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建林 《台声》2013,(2):44-44
在台湾台南市,有一座香火盛旺的庙叫永华宫,有一条笔直宽阔的路叫永华路。滚滚历史长河湮没多少事,悠悠千年尘埃埋没多少人,“永华”却镌刻在一座庙、一条路上,至今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被人们纪念、传颂。这庙、这路,显然因人得名。不由得让人要问,“永华”何许人也?从台湾史料看,“永华”是最先在台湾推行大陆教育科举制度、享有“郑氏诸葛”美誉的陈永华。  相似文献   

2.
北山情     
北山,史称留云山,位于丰镇城北方。像所有的名城一样,丰镇依山傍水,北山是屏障,城东有饮马河潺潺流过。山的东北侧挺拔险峻,悬崖陡壁。山下有古庙一座,名日“牛王庙”。据考证,此庙建于咸丰二年(1852年),已有150多年历史了。百年古庙,几度沧桑,文化大革命,破坏殆尽。现欣逢盛世,国泰民安,古庙修葺,得以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3.
仙山圣地     
《协商论坛》2012,(11):F0002-F0002,1
国家AAA级景区观音山地处商城县城以北18公里处,河凤桥乡境内的观音山上,距沪陕高速商城出口仅6公里,观音山因山体峻秀,秦代史书称“拐杖山”,唐时称“观铁山”,后相传抗元将领余思铭在此观阵布兵,当地群众称“观阵山”。明朝宣德年间,香客捐款捐物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寺庙,内供观音像,始称“观音山”。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庙灵香火旺”。记得解放初,家乡有两座庙,一座在河东,一座在河西,供的都是观音菩萨。河东的那座庙常常是门庭若市,红红火火,烧香拜佛者、游玩者特多,连河西的人都舍近求远而来,香脚远到周围数十里。而河西的那座庙则是另一个天下,香客和游玩者门可罗雀,冷冷清清。这是缘何呢?当时人们说,河东的庙灵,善男信女的祈祷应验的  相似文献   

5.
胡迌 《台声》2008,(4):63-66
开漳圣王崇拜是台湾第二大民间信仰。据“开漳圣王庙团联谊会”近年统计,台湾供奉“开漳圣王”的庙宇达300多座,信众超过500万人,以福建漳州移民占绝大多数。其中宜兰县是开漳圣王庙最多的地方,有23座;桃园县大溪镇开漳圣王庙最密集,方圆不过105平方公里,却有10座;最老的开漳圣王庙是桃园的仁和宫,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12年);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凤山开漳圣王庙、碧山岩碧山寺、芝山岩惠济宫和桃园景福宫。台湾民间以二月十五日为开漳圣王寿诞,举行祭祀,十分隆重。  相似文献   

6.
现行行政审批制度,涉及部门多、环节多。一个部门好比一座“庙”,每座“庙”都是一道坎,甚至是一道“路障”。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就是要搬开“路障”,设置“路标”  相似文献   

7.
“香港”名称的来源,历来众说纷纭。其中广为流传的有以下几种: 1.由《红香炉山》一名演变而成。据说,清初在铜锣湾海旁,有红香炉从海上飘来。村民便在沙滩上建庙,庙后的小山便被命名为“红香炉山”。由此演变成“红香炉港”,后简称为“香港”。  相似文献   

8.
百年开滦     
相传很久以前,从天外飞来一只金凤凰,她闪耀金光,抖动金翅,将口中一块“太阳石”洒落在冀东平原上。后来,在凤凰落脚的地方耸立起一座秀丽山峰──凤凰山;在凤凰山脚下,那块神奇的“太阳石”化作了890平方公里的富庶煤田──开滦煤田。 开滦煤矿建于 19世纪 70年代,为清王朝举办“洋务运动”中的“第一佳矿”。至今已 122年。因其为中国最早使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煤矿,并且铺就了中国最早的准轨铁路唐青铁路造出了中国最早的蒸汽机车──“龙号机车”,驶出了中国最早的自营海运船队,故有“中国煤炭工业源头”之称。 开滦…  相似文献   

