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论我国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是指对与特定营业具有特定关系的特定人的行为予以禁止的制度。我国关于竞业禁止制度的立法颇为零乱且不具操作性,应从竞业禁止合同的有效要件诸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洗钱犯罪立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将自然人和单位规定为洗钱犯罪的主体,符合反洗钱犯罪客观方面的要求,保持了与国际刑法的接轨,有重大的立法意义。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扩大洗钱犯罪的对象范围;改进洗钱罪主观方面的规定;完善洗钱罪的法条。  相似文献   

3.
霍婷婷 《传承》2011,(11):86-87
建立和完善立法监督制度是极为必要的,它是立法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立法监督制度存在缺乏专门的立法监督机构、缺少立法监督法律责任的规定、立法监督的程序不完善等问题。完善我国的立法监督制度,必须设立专门的立法监督机构,建立健全立法监督法律责任制度,并完善立法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撤回权在各国立法中的普遍确立是为了保障消费者能够实现其真实意思表示,但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撤回权规定于经营者义务部分,并不符合消费者撤回权的权利本质。消费者撤回权建立在消费者合同基础之上,以解除消费者合同为行使目标,因此我国未来修改《消法》时,应在创设的"消费者合同法"一章之合同效力部分规定消费者撤回权的适用和行使问题。为确保上述立法目的的实现,未来的《消法》应进一步扩大撤回权的适用范围、明确规定经营者的告知义务、完善消费者行使撤回权的方式和条件。  相似文献   

5.
程序对于行政立法而言至关重要,我国当前行政立法的程序包括准备、起草、听证、审查审议、公告等阶段。我国行政立法程序仍然存在规定不够具体,实践中不少环节多是按照行政行为的内部程序来操作等问题。为此,应对之加以完善:一是建立立法项目的必要性分析制度;二是完善立法听证程序;三是在审议阶段建立行政立法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6.
张栋磊 《公安研究》2014,(10):33-39
在我国公安管理领域,正有意无意地运用“第三方义务”制度解决现存问题,主要集中在治安管理、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公安反恐立法引入“第三方义务”制度,具有调动私人主体参与反恐,提高反恐工作效率,实现依法反恐的价值,这些价值的存在使“第三方义务”制度在身份信息、国(边)境、金融、网络等公安反恐立法领域,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但“第三方义务”制度不能恣意设定,必须考量是否符合“比例原则”、“第三方义务”主体是否适格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张冲  叶红兵 《前沿》2012,(12):82-83
立法监督制度是我国立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行立法监督制度存在着欠缺专门的立法监督机构、立法监督的程序不完善、缺乏相关的法律责任的规定等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完善我国的立法监督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竞业禁止制度是一种防止企业内部成员给企业造成不良竞争状态,保护企业利益的制度。然而,我国当前无论立法还是司法都没有对竞业禁止制度给予应有的重视,仍存在不足,需要尽快加以完善。一是完善我国现行立法;二是加强司法审判工作;三是增强企业和利害关系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祝思静 《创造》2020,(2):76-84
立法听证制度是公众参与立法过程并反映自身诉求的重要渠道,具有深厚的法理基础。这项制度有效运作的关键在于自由辩论和利益均衡环境的构建。当前我国《立法法》已规定了听证制度,有些地方也对立法听证制度作出了进一步规定,但由于立法听证制度起步较晚,配套措施不完善等因素,实践中出现了地方立法听证制度的法律依据不明、立法听证的公众参与度与公开透明度不高、立法听证的辩论原则未能体现、听证结果的效力不强等困境。为破除这一困境,必须构建统一的地方立法听证法律体系、建立和完善立法信息公开制度、扩大公众参与立法的主体、创新立法听证的方式、强化立法听证中的辩论机制、确立立法听证结果的效力以及建立立法听证的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竞业禁止是保护雇主商业秘密的一种有效措施。但雇主与雇员签订竞业禁止协议,必然会限制雇员的自由择业权,甚至会影响其生存,而公民的自由择业权、生存权是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因此,我们应当依法慎重判断竞业禁止协议的效力。但是,我国关于竞业禁止协议的法律规定甚少,从而导致法院在确认协议的效力时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立法和实践,对我国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短时期内是不可能废除死刑的,讨论死刑的限制适用更具有现实意义。可以在立法上通过限制死刑适用的主体、提高适用标准、精简死刑罪名和增设死刑赦免制度等方式来从根本上限制死刑;在司法上采取充分运用死缓制度、完善死刑规定的司法解释和公布死刑统计数据来限制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2.
郭连恒 《前沿》2005,(7):170-171
当事人在我国合同终止后负有后合同义务,是指当事人在合同终止后一段时期内依法负有的诚实信用特别是竞业禁止和保守商业秘密的义务。内容包括通知、协助、保密、保护、保管、照顾和竞业禁止,产生的原理仍然在于诚实信用原则,存在的期间是合同关系终止后的一段合理时期内。后合同义务要根据合同的交易习惯而确定,本质上应当是法定义务,但实践中却大都表现为约定义务,违反后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只是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合同法》没有规定为第三人利益合同。为充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充分遵从意思自治原则,我国《合同法》应当在合同效力一章中明确规定为第三人利益合同制度,贯彻保护第三人利益与贯彻意思自治原则之间的平衡之立法宗旨,规定第三人享有给付受领权、给付请求权、债权保护请求权以及受领给付的义务;合同自成立时生效;当事人只能在第三人未明确作出接受合同约定的权利之前变更合同以及可以在合同谈判时约定合同的解除条件等内容。立法体例上采用潘德克顿式,以便与我国未来民法典衔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宪法》第9条、第26条规定了国家的环境保护义务,这是政府环境保护义务的宪法渊源,而是否已经建立有效、全面、系统的责任制度来保障各级政府履行其环境保护义务作为落实政府环境保护义务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环境保护义务的制度保障。现阶段,我国环境法所规定的政府违反环境保护义务的责任制度并不完善,包括政府环境法律责任规范与政府环境义务的不匹配、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具体内容的有效性不足和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实施机制的有效性不足三个方面。鉴于此,一是应当通过配套立法将环境法中规定的政府环境保护义务具体化和明确化,从而为管理性"结果导向"环境法律责任和行为规则性"行为导向"环境法律责任的适用创造基本的前提;二是应当完善政府违反环境保护义务法律责任的责任形态,包括完善"惩罚性"的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和确立政府环境监管失职的赔偿责任和生态修复法律责任两个方面;三是通过完善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来健全政府违反环境保护义务责任制度的实施制度。  相似文献   

