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云指出,报刊既是宣传者,又是组织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宣传作用和组织作用。陈云与报刊的结缘,始于在商务印书馆学徒时期。此后,陈云对报刊的关怀与支持伴随着他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在历史的卷帙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在江苏、中央苏区等地,他办报并指导发行,扩大报刊政治宣传作用;在延安和东北解放区,他深入实践,为报刊撰文指导工作;在财经工作岗位上,他细致读报,搜集情报,扭转经济颓势;在晚年,他退居二线后仍不忘读报,忧国怀民。  相似文献   

2.
正新闻出版是重要的武器和工具,党的报刊则是党和人民的喉舌。陈云指出,报刊既是宣传者,又是组织者,我们要充分发挥它的宣传作用和组织作用。陈云与报刊的结缘,始于在商务印书馆做学徒时期。此后,陈云对报刊的关怀与支持伴随着他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在历史的卷页中留下了清晰的印迹:在江苏、中央苏区等地,他指导办报发行,扩大报刊政治宣传作用;在延安、解放区,他深入实践,为报刊撰文指导工作;在财经工作上,他细致读报读刊敏锐搜集情报,扭转经济颓势;在晚年,他退居二线仍不忘读报读刊关心国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终生博览群书.对报纸更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都时刻关注着各种报刊。他的读报兴趣之浓厚.到了一日不读报就如一日不喝水的地步。毛泽东不但爱读报,还将报纸当作工具,把报上的报道、社论、调查报告等,写上批语,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终生博览群书,对报纸更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都时刻关注着各种报刊。他的读报兴趣之浓厚,到了一日不读报就如一日不喝水的地步。毛泽东不但爱读报,还将报纸当作工具,把报上的报道、社论、调查报告等,写上批语,在全国范围内制造出政治宣传攻势……把报纸等媒体运用得出神入化,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作为我党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著名的理论家与宣传家。他深知报刊在社会舆论导向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报刊工作,并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积极参与,在宣传我党政策、统一党员认识、推动革命发展、纠正"左"倾错误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陈云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很早就进入中共核心领导层。和同时代的战友们相比,他又比较长寿,享年90高龄。这也使得陈云在中共核心领导层的任职跨越了中共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因此他自然也就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中共三代领导人都有许多密切的交往。陈云在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地位形成和确立过程中都是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并在其中发挥过不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东林 《党史博览》2005,(11):10-14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从1962年中共八届十中全会起一直处于“养病”状态的陈云,仍遭到了“左”倾错误的排挤和打击,其间还一度被下放到江西两年多。他虽然一直被保留着中央委员的名义,但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始终没有能回到中央政治局。尽管如此,陈云仍然利用各种机会,努力抵制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由于“文革”这个特殊时期的史料保存和披露较少,再加上陈云在世时不同意对他个人的各种宣传,他的秘书们回忆说:“有关宣传他的文章、书籍,只要报到他那里审阅,一律被他‘枪毙’。”因此,陈云的这些事迹还不被人们完全知晓。  相似文献   

8.
叶永烈 《党史文苑》2013,(11):55-56
陈云无疑是一位影响了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但是在陈云生前.关于他生平方面的书少之又少.就连关于他的报道,也鲜见于报刊.其原因何在?新近出版的《他影响了中国——陈云全传》,详细披露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珂 《理论建设》2014,(5):11-14
在已有的宣传经验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下,毛泽东立足群众立场、代表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群众真实生产生活、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报刊的思想,不仅满足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报刊宣传工作提供了指导;更为重要的是对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报刊宣传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研究陈云的党建理论,必须首先了解陈云党建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把握其发展脉络,这是深入研究陈云党建理论的基础。陈云党建理论主要内容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可分为两大组成部分和三大历史时期。两大组成部分包括革命时期的党建理论与执政党时期的党建理论;三大历史时期是:革命党建设理论的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革命党建设理论的成熟和进一步发展时期;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深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1.
正毛泽东在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领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非常关心和重视报刊工作。在大革命时期和建国后,毛泽东分别与广州的四份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革命时期,青年革命家毛泽东曾三下羊城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他出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分别主编和创办《政治周报》和《农民问题丛刊》两份报刊,在宣传革命思想和广东革命政府的成就、揭露国民党右派勾  相似文献   

