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认识王元化先生较迟,但也有好多年了。每每想起元化先生生前的音容笑貌,总不能自已。"我是吸取地下党文委的奶汁长大的"我因为写作《顾准传》的因缘,通过知名学者、顾准的胞弟陈敏之先生的介绍,认识了顾准同志的许多老战友、老同事、老部下,如骆耕漠、徐雪寒、李慎之、雍文涛、林里夫、周静、陈易、顾行言、李云、吴敬琏、赵人伟、陈瑞铭、张纯音、张卓元、董辅礽、李文杰、李鸿寿等先生,元化先生也在其中。在与这些老同志的接触过程中,我  相似文献   

2.
余纪 《协商论坛》2016,(6):54-55
5月25日凌晨1时,杨绛先生以105岁的高龄在北京病逝,引发人们无尽感慨.1969年11月,在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工作的钱锺书、杨绛、俞平伯、顾准、骆耕漠、吴敬琏等100多位文化名人,被下放到河南息县“五七干校”劳动,与河南结下了不解之缘,钱锺书的《管锥编》、杨绛的《干校六记》就是在这孕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3.
一个为真理而勇往直前的思想家──读《顾准文集》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朱学勤顾准先生逝世20年后,《顾准文集》如作者生前遭际,历经磨难,终于公开面世。这位当代中国思想先驱的心路历程,迟早有一天会载入中国思想史史册,构成20世纪后半叶大陆知识分子思想艰难发...  相似文献   

4.
娜拉出走以后怎样──读《顾准文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娜拉出走以后怎样──读《顾准文集》阿巍早先曾读过顾准先生的《希腊城邦制度》,为其洋洒的铺陈、精到的分析深深折服;也听说他的《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不同凡响,苦未得见。今《顾准文集》历经一波三折,终于刊行面世。急急觅得读之,字字珠机,无不可自可点.猛然...  相似文献   

5.
视点扫描     
吴敬琏呼吁“反思改革”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发出了“反思改革”的呼声。近日于北京举行的一个经济论坛上,吴敬琏指出当前改革存在四大缺陷: “第一,从经济领域说,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 如大型国有企业的股份化改革,垄断行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思想者顾准     
顾准是我国杰出的思想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随着《顾准文集》(陈敏之编 ,贵州人民出版社)、《顾准日记》 (陈敏之、丁东编 ,经济日报出版社)、《顾准 :民主与终极目的》(罗银胜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和《顾准文存》(陈敏之、顾南九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相继问世 ,顾准这个名字 ,得到国内思想界、知识界、经济学界的广泛注意 ;人们为顾准的人格魅力、思想底蕴 ,所深深折服。顾准的大德———体现于他对理想、对真理的勇敢献身 ;顾准的大爱———体现于他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胆忠心。顾准撰写的《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7.
现在已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经济学家之一的吴敬琏先生,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1983至1984年为美国耶鲁大学经济系和社会政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84年至今,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上世纪80年代末因力挺市场经济而被起了“吴市场”的雅号,后来又演变为“吴法治”……吴敬琏先生一直是媒体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新书架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汇编本)》人民出版社出版汇编本收录1982年宪法文本、1988年宪法修正案、1993年宪法修正案、1999年宪法修正案、2004年宪法修正案、2018年宪法修正案和2018年宪法文本。《改革大道行思录》吴敬琏/著商务印书馆发行部出版本书汇集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2013—2017年的重要文章,反映了他对于影响中国改革和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在过去的五年里,吴敬琏先生一直以高度的改革热情和精湛的专业素  相似文献   

9.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吴敬琏是最早提出要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币场经济的人士之一。"两会"期间,记者就经济转轨、国有企业和机构改革等问题采访了吴敬琏先生。吴敬琏先生把我国从计划经济问币场经济改革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6至1978年,主导的改革方式是行政性分权,也就是把高度集中于中央的权力层层下放;十二届三中主会之后至1992年为第二阶段,主导改革方式是双轨制,出就是渐进改革或者说是增量改革;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阶段,这是改革的最后一个阶段。而在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10.
十五大后,国企改革将往何处去,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先生、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张维迎先生进行座谈。 记者:吴老师主持的关于国有经济战略性改组的课题报告搞要发表后,在社会上影响很大,这次想专门请吴老师谈谈背景和思路,同时也就相关问题进行请教。 吴敬琏:中国改革最初就是从国有企业开始的。当时的想法是:既然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支柱和领导力  相似文献   

