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在改革中作了积极的探索,不断地进行了自身改革。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来衡量,无论是在改革的力度还是改革的深度,都还存在不少差距,仍然徘徊在被动的位置。虽然进行过工效挂钩、风险抵押承包等多种形式的改革,但关键没有抓住产权的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仍是一个虚拟的主体。其产权貌似人人所有,实则个个不管,所以产生的通病就是人们对经营不太关心,缺乏主动性,没有持久的积极性。而积极性低下的结果必然是企业效益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由于国有企业产权不明,导致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直接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产权的改革至为重要。如何在国有这个问题上,进行产权的改革,搞好产权明晰的工作,以调动企业全体经营者的积极性,改变企业效益低下和国有资产流失的被动局面找到一个最佳的办法?笔者认为,推行股份制是一种较好的形式,它有如下的好处: 1.能使企业产权明晰。在股份制企业中,国家股、企业股、个人股所代表的资产是经过有关部门严格评估核资界定的。因而各种股份代表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是明确规定的,这样企业产权有了合理的界定和明确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企业的深入改革,无疑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但也出现了需要高度重视的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从近年改革的实践来看:企业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流失,资产投资经营过程中的流失;企业改制重组、产权变更过程中的流失;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流失;企业营销过程中的流失;企业重大决策中的流失;企业科研技术成果开发利用中的流失。其主要特点:一是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发生变革时期,往往是国有资产流失的高发期;二是少数企业领导干部同不法私营企业主或个体老板相互勾结利用,乱投资、乱担保和…  相似文献   

3.
王平 《唯实》2001,(7):41-44
科技型企业在实行公司化改革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是,技术产权归属不清,量化困难。可以说,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难点,而国有企业技术产权改革是难中之难。为此,企业改制往往避难就易,对有形资产的评估、核销持谨慎态度,而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的技术资产往往忽略不予计算或低估其价值。这样,一方面导致国有无形资产流失,另一方面使得企业的技术创造者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其创造力难以持续发挥,最终导致国有企业技术人才、尤其是核心技术人才大量外流。因此,技术产权的深化改革是科技型企业和科研机构改制成败…  相似文献   

4.
在产权制度改革中,人人顾虑较多的是对公有产权的转让。现在骂“败家子”的虽然不多了,但仍有不少人担心转让公有产权会走向私有化。人们的这种担心大概不是多余的,至少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产权的可转让性,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如果一种产权是不可转让的,那它就不能实现最优利用,就会使整个经济效益下降。 出售公有财产,是人们最敏感的事情,不少人对此顾虑甚多。一是担心公有资产流失;二是担心走向私有化。应当说,这是值得警惕的。 我们出售公有财产,出让了一定数额的实物,收回了相应数额的资金,公有资产并没有减少。购买者则是得到了实物,付出了资金,在这一交换中也没有增加什么。这同市场上的一切交换活动一样,买卖双方等价交换,不存在谁  相似文献   

5.
应当以法律规范公有企业的产权出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左大培 《学习论坛》2004,20(7):34-36
近年 ,公有企业的产权出售很不规范 ,基本上是由少数政府官员任意而为 ,这极易造成公有财产的大量流失。应尽快立法 ,规范公有企业的产权出售。这样的法律规定应当包括 :禁止任何一级的政府官员直接从事出售公有企业产权的交易 ;原则上不应当允许公有企业的原经营者购买该企业的大部分所有权 ,特别要禁止经营不善企业的原经营者购买该企业的所有权 ;从法律上为公有企业所欠债务的债权人提供足够的保障 ;出售公有企业必须顾及各方面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在“中国股份制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提醒人们注意,当前股份制改制过程中公有资产的流失,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公有资产流失到职工手中不要紧,肉烂在锅里,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只要有税收就行了。”他认为这种观点不能作为股份制改制的思路,改制的目的应是公有资产保值增值。他认为,公有存量资产部分量化给职工,不是无偿的,不是“白送”,如果听任公有资产在售、租、股中流失,就会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他分析了目前企业改制中公有资产流失的四种主要形式:一是低  相似文献   