15.
论立法听证会的辐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规定各立法主体在立法过程中,应当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由此确立了立法听证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地位。与其他传统的立法民主形式相比,立法听证会有着较为明显的优点,如它能使利益表达制度化、利益冲突理性化、立法决策公开化及立法程序正当化、民主化,其辐射作用影响了立法者、立法过程、立法结果以及社会公众等不同方面。全面分析和衡量听证会的辐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一民主制度的价值,从而更为积极地实践这一民主制度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孟合 《前沿》2002,(3):65-67
刑事辩护制度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得以实现的重要制度。而就我国目前刑事诉讼法规定情况看 ,在刑事辩护制度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笔者拟从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查起诉阶段来探寻我国立法在刑事辩护制度方面的不足情形 ,并提出相应的完善设想。  相似文献   

17.
中美计算机刑事立法的比较及给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关于计算机犯罪有相对完善的单行刑事立法 ,并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及法人犯罪等作出了特别规定。我国计算机刑事立法在刑事责任年龄、刑法保护管辖原则与法人能否构成计算机犯罪主体等方面有待改善 ,可借鉴美国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8.
行政立法听证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以来,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行政立法听政制度,并通过统一的行政程序法进行规定。行政立法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世界各国对于行政立法听证制度大体采取集中式和分散式的立法模式,并且对于行政立法听证适用范围在立法上采取直接或排除的规定。我国行政立法听证制度采取分散式的立法模式,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存在诸多缺陷,可以通过对国外行政立法听证制度的考察、借鉴,来完善我国行政立法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杜慧 《前沿》2008,(6):116-117
竞业禁止制度能够有效地保护商业秘密,但是我国竞业禁止制度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实践中难以发挥法律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功能,本文从法定竞业禁止和约定竞业禁止两方面分析了现行立法缺陷,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现状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秋 《湖北社会科学》2006,(11):156-158
我国的循环经济立法正处于初创期,不能满足现实需求,亟待完善。加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主要措施是:实现循环经济立法的本土化;加强循环经济立法的体系化;规范政府义务,设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及公众权利,以利于政府推动和公众参与;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