11.
人类历史发展轨迹的探索──读《顾准文集》札记陈敏之1974年9月,我按照胞兄顾准的约定去北京,在一次闲谈中顾准说起他在研究古代希腊史,并说吴敬坡在一旁看了,亦步亦趋,也研究起古希腊史来了;言下之意,颇有些“我道不孤”的得意样子。11月中旬,顾准病危,...  相似文献   

12.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邀请了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亲历者,也是推动者,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吴敬琏先生共同为我们探究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成败与得失,并且共同为我们展望中国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风入松书架     
■《顾准日记》,顾准著,陈敏之、丁东编,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9月,25.00元。 本书收录了顾准生命长河中三个片断的记载,即商城日记、息县日记和北京日记。它是“一个时代的实录,一个受难的灵魂的实录”,从多方面提供了顾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对研究顾准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知识经济讲座》,张守一主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18.00元。 作者不赞成先实现信息化、再实现知识化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与民主     
科学与民主顾准编者按:这篇文章是已故著名学者顾准于1973年一1974年期间写作的。顾准在十年动乱的逆境中,在生命的最后岁月,对科学与民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本刊选载顾准的《科学与民主》一文,供读者参考和借鉴。一、唯有立足于科学精神之上的民...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民主     
顾准同志遗作《科学与民主》一文认为:唯有立足于科学之上的民主,才是一种可靠的民主。我认为,此文值得人们重新认真阅读。顾准同志是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我结识的第一位党内高级干部,当时他任华东军政委员会财政部长。大约在7月间,他忽然嘱咐财政部研究室负责人张大椿先生把我找去,商谈系统翻译英文版苏联经济制度介绍书籍;从此我便和孟长泳等同志参加了这一工作。他虚怀若谷、平易近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后,他调往北京,曾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财政组组长等职。1974年11月死于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本文是他遭受迫害情况下写的一篇读书笔记,曾刊载在1980年第11期《读书》月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腐败现象始终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究竟腐败现象的实质是什么?根源在哪里?如何通过实施“整体推进,重点实破”的改革战略去消除?对此,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作了入木三分地分析,发表了独到的分解。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在《对话》栏目请吴敬琏先生从"问题"的角度谈了自己对股市的一些认识和看法,目的十分明确,即希望中国的股市走向规范健康,为投资者提供畅通和较为安全的投资渠道。但万万没有料到,吴敬琏先生当时的一番言论却引起了轩然大波,遭到许多媒体、学者、股民甚至重量级经济学家的"围追堵截"。有人指责他的"言论"有操纵股市之嫌,是最近股市下跌的直接"导火索";有人指责他"情绪化"、"偏激不专业"、"不是股民,没资格谈股市";甚至有些经济学家还给他戴了不少帽子,认为他"反感股市","否定股市的成就",暗含着否定"国企改革和改革开放"的意思。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04,(5):46-47
政商关系问卷是《小康》陪同吴敬琏先生考察浙江期间,利用问卷的形式对浙江政商关 系做的一个调查。一共发放问卷60份,对象是湖州,绍兴,义乌,永康,温州,台州,宁波等七 个市县的主要领导和商界领袖。实际收回有效问卷40份,其中商人20份,官员20份。  相似文献   

19.
(五)把王元化反思卢梭"公意"说,放在顾准后边讲,是合适的。这不仅因为"公意"说和"直接民主"说是《社会契约论》具有对应性的双重构成;也不仅因为顾准的"直接民主"批判,要比王元化反思"公意"说早了近20年;更要紧的是因为,"直接民主"说所深蕴的、堪称隐患的巨大政治悖论,也同构性地幽闭在"公意"神话中,  相似文献   

20.
吴敬琏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因力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赢得“吴市场”的美称。2000年12月18日晚,本刊记者在昆明对参加“国家民委‘兴边富民边疆行报告团”来云南的吴先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开始实施,但西部与东部的区情有所不同,例如:西部是内陆,自然环境差,人的素质相对较低,人们观念落后,基础设施差,不仅经济环境竞争力远远落后于东部,而且又面临着加入WTO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东部的发展经验西部可以借鉴吗?西部的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吴敬琏: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