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吉峰 《求索》2014,(4):31-34
以湖北潜江为俐,研究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对照护者生计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绐照护者生计行为造成的影响中,照护者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老人失能等级、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力较大;而失能老人的其他子女资源与社区资源等保护照护者生计行为的作用力不大。  相似文献   

2.
受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失能率均高于城市。目前农村失能老人主要由配偶及子女提供照护服务,其照护能力和质量均有待提升。由于农村老年人及其家庭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老年人具有较强的照护依赖,失能照护工作难度大、任务重,消耗了照护者大量经济、时间、精力等角色资源,由此产生角色紧张,导致失能老人照护者在经济、健康、职业、社交方面承担了较重的照护负担。因此,建议建立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的经济补贴机制,尽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覆盖农村居民,统筹推进喘息服务与照护技能培训,完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发展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和志愿服务,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负担。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地区失能老人数量不断上升,照护需求不断扩大,但缺乏相应的照护体系为其服务。文章结合城镇护理制度的发展经验,提出农村地区可以从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老年友好社会、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拓宽居民收入渠道等方面着手推进,助力构建失能老人照护体系,以增强农村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促进发展成果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4.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的构建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大连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失能老人比重持续增加,亟待建立系统性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护体系。要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有益经验,建立分级照护体系,发展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多元资金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培育与培训机制,提升社区和养老机构的为老服务能力,完善监督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5.
解决好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问题,不仅牵涉到失能老人和他们的家庭,同时也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是一个亟待重视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杭州市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中,高度重视做好失能老人的照护.形成了许多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使得我国老年人口及失能老人大幅增加。失能老人由于自理能力差、健康水平低下及态度消极悲观等原因加剧了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而目前我国家庭结构小型化、养老机构发展不成熟、护理成本昂贵等使得护理服务供需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本文以吉林长春市老年群体为对象进行调研,发现:老年人参加护理保险的意愿会受到子女数量、身体状况、年龄阶段和代际关系的影响,因而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发挥社会多元主体作用,因人而异、因地而异,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快,老年人的养老问题特别是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不可避免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农村"空巢老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活来源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精神没有寄托,三是劳动责任没有减少,四是生病得不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农村家庭结构变化对家庭成员心理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震 《桂海论丛》2007,23(2):52-5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完整的家庭逐渐分化为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组成的农村留守家庭和由青壮年农民工组成的城镇流动家庭两部分。由于家庭成员在当前经济转型时期仍属弱势群体,因而较易出现心理问题。心理科学应研究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家庭理念,建立健康的心灵家园,使心理科学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0.
3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财富快速增长,各种社会组织活力激发,社会基本细胞——家庭也发生巨大变化,变化的成果体现为社会新生代的国民素质水平。家庭、儿童发展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国家的改革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和生命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家庭的支撑,而家庭质量的提升、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又离不开变革的社会背景。家庭在教育、健康、卫生、养老、助残和各类社会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分担国家、民族在改革进步中的代价和责任。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家庭教育和相关社会支持体系,制定以儿童为本,以家庭核心需求和功能为本的社会政策将有益于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许典利 《人民论坛》2014,(1):160-162
针对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困难,反思当前我国养老模式的实际和不足,文章提出了建立社会支持网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路,对已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可为有关组织和个人研究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家庭长期照护是我国老年残疾人通常采用的主要照护方式,随着我国老年残疾人群体规模的扩大,家庭长期照护体系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开始逐渐显现。本文以北京市老年残疾人入户调查访谈资料为基础,结合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北京市调查数据,从对北京市老年残疾人家庭长期照护现状的剖析入手,对我国老年残疾人的家庭长期照护体系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3.
解读农村家庭变迁及其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我国农村家庭养老运行的基础———家庭为切入点,主要分析了受工业化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实施诸因素的作用,农村家庭结构、功能和伦理观发生了一系列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对农村家庭养老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4,(9):84-84
王丹在《科技创业月刊》2014年第4期撰文认为,随着我国失独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失独老人面临的养老、医疗等相关问题正逐渐成为大家讨论和关注的热点话题。应分析我国失独家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中,家人是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的主要来源;朋友更多的足老年人交往活动的主要陪伴者;同时也提供一些情感支持;本村末外出子女对老年人平时的物质帮助最大,外出子女提供更多的是医疗费用;政府、集体、国家对农村老人的社会保障的作用很微弱.以亲属特别是老伴为主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模式是十分脆弱的,应亟待建立健全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陆毅青 《传承》2014,(5):120-12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留守老人总人数的不断增加,农村民营留守老人养老院逐步受到大众的关注。当前,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和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提高入住率。这对于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发展是一个互相依赖的过程,发展权利的满足反过来能够保障生存权。实地调查发现农村留守老人面临着生活水平低、生活无人照料、内心孤独和发展没有保障等四大困境,而货币伦理下的家户经济、国民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乡村自治、伦理冲击波下孝道的衰落是制约留守老人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合作社经济中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国家治理体系下的公共利益取向和提高村委会的服务意识、倡导新孝文化,是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的困境之道。  相似文献   

18.
《公安研究》2013,(5):93-94
王萍、李树茁在《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2期撰文认为,利用相关跟踪调查数据,采用个体增长模型,结合农村实际状况,考察代际支持对农村老人生理健康的纵向影响。获得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对老人生理健康的发展有显著影响,提供经济支持和日常照料对老人生理健康的发展也有一定的显著影响,体现了代际支持对健康的选择效应和用进废退理论。在经济和健康的允许下,利他行为有利于老人生理健康的发展。“享清福”的观念有待思考。生活满意度和抑郁能够直接或通过代际支持间接地影响老人生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陈诚惠 《广东民政》2010,(5):27-27,3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进一步实施,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子女对老年人的照料功能日趋弱化;老年人与子女分居的现象日见增多,高龄老人独居的现象愈来愈突出,如何使高龄老人安度晚年,值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量农村年轻人进城打工以及女性老年人进城照顾孙子女现象的不断加剧,传统的农村家庭结构遭到了改变,单身"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据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农村老年人性犯罪的比例要高于城市老年人,"空巢老人"性犯罪的比例也有上升的趋势。单身"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老而无性"的陈旧观念、社会生活的变化、心理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农村老年人性犯罪数量的增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