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廉琼 《就业与保障》2022,(10):184-186
随着“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不断发展,作为一体化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育人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高校就业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运用“三全育人”理念,以某高校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为例,探析如何在二级学院构建力量多元化、育人全程化、服务精准化的就业育人工作体系,畅通一体化育人体系“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2.
地方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合力育人是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重点。当前,在推进合力育人过程中依然存在教师协同、内容协同、方法协同、机制协同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这些困境,必须联合教师队伍、整合育人内容、创新育人方法、理顺育人机制,多方协同形成育人合力,提升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3.
我国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对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辅导员必须积极创新和探索就业指导方式,充分理解党和国家的就业指导思想,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方针,是高校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措施。文章对“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树立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度也不断加强,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务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学习全过程提供学业服务,并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当前“三全育人”的教学背景下,教务工作者需要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助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文章通过定位高校教务工作者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工作内容,分析教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探索“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教务工作者的服务育人机制,争取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6.
张明磊 《就业与保障》2022,(11):196-198
高校在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目标过程中,思政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的协同作用已成为当下强化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从本质上看,就是在资源共享、理念共识和队伍共建之下实现整体育人。对此,高校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转变育人观念与模式,从两者协同育人的重大意义着手,明确当下在顶层设计、育人平台和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应用具有针对性的融合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曦  何伟 《人民论坛》2022,(3):102-10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闽江学院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型高校,积极探索实践“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在“一二课堂”衔接与协同、产业发展与学生培养的联系加强、量化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有力推进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培养,力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稳步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已成为新时期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随着国家提出“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正在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中逐步凸显。文章以“三全育人”为视角,深度剖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提升路径,以期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刘瑞 《思想战线》2023,49(1):165-172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工具理性与“思政”价值理性的二元对立使“育才”与“育人”呈现脱节状态,影响着“课程思政”工作目标的实现。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旨在打破“育才”与“育人”的壁垒局面,汇聚成立德树人的整体合力。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以强化政治引领,增进价值认同为根本;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育人格局为抓手;以创新协作机制,促进协同发展为动力;以统筹各类资源,落实激励保障为依托,科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赋能、立德树人工程的圈层效应,全面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正用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思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有怎样的"化学反应"?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桂电)给出了答案。依托电子信息专业特色,桂电成立了思政教育专门工作机构,组建工作团队,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制作的方式,采取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制作思政教育内容,在学校和负责运营的平台推送。目前学校正在建设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示范高校。桂电丰富的思政教育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学生提供了"沃  相似文献   

11.
石晓帆 《人民论坛》2020,(4):112-113
“三全育人”紧扣高校学生成长规律与发展需求,让思政教育覆盖学生成长全过程、各方面。高校开展思政教育,要在扩大“显性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隐性引导”,提升思政教育张力,彻底告别以学校为主体的“单兵作战”模式,形成思政教育合力,努力开创“三全育人”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庄丽 《就业与保障》2023,(8):166-168
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和多种机制来做好学生资助对象的认定工作,摸清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精准资助,并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文章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开展资助工作的方式方法,并结合“互联网+”背景,形成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微资助”体系,为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水燕  孙娜 《就业与保障》2023,(2):157-159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做好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构建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的育人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针对“十大育人”体系中的“资助育人”体系,文章结合实际的学生资助工作经验,从精准化资助、全周期资助、个性化资助三个方面,阐述了资助育人的任务目标、组织架构、工作内容及成效。  相似文献   

14.
刘永 《就业与保障》2023,(8):169-171
“三全育人”与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内容与环节等方面都存在互融互通。以两者的互融互通为基础,以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不理智、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不完善、政府引导就业教育不充分、企业招聘观念不合理等情况为问题导向,以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为基本路径,可以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5.
谈心谈话作为高校辅导员能力考核的基本指标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必备技能,是辅导员在进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常态化”落实的一项重要事务。将谈心谈话的育人形式运用到学生工作中,对掌握学生基本情况、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工作重要性、工作中的问题、工作方法的探究三方面来进行思考与归纳,通过育人方式方法的探索与总结,达到更好地提升谈心谈话育人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何俊 《就业与保障》2022,(10):157-159
文章从高职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内涵切入,通过实践与研究来探索当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在“党史+”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实践路径上,高职院校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并通过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找到党史学习教育与“三全育人”两者之间的共性。具体可以通过“党史+课程”“党史+实践”“党史+文化”“党史+网络”的协同整合发展育人新模式,引导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更强烈地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相似文献   

17.
“慢就业”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其产生原因错综复杂,包括社会、家庭、高校、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原因,给学生就业选择、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文章通过调查分析大学生“慢就业”现象,站在高校角度从价值引领、家校合力、“三全育人”、深化改革等方面提出破解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应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建立联动融通的育人机制的基本要求,强化“三个认知”、树立“三个目标”、融入“三项教育”,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系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凝聚育人合力,建立专业职业生涯教育队伍、开辟育人空间,拓宽职业生涯教育场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施,促进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9.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教学运用网络技术成为时代发展之必然。在此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也要突破传统工作模式,积极探索网络信息时代的新方法、新途径。剖析高校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现实要求及其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创新路径进行探索,旨在借助网络技术,构建新的辅导员思政育人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20.
思政教师和辅导员是高校展开思政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其教师队伍的融合建设在思政教育改革、增强教育实效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影响因素为研究内容,深入分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协同育人、提高育人能力、完善育人保障、构建育人阵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