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紫萍  丹业 《今日民族》2006,(12):I0002-I0002,F0003
12月2日(农历十月十二日),彝州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彝族年。由楚雄州民委主办、彝人古镇承办的2006年楚雄城区彝族年庆典,围绕“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彝州”的主题,在彝人古镇举办了一系列热烈隆重的庆祝活动。十月太阳历是彝族古代文化的明珠。彝族年源于彝族十月太阳历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史上,亚洲或中国与美洲的古代关系,是国际史学界和考古界感兴趣的问题。它有三种说法:(一)美洲土著印第安部落是远古时由亚洲或中国迁去的中国人;(二)五世纪时,中国人发现美洲;(三)公元前一千年,中国人发现美洲。后两种说法,中国人发现美洲比欧洲人哥仓布还早一千年乃至二千五百年。 本文不参与讨论后两种说法,只根据我国彝族的太阳历和美洲土著印第安部落玛雅人的太阳历,就其共性阐明亚、美两洲远古文化的关联。为此,须先藉助于彝族十月太阳历论证夏代历书《夏小正》是十月太阳历,且两者同源于远古羌戎“虎历”。然后,将此“彝夏太  相似文献   

3.
立象尽意是中国文学的形象特征,中国古代的众多先贤都对此进行过相关的论述。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所构造的言、意、象关系,与西方现代文学理论倡导的"语言是存在之家"等理论具有重大区别,体现了中国文学理论对文学形象特征的独特认知。立象尽意的文学特征在中国古代最终形成了"意象"范畴,并为后代学者不断地发展和充实。站在当前的学术视野之中,文章从中国文学理论的话语建设方面阐述了立象尽意在当代的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诗学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张力"这个概念,但有些想法和论述已经触及了张力论的实质,甚至很多诗人已经有意识用一些技巧来营造诗学领域的最大张力。"象"与"象外之象"艺术手法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5.
《周易》象数思维方式与艺术思维方式有先天相似之处,本文以中国书画为代表来尝试说明中国艺术和象数的密切关系。《周易》象数跟中国书画的渊源,第一体现在书画的起源和《周易》卦象有不解之缘,第二体现在“观物取象”、“阴阳”、“玩”等“易”之精神对中国书画意识的深刻渗透,第三体现在历代书画家及其书画理论对“易理”、“易数”审美境界之追求。  相似文献   

6.
从羲和“生日”探索十月太阳历产生的时代唐楚臣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刘尧汉教授、南京大学天文系主任卢央副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陈久金三位学者携手合作从社会调查入手,结合文献材料,由今溯古揭示了中国古代曾经通行过一种历法。这种历法的制定与月亮无关...  相似文献   

7.
纵观人类繁衍生息的数千年历史,研究中国古代炊食器具,对开启中国饮食文化传承和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饮食活动以饮食器具为载体,以饮食过程、祭祀方式为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传承着中华饮食文化的辉煌.本文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阐述了上古时期饮器、食器的分类及用途,同时也论证了与饮食活动相关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园林独具韵味,在世界造园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从气论美学的视角来研究古典园林,将气论美学中的"气"、"象"、"韵"三个概念引入到古典园林中,可以比较园林气论审美与相关学说的异同。中国古典园林风流千载,那独特的造园技艺对于今日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十年变革     
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个瞬间,但是在中国历史上,从一九七八年底开始迄今的改革,却是引人瞩目的十年.本期的数篇文章正是从不同侧面具体地反映这场仍未完成的变革,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影响.人民共和国于一九四九年十月诞生之后,走过曲折的道路,其中十年"文革"动乱(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在政治上、经济上、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妇女是中国妇女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重要的人力资源。本文聚焦少数民族妇女群体,从人力资本、劳动就业、迁移流动、婚育家庭以及性别观念与性别关系五个领域,回顾2012年以来国内少数民族妇女的研究状况。研究显示,尽管少数民族妇女对民族经济与社会发展起到“半边天”的作用,但是在民族研究和性别社会学研究中仍处于边缘地位,在学术关注度、学术共同体建设、研究理论与方法、研究视角与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短板。未来应以新发展阶段为契机,通过学术研究助力改善少数民族妇女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福祉,进一步释放少数民族妇女的性别红利,全面增进少数民族性别平等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云南青铜文化概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青铜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和特有的民族风格而著称。它是古代西南边疆少数民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我国物质文化中的一枝绚丽夺目的花朵。通过对云南各地出土青铜器的器形、纹饰的研究,特别是对那些雕铸在青铜器上的人物形象、发式、衣著的进一步探讨,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云南古代少数民族的发展、演变以及和中原文化的密切联系,还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东南亚远古文化的认识。云南青铜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工作,解放  相似文献   

