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古是高洁古朴的诗境风格。这一品以高古之人与高古之景比拟高古之诗境。创造这种诗境,主体须有超世脱俗的精神境界;这种主体境界,是通过对道家思想的领悟与修炼而达到的。高古诗风以李白为代表。典雅是典正、文雅的一种诗境风格。它以道家的摆脱世俗礼义、回归自然为典雅,并提出了创造"典雅"诗境风格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超然脱俗、淡泊宁静的道家胸襟与处世态度,二是置身山林草木的自然景色描写,二者相融,方为典雅。典雅诗风以王维的山水诗为代表。  相似文献   

2.
雄浑是雄壮浑厚的诗境风格,这一品论述了雄浑诗风形成的主体根源和形象特征,并以相应的自然图景状貌雄浑的诗境。雄浑不同于雄壮和雄健。要完全读懂《二十四诗品》,必要时须运用跨越式接读法。冲淡是平和恬淡的诗境风格。这种诗境风格与诗人的老、庄式的道家处世态度和精神修养密切相关,诗境的构成有其独特的要求。标举冲淡,始自《二十四诗品》,陶渊明与王维是冲淡诗风的代表,但二者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洗炼是洁净、精炼的诗境风格。创造这种诗境,要求诗人具有道家的胸襟修养,并运用炼字、炼句、炼意的提炼方法,而最高的洗炼是创造传神的艺术形象。劲健是强劲有力的诗境风格。诗人的心胸要具有道家的养气功夫,并把充沛的神气贯穿在整个诗篇之中,方能创造出此等诗境。  相似文献   

4.
纤秾是秀丽芬芳的境界风格.这一品用美景与美人来比拟纤秾之美,这种美来自对生活的发现与开掘,并有含蓄不尽之意.它属于阴柔之美,又与媚艳有所区别.沉著是沉静执著的境界风格.这种诗境都要求感情真挚深厚,语言自然本色.杜甫是这种诗风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含蓄是情意深藏、含而不露的一种诗境风格,要求意在言外,关键是创造出含意深厚,具有普遍性与独特性的艺术现象。豪放是豪迈奔放的诗境风格,它来自豪放的胸襟,而豪放的胸襟则有待于道家的精神修养,真气充沛,狂放自得。  相似文献   

6.
精神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诗境风格。要创造这种诗歌境界,诗人的主体精神必须灵动活泼,具备内在的勃勃生机,从而创造出具有生气的艺术形象。缜密是细致严密的诗境风格,它以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为依据,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境界,细密、灵动而洁净。  相似文献   

7.
朱自清的散文《春》与《荷塘月色》可谓绝代佳作 ,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不同之点 ,融情于景、即景抒情是共同点 ;两篇文章还体现了作者不同的语言特色 :《春》的语言特征是逼真活脱 ,《荷塘月色》的语言特征是自然新颖。朱自清在其中实践了严肃缜密的创作精神和素朴自然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8.
吕红雁 《前沿》2007,(10):14-16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仅全面阐述了唯物史观,而且还实现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的自然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他从实践角度提出了"人化自然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儒典与《易》典的比较探索 ,并在此过程中 ,着重阐述孔子的智慧、儒家思想的渊源与本质 ,且特别指出儒说“尧舜”、“天下至圣”所修学之儒道与《易》言“大人”所修学之《易》道 ,其实是相互贯通、互为观照的。  相似文献   

10.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昌府木版年画名列其中。风格独特的东昌府木版年画,几百年来,在民间广泛流行,深受喜爱,是我国传统艺术宝库中一支绮丽的花朵。她丰富的内涵、蓬勃的生命力,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象征,她所表达的善美的理想,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构造,是中国民俗之树的躯干。  相似文献   

11.
张敏 《理论月刊》2015,(2):32-35,71
老子的自然观念并非是一个意涵单一的范畴,而是具有多层性的,包含三重相互关联的层面:第一,自己如此之性质;第二,自然无为之原则;第三,自然而然之状态。自己如此之性质,强调的是万物依靠其自身力量存在、发展的自发性、潜在性,为老子的宇宙论。自然无为之原则,是将天地万物自生自成之性质抽象为社会(小国寡民)的组织原则,可视为老子的政治论;自然而然之状态,强调的则是万物依凭其自身力量所达到的一种圆满的状态,为老子的人生论。从自然观念的这三重意蕴可以见出老子思想的整个脉络。  相似文献   