9.
在包头市境内的阴山深处,有一座保存较为完好、迄今为内蒙古最大的藏式寺庙,那就是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寺庙中驰名古今、蜚声中外的“五当召”。五当召原名为巴达格尔(藏语,是“白莲”的意思)召。因庙前峡谷名为五当沟(“五当”是蒙语的音译,意为“柳树”),故俗称为五当召。清朝乾隆二十一年即1756年,乾隆皇帝赐名“广觉寺”。五当召位于包头市区东北54公里处的吉忽伦图山之阳。它规模宏大,布局谐调。由庙南向北远望,重重殿堂,层层楼阁,依山而建,浑然一体,显得格外壮观。所有殿堂楼阁都是平顶白色的藏式建筑,又有“东…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0,(12):80-81
<正> 武昌城始于三国时期始建,至明朝方基本成型。起义门的门楼原本建在楚望山之上。楚望山与蛇山、凤凰山一样,曾经是拱卫武昌城的"三山"之一,地势险要,为军事要塞。但是这样一座山,却在历年来人们不停的开挖搬填中失去了山的形状,成为一座平缓的坡地,使  相似文献   

11.
巍巍井冈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一座普通的大山.只因战斗过一支革命的军队.拥有过一段光辉的岁月.毫无争议地摘得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天下第一山”等桂冠。  相似文献   

12.
正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仙桥镇古溪乡河内村有一座建于300多年前的"国王庙",座东北,向西南,"下山虎"格局,左侧还建有一条灰巷。在揭阳市博物馆,藏有民国初年古溪人陈静山撰《揭阳古溪陈氏世系》一书,中有《历代功人志》一章,明确记载:"君聘公之平蓝建庙(秋房祖)。"该条目还  相似文献   

13.
方伟 《中州统战》2001,(2):37-37
在罗山县城南一百余里处,有一座风景秀丽、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灵山。千年名刹灵山寺就坐落在灵山的东麓。   一般的说法是,灵山寺始建于唐代。笔者根据民国时编修的《罗山县志》的提示,查阅了《魏书》。据《魏书》载:“盟阝有石城山,有霸山庙”。“盟阝”又作“黾阝”,罗山汉时称黾阝县。霸山即灵山。由此看来,灵山寺应始建于北魏,距今已有 1500多年的历史了。   灵山寺现有正殿七重:第一重是三门殿;第二重是天王殿,正中塑弥勒佛坐像,两侧是四大天王像;第三重是祖师殿,中塑达摩祖师像;第四重是大雄宝殿,正中塑佛祖…  相似文献   

14.
闽西有无数座山,在闽西的万山丛中,有无数个村庄。我的家就在其中一座村庄里:如果你是城里人,是很难分清此山与彼山、此村与彼村的,但你一定会留意那些身着蓝布“大襟衫”,脚穿千层底布鞋,脑后绾着发髻的妇女:那群妇女中,有一位就是我的母亲。  相似文献   

15.
地处祖国南疆偏僻山区的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有座世界独特的“百柱庙”。  相似文献   

16.
<正> 浙江省苍南县巴曹镇自古就有一条长500米的巴曹海堤,堤北濒海,堤南临河,建国后经多次加固、扩建,成为一座挡潮防洪、御咸蓄淡、排涝灌溉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起着保护苍南县江南平原20余万亩农田和50余万人口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文革”动乱期间,当地一些农民纷纷在海堤南北坡抛石填基毁堤建房。“文革”后县、镇政府对海堤建房进行制止、清理。1983年11月县水  相似文献   

17.
早听“驴友”们说过,吉安市郊有一座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的漠陂古村,近日终得以观之。  相似文献   

18.
梁宇广 《今日广西》2010,(11):31-33
原住居民流失 在桂林灵川县的长冈岭、阳朔县的石头寨、岑溪市的水汶围屋等古村落.许多老房子年久失修,倒塌严重。 兴业县虎村有古建筑28座.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是桂东南现存规模较大、较为完整的清代建筑群。这个建筑群是庞村梁氏人家祖屋,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超大房”有2220平方米,其余的均为千余平方米一座。随着时代的发展,庞村大部分已经人去楼空.  相似文献   

19.
火烧莲花寺     
庙起高山顶 汕头市河浦区有一座最高峰——掠鸟尾山,山名很怪,顾名思义,似乎是说这山很高,站在山上,可以抓住天空中飞过的鸟儿的尾巴。  相似文献   

20.
在海南现存为数不多的庙宇中,海口西天庙是年代较久、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古庙。据《琼州府志》记载:“西天大士庙在海口所城西二里许,祀王佐。”海口所城建于明朝初年,周长不过“五百五十五丈”, 规模相当小,而西天庙规模却不小,整座建筑巍峨、壮观,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谁在所城旁边“二里许”之处建造这么一座气势恢宏、工程浩大的庙宇呢? 这庙祀的王佐不是海口人,是临高蚕村都透滩村(今博厚区透滩村)人,为什么却一直被海口市民尊为“西天大士”,敬为“阿爸”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