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李乐平 《学习与实践》2012,(12):110-117
济慈对美之理念的追求,深深影响着闻一多。他追求诗之美的灵魂,亦追求诗之美的形体。而对诗之三美理论的提出,表明其对美的追求达到极端,这是对济慈诗学理论的超越。受济慈诗之优美音调,瑰丽色彩的艺术纯美影响,闻一多的诗作也体现济慈美真合一的艺术思想。但他的诗受影响于济慈,同时也超越济慈,这主要表现为诗的三美格律运用。无论济慈还是闻一多,他们都曾把诗当作自己的终生追求。虽然济慈在英国浪漫诗史上是承先启后的关键人物,而闻一多在诗论诗作里,古今中外的特色都熔铸其中。若从融汇古今中外这个角度看,闻一多显然更超越济慈。  相似文献   

2.
张九成所著《论语绝句一百首》为儒佛融通之作,带有非常强烈的参禅意味,虽然名之为"绝句",而实乃拟取于佛门之"颂古"。参禅悟道的思想经历为张九成研读《论语》等儒家经典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使他从《论语》记载的圣贤言语中体悟了孔门心法。因为有参禅的经历,故而在张九成的理解中,孔子与弟子之间的论学,极为类似于禅宗参访时主客相见时的机锋辩难。张九成将自己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以禅宗颂古的形式表达出来,此与《大慧宗杲语录》中的"颂古"如出一辙,正是他得到了大慧宗杲所创看话禅真传的证明。  相似文献   

3.
杨慧  张新军  江黎娥 《理论月刊》2003,(11):128-130
济慈和李商隐诗歌都呈现优美与感伤的双重主题.本文通过对济慈的颂体诗与李商隐无题诗进行比较,认为在济慈的诗歌中优美占主导地位,其创作显示外在化的倾向,而李商隐的诗歌则是感伤贯穿始终,显示内在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
人是文明建设主体,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生态公民,其素质高低关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寻生态规律之真、达生态道德之善、臻自然诗意之美这三个方面构成生态公民的基本规定性.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5,(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视、寄予厚望。去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视察时明确提出建设新江苏的目标定位,其中一条就是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尤为关切的"环境美",要求江苏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一年来,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并付诸新的实践。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组织各地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七大行动",在绿色发展上主动作为,在环保优先上动真  相似文献   

6.
求“真”     
云溪子  耳东东 《小康》2008,(7):90-91
事物示于人者,皆为其表象,本质深藏于表象之中,无形、无色、无味,不是凭感觉所能认识的。世上有些事情,说起来似乎大家都明白,可较起真来,又不大说得清道得白。"真"即是一例。"真"为何意?"真就是不假呗",这还用说!当然,这也算一种解释吧。可这种解释清楚也不清楚。若有人问何为"假",按此逻辑假就是不真呗!如此  相似文献   

7.
邓志平 《桂海论丛》2010,26(4):60-63
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科学的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科学发展观蕴涵三个维度:真、善、美。"真"即科学性,包括规律、真理、方法三个层次;"善"是核心,其内涵是以人为本和与民共享;"美"是目标,体现的是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个方面。"真"是基础、"善"是本质、"美"是目的,真、善、美辩证地统一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处于"神谕论"向"人义论"嬗变的文化语境中,为了有效地宣扬其政治伦理以及道德修养等思想,采取"托古言志"、"以诗言志"、"比德喻志"等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诗意言说方式.这种言说方式的产生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意义生成机制主要体现在按照"以善统真"、"以美促善"原则去导引倾听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而"修于己".  相似文献   

9.
段立超 《求索》2012,(5):83-85
汉末社会巨变,文学转型,蔡邕都处在一个关键位置。作为名流与天才,他的"颂作",创新与复古并在,群相与个性共生,体现出崩裂前夕集体的失语与呼唤、个体的徘徊与追寻。在"颂类"文学体式中,蔡邕的创作"赋""颂"分流,显示出"颂意赋作""赋颂双关"的"炎汉大颂"之衰落;而"碑""颂"融合,则创格为"碑颂联属""颂体悼作"的"末世小颂"之新风。  相似文献   

