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 (Hogcholera ,HC或Classicalswinefever ,CSF)是造成养猪业巨大经济损失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尽管在最近几年 ,由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对猪瘟病毒 (HCV )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 ,但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HCV病毒粒子的结构、感染的分子基础、非结构蛋白的功能、病毒在细胞中增殖及其与宿主细胞的关系、免疫应答机制等。尤其在 2 0世纪70年代后期 ,出现猪瘟免疫失败的现象 ,使人们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对HCV感染和免疫机制的研究。为此 ,本文将从HCV在细胞中的增殖、病毒与…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进行骆驼传染性口疮病原分离鉴定研究中,采用SPA—固相免疫电镜法检测口疮病毒,获得较好效果。 (一)材料和方法 1.抗原 (1)骆驼传染性口疮病毒:取自人工感染发病驼痂块,按常规方法作1:10(W/V)稀释,—20℃冻结保存,使用前水浴融化,4000rpm离心30分钟,取上清备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解剖学、组织学(AE)、组织化学(ANAE,RNA)、免疫组织化学(BAS)、电镜技术和血清学检验方法对28日龄雏鸡人工感染IBDV-J_1-C_7F_5强毒株后不同时期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反应、病毒抗原组织定位和病毒消长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IBDV经口感染后可经血液和粘膜上皮侵入法氏囊,病毒在体内运行有两次病毒血症过程。IBDV主要致法氏囊淋巴组织的坏死和萎缩,受损的法氏囊具有可复性。在IBD的抗损伤反应中,体液免疫和巨噬细胞起主要作用,细胞免疫作用不明显。生物素—亲和素酶标染色法应用于IBDV抗原组织定位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该法可用于早期对IBD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为了证实肉鸽是否能感染禽流感病毒,应用凝集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鸽气管、气管叉以及肺黏膜表面流感病毒受体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鸽气管、气管叉黏膜表面、肺泡表面均分布有人流感病毒受体(唾液酸-α-2,6-半乳糖受体)和禽流感病毒受体(唾液酸-α-2,3-半乳糖受体);气管和气管叉黏膜表面的人流感病毒受体累计光密度显著高于禽流感病毒受体.提示肉鸽具有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疫病的爆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灵敏、快速检测诊断PEDV感染是实施病毒防控措施的关键环节。本文对于近年来检测PEDV的实验室方法进行了总结,包括病毒分离培养鉴定、病毒电镜形态检查、血清中和试验(SN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组织化学(IHC)、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免疫层析法(IC)、核酸原位杂交技术(ISH)、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PCR)、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技术(RT-LAMP)、纳米颗粒辅助聚合酶链式反应(nanoPCR)等,并分别介绍了不同检测方法在应用中的优缺点,为有效诊断及防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感染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采用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法对14日龄雏鹅人工感染鹅细小病毒后不同时间段病毒抗原在体内的定位及分布情况进行了检测,同时应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免疫组织化学图像中的抗原强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后第1天到第21天,在心、肺、脾、肝、法氏囊、胸腺、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食管12种组织器官中检测到了病毒抗原。其中感染后第5天的感染组织最广泛,抗原染色强度最高,在检测的组织中以空肠的检出率最高。病毒抗原广泛分布于肠道的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肺泡壁细胞和肾小管的上皮细胞内。始终未能从大脑、胰腺和骨骼肌中检测到鹅细小病毒。可见该病毒感染雏鹅后存在于患病鹅的大部分组织器官内,进一步证实该病毒是一种泛嗜性病毒。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应用石蜡切片、超薄切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血清学等技术,对IBD人工发病鸡的法氏囊病变进行了动态观察,揭示了IBD病毒可使鸡群对各种疫苗接种免疫效果降低,并对其他疫病易感性增高的机理,提示用高免抗体被动免疫治疗本病效果优于疫苗紧急接种。此外明确了琼脂扩散试验(AGP)检测病鸡法氏囊内IBD病毒抗原方法可用于IBD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昆明屠宰猪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云南省昆明市屠宰猪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情况,对68份从农贸市场和屠宰场采集的猪肝样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分别对HEV的抗原和核酸进行了检测,并对肝样品进行了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83.8%(57/68)的肝呈HEV抗原阳性。