12.
毛胜 《湘潮》2018,(12):10-13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征程中,毛泽东与陈云共事、交往40多年。毛泽东把陈云看成自己难得的战友,称赞他是个好人,也是个能人,比较公道、能干、稳当,看问题有眼光,多次号召大家向他学习。特别是在财政经济工作中,毛泽东非常倚重陈云,在延安时期、新中国筹备和成立初期、“大跃进”运动遇挫后3次点将陈云。  相似文献   

13.
西柏坡时期是我党新闻报刊发展的一个新高峰。新闻报刊的舆论宣传进一步强调站在人民立场上,使报刊成为党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新闻报刊的舆论宣传、政策引导功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发挥。其特有的“语言风格”在中央政策传达、启发人民群众觉悟、教育知识普及、打击敌方士气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党中央、毛泽东与东北抗日联军之间,陈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他在领导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期间,为贯彻执行遵义会议以来党中央政治路线、向东北抗日联军宣传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在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中,唯一直接领导过东北抗日斗争的就是陈云。1935年8月,陈云奉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之命前  相似文献   

15.
我是1981年至1985年期间担任陈云同志秘书的。那几年,正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趋于完备、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时期,也是陈云同志已经步入晚年但仍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时期。通过在他身边工作,我亲眼目睹了他对党、对国家前途命运的运筹帷幄,亲耳聆听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真知灼见,亲身感受了他对人民的赤胆忠心和他的高风亮节。他那种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事事言行一致的高尚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难以忘怀。陈云同志一向提倡共产党员要敢讲真话,…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6月13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日。为深切缅怀陈云同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贡献,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经研究,决定于6月上旬召开"上海市青浦区纪念陈云诞辰110周年暨陈云与青浦研讨会",从即日起面向社会各界开展主题征文活动,有关事宜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陈云提出三主三补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取向的渐进改革提供了思想先导。在改革开放起步时期,陈云提出主辅论和鸟笼比喻,着眼于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搞活经济,为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新的改革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全面改革时期,陈云提出搞好宏观控制与搞活微观的统一论,对稳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铺垫作用。陈云的改革构想,是与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相互贯通的。  相似文献   

18.
一 刘少奇一生非常重视报刊的宣传作用.早在1921年于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期间就有了深刻的认识.他对联共布党史十分熟悉,对列宁领导<火星报>指导革命、组织和团结人民群众的革命经验有深刻的理解.回国参加革命后,曾多次讲到<火星报>在俄国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必须像列宁领导<火星报>那样,让报刊成为宣传革命的舆论阵地,成为共产党的喉舌,充分发挥其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前后,陈云对新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有着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在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均作出了贡献。东北时期,陈云在主抓财经工作的同时兼任铁路总局局长,修复铁路、整备交通,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及挥师入关奠定了基础;新中国经济恢复时期,他基于对交通运输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取得了"米棉大战"、粮食调运、打击投机奸商等经济战役的胜利;"一五"计划时期,他采取的兵工筑路、平衡运输、发挥民间运输工具作用等利于交通发展的举措,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农十师一八五团工会等单位牵头,在全团开展了“多藏书、藏好书、多读报、读好报”活动,11个农业连队相继建起了职工业余文化技校,并建立了图书室,各连队条件较好的职工都自费订阅了各种实用报刊。连队党支部为方便职工读报,每年都订阅《兵团工运》《兵团日报》《兵团建设》《新疆日报》等报刊,连队图书室每周开放三次,为职工读报、学习提供便利。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读报、用报致富的积极性,于是,涌现出一批读报、用报的“报发户”。七连职工刘雪艳在《兵团工运》上看了一篇有关种植大棚蔬菜致富的消息,于是他认真翻阅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