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有许多男女只同居不结婚,只结婚不生子,这叫新潮!流行!懂吗?我们的几个美国朋友,都老大不小了,还是Miss一个。就说那位名叫Lucia的吧,已经芳龄四八(不是二八,  相似文献   

2.
选育毒力强、毒价高、抗原性好的毒株,我们还是第一次,无一点经验。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了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可靠的科学的分析方法”。猪口蹄疫病毒的本质具有的现象是什么?我们设想毒力的强弱是一个与病毒本质有关的现象,而毒力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流行病学和病理学的现象表现出来。这就是我们选育制苗毒株的指导思想。应用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同广  相似文献   

3.
森獴 《新青年》2016,(4):20
雷尼·马格利特这位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因一只烟斗而闻名于世当我们通过这只烟斗,走进马格利特的世界,他带给我们的却不仅仅是这一、这不是一只烟斗这幅叫作《这不是一只烟斗》的画创作于1929年,原名叫作《形象的叛逆》,画上画着一只烟斗,并附了一行字:你所见的不是一只烟斗。这只不是烟斗的烟斗,应该是世界上最出名的一只烟斗。马格利特  相似文献   

4.
罗西 《新青年》2005,(8):42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大家都举了手。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大家仍然踊跃着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恶狠狠地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  相似文献   

5.
五条腿足球队 这是世界上最特别的足球队,全队五人只有五?脚。这个球队叫“基斯杜尔斯队”!它只收独脚队员,而现在他们还在寻找一位独臂守门员。 这个球队诞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其发言人科士打亦是独脚,他的脚是在英国一间狗饲料加工厂里被碎肉机轧断的。他说:“也许听来疯狂,但为了公平起见,我们的守门员也不应该有两只胳膊。” 科士打又解释道:“我们约战的  相似文献   

6.
奔跑的蚂蚁     
《新青年》2006,(11):28
西方有一位诗人写过这样一句诗:"我想描述一束光,它来自我的内心".我很喜欢这句诗. 与我而言,这束诞生自内心的光有可能是我们体内一只奔跑的蚂蚁、一只飞翔的蝴蝶,甚至是一面为我们呐喊助威的锣鼓.  相似文献   

7.
青春过后     
茶茶 《新青年》2004,(8):28-29
在青春过去以后,我们才学会思考青春。有时忍不住想,这到底是迟来的醒悟还是迟来的幸福?那是不是一生走到要终结,才可以看明白一生的所有?  相似文献   

8.
文身     
文身是一种新潮,还是一种罪恶的象征?我们能够真正尊重别人的选择吗?  相似文献   

9.
好友安琪     
忘不了那一天。忘不了那个春天的中午,安琪来找我,一进门。就是一枚重量级炸弹:“婚礼取消,我们分手了。”“谁?你?他?你们?那个口口声声今生只爱你一个爱你到永远的他?分手了?”我的大脑一时还无法消化掉这个惊人的消息。“是的,我们。”“真的还是假的?”看她一脸灿如春花的笑容,我委实不大敢相信。“真的,绝对真实。”她一把抓起电话,挨个儿给几个密友打电话:.“欣欣,杜鹃……我们分手了。哇,不得了,快来安慰我!快点!”  相似文献   

10.
"3·11"后的欧洲及欧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3月11日发生在西班牙的恐怖袭击事件,可谓同“9·11事件”一样令世界震惊。这种震惊不仅仅在于它是二战后西班牙乃至欧洲死伤最为惨重的一次恐怖血案,还在于“9·11”后令欧洲担心因而力图加以防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作为欧洲大家庭重要一员的西班牙,其发生的这次恐怖血案自然会对欧洲产生重大的冲击和影响;而作为伊战中美国在欧洲的“铁杆”之一却因大选换届导致与美“分道扬镳”的西班牙,由之产生的影响显然不会仅仅局限于欧洲。那么,人们不禁要问:这次恐怖血案就欧洲而言意味着什么?是痛定思痛后的从长计议?还是走美国式的“以暴制暴”路线?就欧美关系而言又意味着什么?是嫌隙尽消一致对外?还是分歧依旧同调不同路?北约、欧盟“双扩”无疑令人对这些问题更为关注。为此,本期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六位专家举行对谈,试图找寻出答案。当然,一次对谈很难让您完全释惑,但果真能给您些许的启发,就是我们的收获。  相似文献   

11.
春节前夕,一位亲戚送给我一只整羊。为了收拾这只羊,年逾70的家父低头弯腰忙活了一个下午,累得晚饭都没吃,躺在床上说头疼。过节买年货,这是传统。今年因为“禽流感”,鸡鸭之类就免了,但是猪肉牛肉鱼虾鲜菜以及各种熟食还是买了很多。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的城市史上看,当代城市建设的规模是空前的。由首都到各地省城,乃至一个个边陲内地的县城,都在展开一场翻天覆地的新的“造城”运动。有些城市的更新是地毯式的,甚至是重建。这在世界上也称得上“绝无仅有”了。于是一个个新的城市形象已经显现出来:它靓丽,清新,富于活力;同时,问题也暴露出来:缺乏个性,直白浅露,千城一面。为什么?我想,这由于当代城市的构建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开发商、技术型知识分子,很少有人文知识分子的参与。究其原因,还是我们对城市的偏见造成的。长期以来,只看重城市的使用功能,只看它物质性的一面。比如城市的…  相似文献   

