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身为一名工作多年的刑事法官,我每天都会见到各类大大小小的刑事案件,而2010年10月审理的一起简单的抢劫案,却注定会让我终身难忘。  相似文献   

2.
缘起:“死亡博客”引发网络暴力 2007年12月29日,一个寒冷的冬日,在北京工作的女白领姜岩因为丈夫王菲的婚外情跳楼自杀。不知她是否预见到,自己生命的终结会引发怎样一场轩然大波,而这场轩然大波的载体就是她经常浏览的网络,导火索则是她的“死亡博客”。  相似文献   

3.
一方是能够为女儿提供良好教育条件的儒雅父亲,一方是可以更好照顾女儿生活起居的慈爱母亲。当他们的爱情走到尽头,双方为女儿的抚养权归属相持不下时,女儿自己的意见就成了影响最后结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2009年7月底,当李硕涉嫌交通肇事一案被公诉至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时,京城东五环“七死一伤”重大交通事故刚发生不久,而此时,浙江杭州的胡斌“飙车”案余波未息,四川成都的孙伟铭“醉驾”案风声更起。“车祸猛于虎”,公众通过媒体报道或自身经历体会了交通事故的严重危害。作为法官,我们通过审理的具体案件同样是感受那么深刻,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网络是个无边的信息源,与千千万万网民构成了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随着网络博客、搜索引擎的广泛运用,通过网络诋毁他们名誉、侵犯他人权利的事件也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6.
石岩  亦农 《法庭内外》2009,(3):10-13
2008年3月,“死亡博客”中的主人公王菲将大旗网、天涯网、北飞的候鸟3家网站告上法庭,首次将“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推向司法领域,催生出“反网络暴力”中国第一案。而同年12月18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该案的宣判以及2009年1月18日江苏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徐州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则再度引发了社会对相关问题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看到上市公司发布的大量盈利的利好信息,河南省鹿邑县一股民大把大把买入此公司股票.可事隔一年多后,证监会稽查部门向外披露,这些巨额利润子虚乌有,竟然是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的.顿时,原本上扬的股票哗哗下跌。于是,该股民气愤地将这家上市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股票缩水的一切损失。而造假上市公司认为,股市本身就有风险,股票下跌并不完全是由虚假陈述造成的。法院该如何判断虚假陈述与股票下跌之间的关系?如何科学计算虚假陈述引发的股票下跌与股市系统风险之间的损失额?最近,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出现给更多的人更多的表达机会,网民直接参与所带来的大量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似乎使直接民主成为可能。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促进民主的同时也催生了网络暴力等。网络中的是与非并不是技术本身的必然。在目前的条件中网络民主形式必须结合网民实际的道德修养而论。直接民主难以在目前的网络秩序中实现,网络民主并不能等同于直接民主。  相似文献   

9.
6月16日,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北京“10·28”暴力恐怖袭击案件一审公开宣判,同天新疆三地法院对13名罪行极其严重的暴恐罪犯执行了死刑。结合案件,记者就严打严防暴恐犯罪相关话题采访了新疆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彤和新疆社会科学院科研外事处处长助理木合塔尔·阿不都如苏利。  相似文献   

10.
早在征求意见之时,《婚姻法司法解释(三)》中关于房产权属的争论就未停息过。如今,该司法解释已实施半年,北京首例“房产证加名”案的一审判决再次引起人们对房产权属的高度关注。此案的主审法官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法官王平英讲述了案件的审理过程,并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一个全新的世界向我们开启——虚拟的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中,自由平台是面对大众的,没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从而导致网络社会的无秩序化,滋生了网络暴力现象.“人肉搜索”对于个人隐私的侵害日益严重,形成“网络暴力”,对个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对步入法治建设的我们来说,国家需要在自由和秩序中寻找平衡,保障自由和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断案的过程往往费劲心思,叫人“山重水复疑无路”。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的法官李丕赋,在审理“三九案”时就有这么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徐颖 《政法论坛》2020,(1):132-142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出现了不少因不堪忍受凌辱而自杀的案例。我国刑法通常认为自杀死亡结果和网络暴力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自杀死亡结果只是情节严重中的结果,但这并不合理。网络暴力的特质在于对精神的强制以及对身心的持续伤害,网络暴力高于普通的精神伤害行为,在特定的情况下网络暴力能成为杀人罪的实行行为并与自杀死亡结果有因果关系。相应地,刑事责任也应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14.
15.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的法官,我目睹了一对对怨偶为了冲出稠城,身心疲惫地坐在原、被告席位上,形同仇人。在一番苦口婆心调解之后仍然难以让他们破镜重圆的情况下,看着他们或喜或悲地领走离婚判决,我努力保持着一分淡然,虽然俗语说“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但当结婚证再也难以唤起甜蜜回忆,而成为一个无法逾越的羁绊的时候,也许一纸判决真能让他们的幸福获得重生吧。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民事案件网络审理创造了可行性,伴随着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网络技术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审判实践。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没有规定网络视频审理程序,但实践中已经有法院对该程序进行尝试,然而立法的缺失、信息技术不完善等原因又使得该尝试举步维艰。民事案件网络视频审理需要立法的支持,更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17.
日前,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开庭审理了被告人向某等4人群发短信牟利、涉嫌非法经营罪一案。 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向某、周某、邵某和徐某在没有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发送各类信息,从事非法经营活动且数额较大,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5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非法经营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8.
相颖 《法律与生活》2010,(20):42-43
作为一名刑事审判庭的法官,我目睹过太多罪犯戴着手铐被带走的时刻,也感受过无数受害者泪流满面的场景。然而,在见到那个被侵犯的9岁女孩时,我的心还是像针扎一样疼。  相似文献   

19.
杨杰辉 《现代法学》2022,(1):191-204
共同犯罪案件的特征以及实现刑事诉讼价值的目标决定了共同犯罪案件原则上应该并案审理。分案审理只有在两种情形下才可以采用:一种是被告人人数众多、案情复杂,并案审理无法保障庭审质量和效率的;另一种是为保护被告人的利益而有必要分案审理的。分案审理,应该设立科学合理的决定程序:赋予法院分案审理的审查决定权,赋予被告人对分案审理决定的参与权、救济权,明确分案审理违法的程序性后果等。分案审理后,应该保障被告人的对质权,尤其应该赋予被告人对共犯的完整对质权。妥善处理前案裁判与后案裁判的关系,明确前案裁判对后案裁判没有预决效力,最多只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暴力的理性在于它对某个短期目标的合理追求,但暴力不是这个目标之所以合理的理由。暴力也不会提升人们对这一目标的认同,这就像革命暴力本身并不会,至少不应当使人们更向往革命。……但是,暴力却确实可以使得公众注视社会的不公"。——阿伦特近年来,"网络暴力"频频见诸媒体,广受社会关注。我自己也曾遭受过"网络暴力"。两年前的那篇《如果药家鑫该死》的短文就给自己招来的滚滚谩骂。当然,在发表那篇文章之前,我就已有这个"预感"。之所以会有这个"预感",是因为在这场关于药生死的大讨论中,大凡发言稍微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