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政法学刊》2016,(5):116-12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体制。《中共重庆市委四届四次全会决议》强调要稳步推进社会治理等领域的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从社会治理理论出发,探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现实意义。课题组以重庆市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走访该市部分区县的基础上,对当地党政机关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并以社会治理视角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理论框架审视重庆市部分区县社会矛盾化解的具体做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主体多元、各方协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理环境的变迁带来的第三部门兴起,对公共政策的参与主体、方式等具有新的启示。第三部门广泛参与公共政策,已经成为善治目标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第三部门参与公共政策不足的现状可以通过确定"政府外生型"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的监督优势、健全立法和完善参与制度安排等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论第三部门兴起下的公共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溶 《行政与法》2004,(7):27-29
第三部门的兴起带来了公共政策过程的变革。它使公共政策成为社会治理体系中新的调节工具,并使公 共政策具有了新地位和新作用。第三部门的兴起展示了社会治理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创新要求。  相似文献   

4.
陆振鑫 《法制与社会》2010,(32):155-155
本文以通过信访制度化解社会矛盾为目的,着重探讨信访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和定位准确性问题,并针对当前信访制度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完善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涵 《行政与法》2012,(6):58-62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进步时代是美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期。为应对这一时期社会领域出现的失控和无序现象,政府开始加强社会管制,社会自组织治理也开始逐渐兴起,通过多元治理机制的协调互动,最终为国家重构了良好的制度氛围和发展环境。本文认为,发挥社会自组织的治理优势,推进其与治理机制的有效结合,对转型期中国政府的治理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吉云霞 《法制与社会》2013,(26):187-188
本文认为当代社会治理离不开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一套社会网络运行模式。电子政务一直被人们看成是处理政治、社会群体相互间关系领域的虚拟政治—社会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运作模式,同时由于电子政务在社会网络化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它实际上还充当着社会治理基础平台的角色。从社会治理的视角看,电子政务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在整合多元价值和利益,推行民主政治的基本理念,重构政府形象,推动公共服务创新和降低治理成本的过程中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过程中,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法院坚持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工作主线,努力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的目标;坚持以参与、保障和支持社会管理为切入点,有效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坚持以加强审判管理、改进司法作风为着力点,强化公正廉洁执法,探索出了一大批有创新、有实效、有推广意义的工作机制和方法。为进一步深化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9.
王生 《法制与社会》2013,(6):221-222
良好的乡村治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基于乡村居民之间信任、合作、互惠基础上的社会网络形成的社会资本既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乡村治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从我国乡村治理现状以及成因分析入手,通过阐述社会资本和乡村治理之间的关系,揭示了社会资本在乡村治理中的基础性和方向性作用,并提出了培育社会资本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舸 《中国司法》2011,(9):32-34
当前,党中央在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真总结政法稳定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努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稳定,推动政法工作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1.
自1991年社会转型以来,俄罗斯社会思潮经历了从右翼自由主义到左翼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再到中间主义的演变,这些社会思潮不断碰撞甚至产生严重的对立与冲突.社会思潮的这种变迁与俄社会转型密切互动.它不仅是对俄罗斯社会转型现实状况的反映,也是俄社会一度失范、无序的重要原因.在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必然趋势下,必须坚持引导确立全民族认可的一元的核心价值观,在防止社会思潮极端化的同时,努力创新培育与新体制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观,以防止思想混乱和社会动荡,并改变传统的行政手段,逐步确立柔性方式掌控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12.
张进 《中国司法》2010,(5):22-23
社会管理创新是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政法系统的三大重点工作之一。司法行政部门既是维护群众权益的救援队、化解社会矛盾的排头兵,更是法治文明的传播者、法治进程的推动者,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具有独特的职能优势。要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在依法治国的战略框架内和公民社会兴起的新形势下系统谋划,以建设法治国家、和谐社会为目标,充分运用司法帮扶、法治引导、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等多种手段,推动建立民主法治化的社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风险社会之下经济刑法的基本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果刑法是一个社会需求的反映的话,那么风险社会中的刑法就会成为安全的中继站,因此对高度危险犯罪的预防与控制将成为刑法的问题定义与解决框架,刑法转而将更加重视积极的一般预防功能.经济犯罪作为风险社会中的危险源之一,危害的加剧与类型的翻新就是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犯罪的基本样态.作为对此样态的回应,经济刑法出现了刑法保护膨胀化、法益保护的前置化和刑法介入多样化的基本转型,从而形成了愈来愈浓重的重刑化立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教育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一个颇存争议的基本理论问题。将教育管理学视为社会科学,既有相当深厚的历史缘由,也有很强说服力的本土依据和国际依据。意涵变化中的社会科学对教育管理学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并仍将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一门成熟的社会科学的教育管理学,其发展历程主要表现为三个阶段:教育管理学开始大踏步地迈向以逻辑实证论、逻辑经验论为理论基石的社会科学阶段;教育管理学在观点纷呈的社会科学研究背景下开始走向范式多元阶段;教育管理学在走向开放、温和、综合的社会科学的影响下,进入创建新型的“大教育管理学”阶段。  相似文献   

15.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是我们把握社会稳定与社会和谐关系、树立正确的稳定观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揭示了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发展的大局观和发展的唯物辩证法,是把握稳定与和谐关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  相似文献   

16.
吕艳红 《政法学刊》2013,30(1):123-128
广东社会发展面临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复杂、社会诚信缺失等社会转型之痛的突出问题。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结构变迁与治理模式相对滞后,具体包括:治理模式出现功能性失调;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制度创新短缺,多元治理格局尚未形成;经济社会地缘环境特殊;教育失误和社会舆论导向异化,出现信仰真空。在迈向幸福广东的征程中,需要社会治理模式创新与重构,需求新对策:进一步解放思想,着力发展"开明政治"和打造"阳光政府";强化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全面提高广东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水平;实现治理模式的结构性转型,形成良好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安定有序;提升文化软实力,重构社会伦理和主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创新传承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历史追求,并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实践,更系统地把握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理想的本质特征,从而赋予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以民族复兴的凝聚力、和平崛起的认同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掌握力。和谐社会基本要素的结构关系表明,社会活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处理好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打造社会管理新格局。随着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关系也日益凸显。但是目前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沿用着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实际上同经济社会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如何寻求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政府在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上应该具有何种应然理念,选择何种模式是重要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王海泉 《政法学刊》2011,28(5):71-74
要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就要正确认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建立和谐的政治权力结构,坚决大力推进法治,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综合转型制约着司法改革的道路选择、进程和成效。我国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通过司法改革的途径推动着我国的司法在理念、功能、目标、政策等方面的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