13.
澜涛  李靳 《新青年》2005,(5):29-31
2004年9月23日上午,一位名叫孙逊的歌手在北京推出首张音乐专辑《多些时间给自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杨晨主持了该专辑首发式。孙逊?这个人是谁呀?在这个歌星多如牛毛的时代,相信很多人都会如此发问。可是,如果我告诉你,孙逊曾是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博士,参与过世界前沿的新型激光器研究,你相信吗?如果要你选择,你愿意当留校博士,还是当流浪歌手呢?让我们先看看孙逊的人生故事,再来参与上述讨论!  相似文献   

14.
幽默精品屋     
《新青年》2005,(12)
网上最菜的四句话,,我们见面吧。拜托,有什么好见的?不过是人嘛,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人家是美眉还是恐龙是帅哥还是青蛙跟你有什么关系?再说了,外表再漂亮也不过是人皮一张,几十年后还不知道成什么阿猫阿狗样,有什么意思?约我见面就更没意思了,反正横竖看恐龙一只,就请各位放过小女子吧,。,能不能跟你联系、回答是大大的“不好”,首先,你打过来我要付钱,我还没有跟钱作对的癖好;我更不可能主动跟你联系的,除非天下红雨,再说了,你要有个方言什么的,我这厢马上就鸭子听雷了,鸡同鸭讲有什么意思?不过你如果是那种非要找人闲磕牙才能睡着觉…  相似文献   

15.
迷上了Billy     
我迷上了Billy,迷上瘾.虽然我对Billy一无所知,不知道他(她)是黑发还是金发?是纤细还是高壮?是内向还是开朗?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席琳·迪翁将Billy送到我的生活中的,通过她1996年发行的专辑《For You》.这是张法语专辑,整张专辑十四首歌听下来,就能听懂这首《Billy》中的"Billy"这个词,它是一个名字(一定是!),代表一个面目不清、身份不明的人,隔着一片纱、一层雾、一阵烟,隔着陌生的语言之林,望向我.  相似文献   

16.
欧美矛盾:从量变到质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美欧历来被认为是“一家人”。尽管“兄弟阋于墙”的情况在它们中间并不鲜见 ,但遇有“大事” ,往往就会体现出其“手足之情”。“9·1 1”后的同仇敌忾 ,阿富汗战事之初甘愿“两肋插刀”的宣示 ,一再显示出欧洲之于美国的“后盾”作用。孰料 ,不到半年 ,欧美却随布什“邪恶轴心论”的出台而唇枪舌剑 ,其深层矛盾浮上台面。如何理解这突如其来的变化 ?欧美论争是其矛盾“质”的飞跃 ,还是仅为“量”的扩大 ?对其前景及意义又如何估价 ?准确认识这些带有战略意义的政治变化 ,对于我们深入思考当前的国际形势、时代特征 ,可谓意义重大。为此 ,本期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五位专家举行对谈 ,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题记:半瓶水,究竟是半瓶满,还是半瓶空呢?是乐观,还是悲观呢?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怎样看。--译者我愿意这样想,自己是个正常人。可是,我却不是。我愿意这样想,自己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可是,我却不能这样做。我记得自己还是个瘦小机灵的6岁顽童时,才第一次认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那是我第一次在公  相似文献   

18.
十年(下)     
雷景 《新青年》2006,(12):20-21
谁是什么让我们迷茫,是生活?还是我们自己?陆游的毕业论文整整写了两年都没通过,黛恨恨地说,花点儿钱找人写吧,别在这费劲了。陆游说,别人写的,我更过不去,都不懂怎么过。黛说,我看你是不想毕业,你们班的傻子都毕业找工作了,你还在这悬着。陆游说,现在没什么好单位,与其找不到工作,我还不如在学校呆着呢。黛想,你怎么这么自私,好像活着不用花钱,喝风就行似的。想想,咽下没说。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吗?在内心互相怨怼时,他们其实已经分开,不再相爱?还是艰苦即将过去,他们不再需要同甘共苦,而从来不曾相爱过?他们又再度花钱做工作,陆游的论文获得…  相似文献   

19.
英国一位哲学家说:我们人类总是对别人的生活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名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八卦新闻和名人传记总是满天飞的现象,我们所听到的,我们所读到的,究竟是不是真实的生活呢?对于名人,我们可能永远无法零距离地亲密接触,只能通过读他们的传记来了解他们的牛平,那么他们的传记就一定是真实人生的写照吗?  相似文献   

20.
正友人D君打来电话说,她在假日期间,任何旅游胜地都不去,所有家务杂事都没管,只与心爱的人窝在家里,泡一壶台湾冻顶,一边慢慢地浅咂品尝,一边缓缓地朗诵诗歌。我一听,不由打心中喷出一句:唉呀呀,这两口子真是浪漫到家了。如今,满世界去找如此浪漫的家伙,恐怕打着灯笼也难找到噢。若问:何谓浪漫?何处寻觅浪漫?十字街头,一对情侣旁若无人地拥抱接吻,浪漫吧?花前月下,一双恋人揽腰携手漫步在幽幽小径,浪漫吧?两位老人,在儿孙的簇拥下,切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