7.
无形资产,一般指能为企业带来高于有形资产平均获益率的利润,但不是实物形态的资产。目前,由于国有企业产权关系没有理顺,产权管理薄弱,产权交易不规范,导致国有企业有形资产大量流失的同时,也大量流失无形资产。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流失,不会反映在帐面净值减少上,它比有形资产流失更隐蔽,难以被人察觉。为了有效地保护国有资产,应该正视和研究国有企业无形资产是如何流失的。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成果、著名商标、著作权、计算机软件、商誉、商业秘密、优惠合同、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供销网络、素质较高的职工队伍等。据调查,国有企业无形资产主要通过以下渠道流失: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国有小型企业的改革,十多年来先后采取了利改税、承包制、租赁制等各种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迄今为止并没有真正解决政企分开、两权分离的问题。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国家所有者与企业之间的产权界限模糊,没有建立明晰的合理的产权制度,形成有效的产权机制,因而企业负盈不负亏,对国有财产漠不关心,短期行为在所难免,国有资产流失严重,这也正是国有企业经营机制难以转换、缺乏生机和活力、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的关键所在。当前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据1997年11月27日《亚太经济时报》报道,国内一些经济专家学者认为,政府要正视当前股份制改制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现象。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在上海举行的“中国股份制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说,目前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公有资产流失到职工手中不要紧,肉烂在锅里,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只要有税收就行了。他认为这种观点不能作为股份制改制的思路,改制的目的应是公有资产保值增值。他认为,公有存量资产部分量化给职工,不是无偿的,不是“白送”,是他们以往劳动积累的一种确认,是以往没有明晰的本来就属于他们的所有权的返还。但是不能以此为由任凭公有资产流失。如果听任公有资产流失就会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目前企业改制中公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低估、不估、漏估及低价出售等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一、国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主体力量。国企目前正在加快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之所以要加快这一改革步伐,是因为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国有企业产权不够明晰的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弊端:1、产权不明晰,不利于企业积累,从根本上动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产权主体不明晰,就意味着不明确谁来承担企业的资产风险,不明确谁最可能从企业的赢利与资产增值和积累中获得好处,因而也就没有人关心企业的利润目标及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支柱,在深化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进程中,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成为频见于各种新闻媒体和常挂在各级领导嘴上的热门话题。事实上,一些企业流失的不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产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国有企业因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所涉问题的复杂性,其所面临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很多,我们是以马克思的产权理论还是以现代西方产权理论作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应作出审慎抉择,因为这事关改革是否成功和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自8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投资决策失误,经营亏损、国有企业承包租赁过程中的短期化行为、中外合资企业中对中方资产评估不准确,国有企业过度负债等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累计达6000多亿元。这些原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都可归结为是体制不顺造成的流失。既然如此,要防止因体制不顺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就只能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实现,从微观上来说,就是要通过国有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实现。 但是,由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推进过程中会具体化为对国有企业中国有资产的评估、清产核资、资产重组、进入资本市场交易等工作,因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本身又具有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潜在因素。 一是对国有资产的评估缺乏客观标准,因而具有将资产价值从低评  相似文献   

14.
从最近几个月的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探讨中可以看出,前几年公有企业“改制”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造成了公有财产的巨大损失,严重地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且也危害了中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为了解决公有企业“改制”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当前急需在企业“改制”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产权主体多元化进展缓慢,国有股“一股独大”。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在开始股份制改革时,没有吸收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国有股“一股独大”,造成企业产权比较单一。这种不合理的股本结构导致了多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国家股股东权力的执行机制不健全,结果导致政企不分,企业目标政治化或内部人控制,内部人滥用股东资产和公司资源,企业目标偏离股东价值最大化。二是这种股权结构刺激和便利了大量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关联交易。三是公众股东对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直接控制力。目前,我国在深、沪两交易所的股票发行总股…  相似文献   

16.
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当前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经济理论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然而,企业改革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工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本文将主要从政策角度就企业改革中的产权界定、利益分配以及流动资金短缺等问题作一些理论分析,并据此提出某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拨改贷后企业新增资产的产权究竟应归谁所有 明晰产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前提。可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在理论上却遇到了难题。人们争论的焦点集中在1985年我国投资体制实行拨改贷之后,企业使用银行贷款的新增利润所形成的资产应该归谁所有的问题上。一种意见认为,既然企业是由国家投资创办的,而银行也为国家所有,那么企业使用银行贷款的利润以及由此形成的资产应仍归国家所有;另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拨改贷以后国家已不再对企业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17.
王生升、银温泉撰文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理论进行综述。 国企改革的关键何在 吴敬琏、周叔莲等人认为,产权制度改革是搞活国有企业的关键。吴敬琏认为原有的国有企业之所以缺乏效率,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些带有根本性质的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根本不具有企业的性质,它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市场变动作出资源最优配置的决策;它们的任务只是执行上级下达的计划指令,准确完成各项生产指标。由于多个行政机构行使国有企业的所有者职能,国有企业的产权实质上处于虚置状态。周叔莲认为,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包括企业不拥有法人产权,以及国家  相似文献   

18.
杨邦维 《探索》2001,(6):115-116
一、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现状和难点分析 (一)全民资产政府代理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冲突 1.全民资产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全民资产是计划经济的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能造成产权不清.市场经济要求以不同所有者为经济参与主体,其产权界定必须清晰.虽然已通过非公有经济主体的培育来建立市场经济不同参与者,也通过承包经营来模拟市场参与,但除流失资产外,国有资产总量并没有减少多少.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向深层次开展,资产结构不合理、资产经营效益低下、债务负担过重等问题,使企业改革步履维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和产权流动已成必然之势。这也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提高国有资产运行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但是由于以前国有企业产权存在不明晰、过于集中和不能流动等弊端,所以就必须要走产权改革道路,建立"股权--国有企业财产权"的企业产权模式,推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