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三农”问题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笔者认为,破解“三农”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提高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加强对农业的投入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6,(2):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强“三农”工作,推动我区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全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民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建设新农村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统筹城乡发展,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农村、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乡关系等,这是破解“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具体化,是遏止城乡差距拉大趋势、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积极探索我市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2006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徐州市委党校第二期县处级干部培训第二组全体学员对我市部分县(市)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扎实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期对实际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将解决“三农”问题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一个根本转向,就是要把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通过一系列系统性、综合性政策的落实,破解“三农”难题。  相似文献   

7.
孙续功 《前进》2006,(3):23-2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把“三农”问题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综合研究,统筹解决,跳出农业促农业,超越农村抓农村,对全面建设  相似文献   

8.
杜萍 《台声》2006,(7):32-35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生了新变化,迎来了新机遇。本刊记者杜萍以新农村建设为题采访了部分地区省市主要领导,请他们谈了本地如何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构想,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峰松 《山西政报》2007,(14):35-35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相适应。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和以追求更高和谐状态为理想的、新型的和谐社会。“三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最为直接的重大影响。在我们这样一个农民占多数人口的国家里,如果广大农民不能实现小康.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要完成这一宏伟目标 ,关键在农村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发达的农业 ,没有繁荣的农村 ,没有殷实的农民 ,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建设农村小康的必由之路是 ,建设现代农业 ,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对整个“三农”问题的深化。我国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旗(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作为旗县工作的同志,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大意义,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领旗(县)域“…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在农业,在农民问题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这一基本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大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居住在农村。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最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最大障碍,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才会有一个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陈亮 《江西政报》2007,(16):39-4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而赣州市在全国率先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与全市的“十大体系”建设相互辉映、相辅相成,为构建和谐平安新赣州书写出了浓重一笔。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党中央根据我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正确处理好以下九个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在农业,在农民问题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这一基本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常 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宁 《今日海南》2006,(1):11-1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也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举措,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为此,省委书记汪啸风提出,2006年要把“三农”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和改革力度,扎实推进海南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显然,我们要把她当作“1号工程”。海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省首创的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第一大亮点。创建文明生态村,是海南近几年来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总结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自2000年以来,全省…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也是最关键的任务在农村,在农业,在农民问题上。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基于这一基本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泰安市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采取各种措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高度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抓好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全面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等几个重点方面的工作,内容十分丰富、涵义深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一贯指导思想。这既是对农业与农村发展过程中成功经验的总结,又是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是破解“三农”难题的现实选择,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平凉市崆峒区委、区政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按照“规划先行、适度集中、产业配套、经济适用、节约土地、体现特色”的原则,以泾河川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建设、312线小康示范带建设为带动,努力构建和谐崆峒、小康崆峒、活力崆峒和魅力崆峒,力争使崆峒区新农村建设率先在全市取得突破。规划先行。区委、区政府按照“规划先行,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建管并重”的思路,促进各类规划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