10.
<正>融安县沙子乡三睦村石岩屯地处融安县桂东南的"四十八弄",是一个典型的大石山区古村寨,常住人口300人。2007年,石岩屯先后获得了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和"柳州市卫生村"荣誉称号;2014年11月,又荣获广西三星级乡村旅游区荣誉称号;如今,石岩屯正热火朝天地争创国家AAA级生态乡村旅游景区,努力实现生态乡村向生态乡村旅游景区转型升级。是  相似文献   

11.
正之所以比较多的思考生态问题,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源于这些年对环保的参与,以及将更多的时间从企业经营转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工作。在成立阿拉善SEE湖北项目中心时,会员企业家们聚在一起交流,很自然地就讨论起各个文明、宗教对生态、自然的理解。众所周知,西方文明之根可以概括为两"希",即"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分别代表了理性和信仰两者的源头。其中,希伯来文明指的就是犹太人和犹太教,而后来的基督教亦脱胎于此。犹太人和他们特有的宗教——犹太教对世界文  相似文献   

12.
正一谈到长沟镇,我就自然地想起南宋词人陈与义的《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上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多么美好的画面。良辰佳景、高朋挚友、赏心乐事,宛然出现在词人心目中。今天的长沟镇虽然不是陈与义笔下的"午桥",但杏花疏影、绿岛花田之美胜似"午桥"。今日长沟之美胜在环境之美。长沟镇把打造绿色生态环境作为立镇之基,紧紧围绕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时发展的生态立镇总体原则,坚持生态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6,(12)
传统医德思想涵盖真、善、美三个层面的内涵,包括求真的科学精神、求善的仁爱精神以及求美的行为习惯,这些内容也是当今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生命观"教育、"仁爱"教育和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将真、善、美融入医学生素质教育中,是培养具有人文关怀的医学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描绘了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谱写建党百年广西发展新篇章的宏伟蓝图。首次提出和阐述"三大生态",即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更是引人注目,成为报告的最大亮点。营造"三大生态",既深入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又  相似文献   

15.
纵观人类古代文明,如果说埃及之美在于壁画和法老金面具般的华丽,巴比伦之美在于泥板文书和楔形文字般的朴实,希腊之美在于文艺、科学和哲学铸造的辉煌,那么古印度的魅力就在于神秘,一层朦胧的面纱使她永远都隐藏在含蓄、优柔与沉稳之中。  相似文献   

16.
石文龙 《思想战线》2008,34(3):100-104
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良法观,我们可概括为法律的真、善、美三个字,这是良法的基本内涵.法律之"真"包括立法之真、守法之真、法律实现之真.我们认为还权于民,充分赋予公民权利,此为现代法律的"基本之善";真正地还权于民,落实权利实现的制度、程序并排除权利实现的种种障碍,此为现代法律的"善之善者也";法律之实质之美是法律的内在之美,这是法律之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论生态文明的人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态文明出现之前,从人性的存在方式上看,经历了从"道德人"向"经济人"的跨越。"经济人"的人性缺陷及其所造成的生存困境表明时代需要新的人格内涵。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人们在追求"真、善、美"方面进入全新境界,实现了人性的生态化转变,产生了"生态人"理论,这一理论具有深远的人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贵  韦琳 《传承》2013,(6):134-135
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美"和"善",而又特别强调"善"的重要性,提出"克己复礼",推崇雅乐和"思无邪"的音乐。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美、善、淫三种作品评价的概念,为后世音乐美学评论提供了标准。孔子"淡中"的音乐美学观是以他的"中庸"哲学为理论基础,孔子的音乐美学思想对音乐艺术的发展和音乐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努力做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的表率,在讲政治上旗帜鲜明,在守规矩上知行合一,在重品行上止于至善,在勇担当上"严、真、细、实、快",确保中央生态环保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15)
正摘编自7月14日台湾《中国时报》古有秦国赵高"指鹿为马",今有美国强权"视岛为礁"。美国给蔡英文当局上了一课:什么叫做"战略棋子"。"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不就是蔡英文当局倾美日的写照吗?蔡英文在"5·20"的谈话中,明白地表示在安全上要站在美日"价值同盟"的一边,在谈论南海议题上,把"尊重国际法及海洋法公约"挂在嘴边,所有的南海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