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新的、复杂的阶段性特征和社会问题:一是包括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变革在内的巨大的社会变迁;二是发展不平衡: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阶段、工业化中期的产业升级阶段和工业化后期的结构转型阶段并存;三是发展阶段的焦点问题变化:主要表现为由过去的平均主义过渡到现阶段的收入差距过大,  相似文献   

2.
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进步,也带来了复杂的社会问题。什么是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什么特征,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道路遇到了什么样的两难选择,为什么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论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如何理解其中的内涵,这些问题需要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人对社会发展进行人文反思。  相似文献   

3.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至今,伴随着中国经济曲折发展的艰难历程,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也不断发生分化。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了一种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科学分析现阶段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及各社会阶层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其地位变化,正确评价社会阶层结构变化所引发的不同利益需求,能更好地协调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经济进一步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中国面临的社会矛盾日益增多。但来自于社会结构层面的社会矛盾是基础性、深层次性的风险,对中国社会的稳定构成巨大的威胁。本文立足于社会结构视角,详细阐述了社会层面的各类社会矛盾,深入剖析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所具有的独特性。文章最后指出改善民生是化解现阶段中国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公正是一切政府和社会必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伴随我国社会发展呈现出来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社会公正问题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广泛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针对社会公正问题,大多数研究者都是从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社会不平等现象、社会公平本身,以及化解社会矛盾的角度去研究的。事实上,社会公正问题既是社会分配和经济平等的问题,又属于社会治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在结构意义上将社会理解为一种在矛盾运动作用下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有机的整体构成物.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关于社会结构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实践发展以及现实运动等诸多层面上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使社会结构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获得新的内涵和形式,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在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淼 《求实》2010,(10)
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巨轮已经驶入深水区,而城乡二元结构则是其中绕不开的深层矛盾。我们可以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中国社会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并结合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化进程,探讨中国独特的二元城乡社会结构的特征?成因及危害,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商景龙  张勇 《实事求是》2006,192(5):21-24
社会结构的本质是历史时间,社会结构变迁乃是历史时间的流动。在历史时间中不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历史单元。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视角来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在具体的历史发展阶段中有着具体而丰富的表现形态。作为中国社会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具体化地表现为对历史前进承担着不同角色的社会成员。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急剧发生的时代,这个主体被化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对处于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而言,社会基本矛盾往往表现为现在经济体制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形态,在中国现阶段则表现为体制转型的具体运作。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公正问题及其实现路径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萍 《理论建设》2007,(2):42-45
本文从社会公正的内涵和特征出发,指出了我国现阶段社会公正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危害,并详细阐述了现阶段实现我国社会公正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已有研究主要从网络传播、群体心理、民主政治、政策法规以及互联网技术本身去思考和研究网络暴力问题,而很少将这种社会现象放置在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从整体上去理解和把握。本文尝试从社会失范与道德危机两个方面对网络暴力的社会根源加以探讨,认为网络暴力虽发生在网上其根源在网下,伴随最近三十年快速社会转型的社会失范和道德危机是引发网络暴力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1.
社会风险的不断增多是现阶段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社会风险具有承受不均衡性、特殊根源性、潜伏性和可补偿性等特点。进行风险管理,既尤为重要又有一定的可能性。社会风险管理的目标包括增强社会风险意识,避免或减少社会风险,降低社会风险的负面影响,以及公正的社会风险分配等,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马克思早期进行理论探讨所最关注的一个难点问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入手 ,说明“经济基础”概念的制定对于科学说明国家这类历史上学者们搞得最为混乱的现象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其含义是单一经济基础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 ,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 ,使人们对经济基础概念的认识得以深化和拓展 :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不能离开生产力状况 ,经济基础具有客观性 ;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基础是综合经济基础 ;我国现阶段经济基础是由“综合经济基础”向“单一经济基础”发展的动态过程 ;经济基础的作用应放在社会发展中去理解。  相似文献   

13.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庞大的转型社会。转型社会的过渡性特征和后危机时代的内在张力,赋予当下中国社会矛盾以不同于常态社会的特点和发展逻辑,致使当下中国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元互动、异质化、博弈政治化、显形化、可持续问题突出的总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本期《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专题研讨刊发的五篇文章,分别从社会结构变迁的基础和动因、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互动关系、现阶段城镇和农村社会阶层的分化与重组以及新兴阶层的现状等视角,探讨了中国社会结构主要是阶层结构变迁中的几个问题。文章运用阶层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以福清市 20年的实践进程为实证研究对象,初步描述分析了现阶段社会阶层结构现状,揭示了中国社会结构尤其是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的某些规律、特点、问题与趋势。尽管研究仅仅是初步的、粗浅的,但对于开拓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视界,尤其是对于党和政府的藉以制定中长期…  相似文献   

15.
《求实》2013,(10)
马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站在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辩证地审视人、自然和社会,提出了科学的社会发展理论,在研究方法、研究旨趣和研究思维方式等方面实现了对以往社会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变革。其理论魅力和实践关怀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即社会建设必须着眼于基于整体和要素互动的社会综合发展和全面进步、必须在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中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该书横跨15000年的人类漫长发展史,围绕全球文明重心的迁移,就西方何时开始主宰世界等重大问题展开阐述,对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定量描述,以此追寻经济和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演进。本书作者、著名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试图解决人们对全球发展的几大疑问,总结出我们应该如何思考21世纪,以及为何东方将成为未来的主人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对于关心中国文明演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读者,  相似文献   

17.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发展观是对社会发展方向、目标、实现途径、评价标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的集中反映.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国改革和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关于中国社会发展观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必须坚持一切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6):58-58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问题已经影响到整个发展全局。其一,社会矛盾问题的连带性很强。现阶段,社会矛盾问题之间往往相互影响,相互加重,使得社会矛盾问题从总体上看更加复杂化;其二,社会矛盾问题的势能越来越强,惯性越来越大,越来越会按照自我演化的逻辑加速扩张。从社会矛盾问题演化的可能空间来看,还远没有到达峰值。  相似文献   

19.
王洪树 《探索》2015,(1):45-51
社会协商是近代以来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过程中整合社会力量与构建共享性社会秩序的产物,具有内生性特征。内生自发的社会协商,在当代中国演化成为促进中国底层社会自治和政治-社会沟通合作的多元民主活动、对话平台与整合机制,是中国对社会民主的一种独特探索,是以协商为主要民主偏好的中国特色协商政治的重要组成内容和建构渠道,有丰富的理论资源支撑。多维理论审视下的社会协商,形成了现阶段以党和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协商为主、社会力量主导下的社会协商为辅的中国特色社会协商发展逻辑。它的未来生长和民主功能发挥,将在培育"强政府"与"强社会"的同时,促进二者在沟通协调中互动合作与和谐并存,进而建设中国特色的"强政府-强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分子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使得知识分子的群体分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本文对知识分子的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历史性地考察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知识分子与社会权力的互动关系,并对其中的机制进行了表述.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引起了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化,特别是其伦理道德面目呈现出分化的态势,群体中具有优势政治经济地位的人对社会舆论的形成以及社会政策的制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由此对中国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