12.
《老子》哲学以“自然”为最高价值理念,而“自然”乃自本自根、自主、自成、自由之义,深蕴主体性思想的义理,故《老子》哲学实为一主体论思想体系本体之“道”下贯于个体生命而为人之德性,道之“自然”遂成为德性的本质内涵,修道成德实即道德主体性的实现与挺立。“道”落实于社会政治领域而为政治之最高原则,而“自然”亦最终指向被统治者民,民“自然”的观点意味着人民乃是政治的主体;作为民“自然”的逻辑归结,“无为”则指向统治者君,为其执政准则。“无为”之治本质上系民意政治,透显着消解统治者政治主体性以凸现民众政治主体性的诉求。  相似文献   

13.
关于题为王昌龄所撰的《诗格》一书,主要论及了作诗之法与病犯避忌,它以探讨篇章方法为主,也涉及字句方法等,并对多位诗人的作品进行了批评,其中,它对曹植诗的评价颇高。《诗格》从用字、声律、势对与比兴,以及诗之总体风格、诗之常用体与诗有六贵例等诸方面折射出王昌龄的一些诗学思想,诸如其重自然而反对藻饰、重用字的轻重清浊与诗律以及重势对、比兴与诗格等的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14.
吴仕钊 《理论月刊》2001,1(1):26-26
十七世纪中国杰出的文学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之艺术语言,凸现出文言小说“文约而事丰”①的风格。作者既创造性地运用古代文学语言,又适当吸取和提炼那个时代民间的口语方言,塑造出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品用典贴切、自然,叙事、抒情简洁、畅达,行文中巧嵌诗词曲文、典故,妙笔生花,具有工丽典雅而又能恰当表现对象的情状之特点,其人物语言鲜活如画,声口毕肖,而尤以对话最见功力。“异史氏曰”更是上承史传,下启后世,别具一格,堪为文言小说之翘首。  相似文献   

15.
万园之园     
北京西北郊有一处自然景色绮丽、阡陌纵横交错、丘壑蜿蜒起伏的地区名叫“海淀”。“水所聚日淀”,在古代,这里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湖泊区。  相似文献   

16.
梁鼎芬是清末民初著名的词人,《款红楼词》是其词集,目前学人对梁鼎芬及其《款红楼词》的了解相对较少。就内容而言,《款红楼词》分为欢愉之词与愁苦之调,记录了梁鼎芬前半生的喜乐哀愁。就风格而言,《款红楼词》呈现出多样化的风格特点,既有吐语幽窈之作,亦有感慨深沉,吐语直切之作。梁鼎芬的词在清末词坛是较为有名的,在《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中被钱仲联先生置于天满星美髯公朱仝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张海明  顾漩 《湖湘论坛》2014,(3):48-50,71
《二十四诗品》的《流动》一品,隐含着这样的前提:天地万物由"气"化生,流动不息、变化无穷;而诗歌同样由"气"化生,因此才有可能用诗去展现万象流动。而流动的根本在于"冥无",在创作中,诗人须超越具体万象,洞察宇宙根本,方能得万象流动之神韵。  相似文献   

18.
何大吉 《求索》2011,(9):136-138
老子运用自然观照人生和社会,虚拟“自然无为”之道并将之视为宇宙万物之源和运行活动之则,以此规约人的安身立命,构建他的社会蓝图。因此,《老子》这部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作,虽没有出现“人性”一词,但老子的道家立论宗旨是出于人学的终极关怀,寻求人类生存根据,由此,“自然无为”便成为老子对人性的最高追求,自然人性思想也必然成为该部著作的支撑点和主导思想。本文就人性浊化的原因、后果及自然人性的回归三个方面浅析老子的人性思想,体味老子“道”“德”之人性价值。  相似文献   

19.
“沧海桑田千古事,不废江河万古流”。大兴安岭,这个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是一个以林为主的资源型地区,素有“金鸡冠上的绿宝石”之美誉,奇山、秀水、幽洞,构成了玲珑剔透、美丽神奇的山水长廊。天地造化给大兴安岭的层峦叠嶂以灵气, 绮丽的自然山水和丰富的人文景观宛如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人们越来越多的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文坛中,东北女作家迟子建的创作风格是颇具特色的,透过小说中那朴素而自然的北国风情、那苍凉而温情的叙述风格,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作家内心深处的伤怀之美,给小说抹上一层温情而忧伤的底色。具体体现为性灵的自然、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以及对死亡的叙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