12.
关于邵雍易学的独创性,历来研究者大多集中在先天易学和后天易学的区分上,以及邵雍作为北宋理学代表如何很好地融合了儒道两家思想等方面来展开研究。邵雍易学思想体系的独创性在于其建立的数的形而上学,及融汇各家思想而来的丰富的取象思想;弊处则在于邵雍未能穷尽哲学之根本原理,而是急于取象,迫切将他的易学理论落于实处,以实现其内圣外王之道。丰富的取象思想给邵雍哲学带来了更多的活生生的现实体验,也使其哲学少了诸多西方哲学式的思辨意味,而这些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可乐遗址是廿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发现的,至今已进行了九次发掘,清理我国秦汉时期墓葬370余座,发掘同时期遗址面积400余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2000余件,残砖、碎瓦、陶片上万件。2000年9至10月,第九次发掘的可乐遗址,被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是贵州考古界第一次获得的此项殊荣。可乐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贵州古代历史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在贵州考古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乐是贵州考古的圣地,是探索夜郎地区青铜文化的宝地。为了让大家对可乐考古的始末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笔者拟就可乐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文化性质与特点,以及…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广大专家、学者利用不断丰富的考古发掘资料,对中国古代铜鼓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果。此外,针对我国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至今尚在使用铜鼓这一现状,结合出土文物与历史文献记载相互印证,运用民族学和考古学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章也不断问世,开创了我国铜鼓研究的新局面。笔者在三都水族自治县进行的文物普查中,也接触了不少的少数民族民间传世铜鼓,现将所了解的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以求有助于铜鼓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陈二玉 《传承》2010,(15):100-101
玉器是人类的瑰宝,世上的珍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古代各种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玉在国家政治生活及百姓生活发挥重要作用。儒士们往往称"君子比得于玉"。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石器件和大型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等不得不令世人惊叹古人的巧夺天工。试问中国古代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厚的恋玉情结?将通过对和氏璧的理解和玉宝的解读来看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恋玉情结之因。  相似文献   

16.
当代人越来越接近了中国传说 中的尧舜古帝。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约在距今4200年至4500年左右,即传说中的尧舜时期,中国的古代国家有可能已经形成。这样,中国古代国家的产生年代便可由三千年前的夏代上推到尧舜时期。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首次发现了可能为城墙的夯土建筑。它分南、北两部分,北部大致连成四边形,具有城址形态;南部断断续续大致连成东南——西北一线。考古专家由此推断,这里极可能就是尧舜时期的古城遗址。 考古学家指出,城址、阶级、金属及文字是国家出现的重要标志。从七十年代起,考古工…  相似文献   

17.
《周易》象数美学思想及其现代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碧 《理论月刊》2009,(5):36-38
本文试图从"易象与审美"、"易数与审美"、"象数与中国艺术"以及"象数与中国人的诗意安居"等几个方面来简要阐述<周易>象数美学思想,并探究其现代价值,由此说明其对中国美学建构、艺术创作和中国人的性情爱好、居住理念以及现代生活等所产生的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查姆》是彝族的重要史诗之一,全面展示了彝族先民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对自然万物起源的看法,在阐发观点时融入了大量阴阳五行观。通过对文本及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后发现,彝族史诗《查姆》的阴阳五行观是在彝族、汉族文化理念相互交织后的结果,确立了阴阳五行观之后,被运用到彝族群众的日常生活中。阴阳五行观作为彝族人民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以该世界观为基础,创造了"十月太阳历"等令世人赞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研究彝族史诗《查姆》中的阴阳五行观,对全面掌握其内容及运用,提升对阴阳五行观的认知水平,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玉器是人类的瑰宝,世上的珍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古代各种有关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掘的资料,玉在国家政治生活及百姓生活发挥重要作用.儒士们往往称"君子比得于玉".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石器件和大型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等不得不令世人惊叹古人的巧夺天工.试问中国古代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厚的恋玉情结?将通过对和氏壁的理解和玉宝的解读来看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恋玉情结之因.  相似文献   

20.
事象、关系、过程--兼论"物"、"心"和"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仲牧 《思想战线》2001,27(5):1-12
"事象"包括各种实物、现象和事件,"事象"是有形象、可观察感知的.事象世界有众多关系网络,事象和关系网络均处在动态过程中.事象、关系、过程是三个基础性的哲学范畴,事象理论、关系理论和过程理论是研究哲学问题的三个重要的理论前提和审视方位.由此出发,重新考察"物"、"心"和"人"三个古老的观念,分析传统哲学对三者作出的实体主义解释和本体论预设.进而指出,所谓物、心、人不过是事象中的三个"相",关系网络中的三个"极",动态过程中的三个"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