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47.1%的肝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22.1%的肝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20.6%出现肝细胞萎缩。Mal-lory三色染色法染色结果显示,有25%的猪肝存在不同程度的结缔组织增生。RT-PCR结果显示,有1份肝呈HEV核酸阳性,阳性率为1.5%。进化分析表明,这株病毒属4b基因亚型,与广西猪源、越南人源毒株的同源性最高,证实HEV的流行具有地理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一)北海道大学兽医各学科的研究题目1.内科学:①梨形体病,贫血发生的机制②家畜的溶血性贫血的原因和病态③关于家畜红细胞代谢及其异常的研究④家畜红细胞膜蛋白的结构和机能⑤关于犬巴贝西虫病贫血发生机制的研究2.外科学:①关于犬的淋巴细胞分类及其机能分辨法的研究②家畜肿瘤的临床免疫学的研究③从犬末梢血淋巴细胞产生免疫淋巴细胞—2的方法及其性状3.家畜卫生学:①猫病毒性鼻气管炎的发病机理②伪狂犬病病毒的增殖③猫后天性免疫不全症的感染机制④流感病毒遗传基因的进化和预测新型病毒的出现⑤副粘病毒糖蛋白的结构、机能以及病原性决定因子③关于粘膜病的免疫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鹅源H5N1禽流感病毒(AIV)感染对雏鸭胸腺、脾脏、法氏囊的病理损伤及对TGF-β1mRNA转录的影响,将120只2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AIV感染组(I)和对照组(C),应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结合病理学检测方法,对上述免疫器官的细胞凋亡数量、病理形态变化以及TGF-β1 mRNA转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雏鸭感染AIV后第3~5天,免疫器官的病理损伤最为明显,脾脏、胸腺和法氏囊细胞凋亡数量分别在病毒感染后第1~5天、第3~5天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雏鸭。TGF-β1 mRNA转录均在病毒感染后第1~5天较对照雏鸭明显(P0.05)升高。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鹅源H5N1亚型AIV感染雏鸭后的初期,不但免疫器官第的淋巴细胞凋亡明显,而且TGF-β1 mRNA转录也明显升高;鹅源H5N1亚型AIV既是引起感染雏鸭免疫功能下降、呈现免疫抑制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病毒感染雏鸭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牛白血病自从1878年由德国学者报道以来,在丹麦、瑞典、美国及苏联一些国家相继发生。最近十余年,疫情不断扩大。美国、智利、古巴、以色列、日本曾先后有发病的报道。我国于1976年在安徽合肥首次发现本病,之后上海、江苏、广东、陕西、新疆、北京、湖北、浙江、黑龙江等省(区)相继有发病的报道,且有逐渐扩大蔓延的趋势。作者自1980年对牛白血病病毒作了分离与鉴定。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给牛白血病的诊断及免疫工作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羊口疮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口疮病毒主要感染山羊和绵羊,近年来发现其也可感染包括人在内的多种动物,为一种人兽共患病。对羊口疮病毒的病原学、基因组结构、应用研究、免疫学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已鉴定的几种病毒重要免疫调节蛋白和毒力基因及其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较为深入地探究了羊口疮病毒干扰宿主免疫系统及其免疫逃避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能感染突触连接的神经元,拥有跨神经元传导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示踪研究,当作神经通路的活追踪剂。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示踪PRV感染大鼠肛门括约肌的神经传导,用PRV g E/g I/US9三基因缺失株SA215-T人工感染大鼠,将PRV SA215-T导入大鼠肛门括约肌神经细胞内。利用减毒PRV逆神经传导的特性,示踪肛门括约肌神经节细胞、脊神经、脊髓排便中枢、脑干中枢,最后到大脑皮质层这一整个排便反射神经通路。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的推移,PRV逆向传导经大鼠肛门括约肌、脊神经、脑干中枢、最终到达大脑。这为进一步探索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X 4550为载体,构建编码缺失跨膜区和疏水区的山羊痘病毒P32基因的新型口服活载体D N A疫苗,通过体外传代培养、大剂量接种试验、免疫组织化学试验、ELISA等对其安全性、稳定性、免疫原性及免疫效果等进行综合检测评价。结果表明,X4550/pVAX1-P32在体外可稳定传代100代以上,小鼠口服1×10~(10)CF U X4550/pVAX1-P32后存活率为100%,接种后第10天仍能从脾中分离到X4550/pVAX1-P32,表明X4550/pVAX1-P32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免疫组织化学试验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脾细胞内有黄褐色粗颗粒,表明X4550能将pVAX1-P32有效递呈至免疫效应细胞并在其内表达具有生物活性的P32蛋白。