客体-主体"的理论框架中予以整合与超越.  相似文献   

9.
马坤 《长白学刊》2005,(3):33-36
关于道义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通常是在当今国际结构的框架内进行审视,而这一国际结构又内在地包含了一种冲突的逻辑、一个与国家间政治生活相随相伴的安全困境,使得传统的国际道义观在新的现实环境面前显得解释力不足.笔者认为,应当从必要性、可能性、规范性三个层面入手,以国际正义和国际民主的政治背景为依托,从一种大社会的正义架构、发展趋势和价值创造中去理解和评判战争,探讨战争正义的思想主旨和演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政治哲学和政治伦理的视域中,女性主义以其独特的视角介入了当代正义论辩.透过对西方正义论辩的考察,揭示其对当代中国社会正义研究以及和谐社会的发展所可能具有的借鉴意义,以阐明符合转型期当代中国现实需要的社会正义诉求,应是在确保性别平等公正、差异和谐的前提下.追求正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诸领域的协调发展以及多重正义伦理内涵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1.
在政治哲学史上,对正义本质的探讨,主要集中在自由、平等、公平、安全、效率、美德、交往权利、与生产方式的适应等方面,但鲜有专门从秩序的角度梳理和规范正义的实质。本文从神话朴素秩序正义观、宇宙论秩序正义观、理性秩序正义观、法定秩序正义观、神义秩序正义观等角度对秩序正义做了梳理,并认为秩序是自正义产生以来就具有的基本价值,或者说,保证社会的秩序是正义的底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光斌  周艳 《桂海论丛》2003,19(6):69-71
正义理论在当代社会一直争论不休.罗尔斯以维护现代西方社会为出发点,阐述了他的作为公平的正义观;麦金太尔通过对正义传统的叙述,批评了当代以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正义观,认为现代社会正义的选择是他的所谓的德性正义.  相似文献   

13.
劳伦茨·冯·斯泰因是19世纪下半叶德国"整体国家"学说的最后一位杰出代表.他的社会-国家思想在德国的思想语境中,吸收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有机国家"学说和黑格尔的现代国家观,并通过对工业化时代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以及德国政治现状的考察,形成一种学理综合.斯泰因的社会-国家思想,尤其是他对政府行政提出的见解,具有鲜明的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义是法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正义观是对西方法哲学正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内容包括价值正义和制度正义两部分,富有革命精神,具有穿越时空的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促进法治国家建设有着现实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吴爱萍 《长白学刊》2011,(3):126-129
康有为与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住重要政治人物,面对当时中国的现状,他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民权主张,力图通过民权的概念激活民众.但是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康有为民权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从而使他"以民权变法"走向了"依靠君权"变法:梁启超则从"开民智,兴民权"着手解决康有为民权学说遭遇的难题,注重思想启蒙,提出了新民的思想,从而推...  相似文献   

16.
陈红英 《思想战线》2006,32(4):38-42
罗尔斯在万民法中提出了作为"人民社会的公平正义",由于他是站在以西方价值为标准的政治自由主义立场上,所以,万民法不为国际社会所普遍接受,是一种"现实乌托邦".而他的学生托马斯·博格等人试图突破罗尔斯万民法的局限性,提出并构建全球正义的设想,但基于政治的多元性、文化的差异性和价值的多样性的事实,全球正义缺乏其实现的现实基础,因而只是一种虚幻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17.
王源林 《求索》2015,(3):63-67
世界主义是一种"乌托邦"色彩比较浓郁的社会思潮,罗尔斯世界主义思想也不例外。罗尔斯将其精心描绘的"万民社会"明智地称作"现实乌托邦"。作为一种走向全球正义的政治总念,罗尔斯世界主义思想主张建立一种关于权利和正义的原则和准则,一种用于国际法和国际实践中的全球正义。但是,因其主要关注"人民社会"之间的正义原则问题,而不似其国内正义原则关注所有个人的利益,故而只是一种"弱式世界主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正义思想是《资本论》所阐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构成要素。马克思对资本逻辑的批判、贫富两极分化的批判、恶劣居住环境的批判、技术毒副作用的批判构成了《资本论》中社会正义思想的基本内涵;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解构性与建构性相统一构成了《资本论》中社会正义思想的内在特质。《资本论》中社会正义思想内蕴着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正义愿景,其为我国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明确了高阶目标、直接抓手和战略支撑,对推进我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其思想成熟期曾经拒斥、批判正义思辨,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未曾思索过正义;相反,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及其在莱茵报时期的文章富含着他对正义的思考。其正义理念统摄了伊壁鸠鲁哲学对人的自我意识的高扬和近代政治哲学对人的普遍自由和平等精神的肯定,又突显着他的理论特质——实践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20.
康有为民权观包含以下部分,其确立基础是平等思想和立宪制度;其实现条件是中央设议院和地方行自治;其最终归宿是建立公民社会。康有为的民权观留给我们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