ELISA结果显示,X4550/pVAX1-P32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pVAX1-P32免疫组(0.01P0.05),且X4550/pVAX1-P32免疫组能诱导持续时间更长的抗体水平(P0.01),表明活载体疫苗X4550/pVAX1-P32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机体产生持久的、高水平的免疫应答,这为羊痘新型疫苗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集了129份屠宰鸡血清样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鸡血清样品中HBsAg、HBeAg、HBsAb、HBcAb、HBeAb等乙型肝炎诊断指标;用免疫电镜方法观察了血清样品中乙型肝炎病毒样粒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了肝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抗原的分布,并对鸡肝的S基因进行了PCR检测及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HBsAg、HBeAg、HBsAb、HBcAb、HBeAb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28.68%、53.49%、17.05%、4.65%和9.3%,其中3份血清同时呈HBsAg、HBeAg阳性,阳性率为2.33%。电镜负染色样品观察可见大量密集排列的病毒样粒子,形态和大小类似于人乙型肝炎病毒Dane颗粒和小球状颗粒。鸡肝中HBsAg、HBcAg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39.06%~62.07%。应用PCR技术扩增出的2株乙型肝炎病毒的核酸序列片段与人乙型肝炎病毒的同源性分别高达92.2%和97.9%。以上结果说明,部分屠宰鸡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以肝炎为主要特征的雏鸭传染病。早在1945年春Levine和Hof-stand观察到以肝肿大和出血为特征的雏鸭急性疾病,但未分离到病原因子。Levine和Fabricant(1905年)在长岛,首次在鸡胚中分离到病毒,然后在美国大部分养鸭地区发生此病。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地区也有此病的发生,虽然本病在国内、外均有过报道,但对其病理变化未作详细的研究。本试验的目的是动态地观察大体、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变化,为探索发病机制和诊断疾病,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呼肠孤病毒所引起鸡的一种比较重要的传染病,其主要症状是胫跗关节腱鞘肿胀和腓肠肌腱破裂,生长发育迟缓,淘汰率高。我们于1988年10月~1989年10月应用琼脂扩散试验(AGP)对山东、河南两省17个鸡场进行了鸡病毒性关节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在某些发病鸡场的鸡群里,从病鸡的肿大关节中采取病料接种鸡胚,分离到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  相似文献   

18.
应用3对引物建立了3套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体系。用该技术分别检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1型、3型毒株,并能鉴别1型致癌性强毒株和非致癌性弱毒株;可从强毒感染发病鸡病变脏器和弱毒免疫的SPF雏鸡不同时期采集的羽髓中检测到MDV1型病毒的DNA;可鉴别强毒发病鸡羽髓和弱毒免疫鸡羽髓。以羽髓为检测材料,应用上述PCR技术可对MDV1型弱毒疫苗免疫鸡群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伪狂犬病病毒(PRV)变异株对自然感染仔猪的组织病理损伤,对自然感染发病仔猪进行病理剖检、细菌分离、病毒PCR鉴定、病毒分离培养、病毒粒子观察、基因序列分析及病理组织学观察,证实该发病仔猪为典型的PRV病毒变异株感染发病。病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发病仔猪脑、心脏、肝、脾、肺、肾等主要器官组织可见典型的猪伪狂犬病剖检病变和病理组织学变化。脑实质中小血管扩张充血,大量胶质细胞浸润,形成明显的血管套和噬神经元现象;肝索紊乱、肝细胞坏死;全身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减少等。同时发现PRV在发病仔猪全身分布广泛,且组织中病原含量与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结果表明,自然发病仔猪感染的PRV变异毒株属于强毒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20.
收集鸭甲型肝炎病毒3型(DHAV3)接种10日龄鸭胚后死亡胚体的尿囊液,用差速离心法获得纯化的DHAV3抗原免疫家兔后制备家兔抗DHAV3超免疫血清,提取家兔抗DHAV3IgG,成功建立和优化了检测DHAV3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该法能够检测DHAV3感染雏鸭肝组织的病毒抗原,阳性信号主要分布于受感染细胞的细胞质,而用它检测鸭瘟病毒、鸭疫里氏杆菌、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发病死亡雏鸭和健康雏鸭时则呈现阴性反应。应用该方法对临床确诊并经福尔马林溶液保存的5份DHAV3感染雏鸭的肝、脾、肾、小肠、法氏囊、哈氏腺、胸腺的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以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DHAV3感染雏鸭的临床诊断和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样品的回顾性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