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英君  周美雷 《前线》2020,(5):9-12
政党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态系统的内核,对国家政治生态和社会政治生态具有引领、示范和净化作用,是推动政治生态变革创新的关键力量。影响党内政治生态的组织根源在于政治生态系统内部的政治混沌和外部的政治污染,制度根源在于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不到位。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根本领导制度,是规范党内政治系统运行秩序的最重要规则和党的政治建设重要经验。要把民主集中制与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党风廉政制度、党内监督制度、干部问责制度等重要制度融合起来,形成风清气正的制度环境,共同培育清明的政治生态制度土壤。  相似文献   

2.
政治生态折射的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的大环境和大趋势,政治生态优化和良性发展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社会良性治理的基础和保障。优化政治生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应重点抓好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政治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体制机制建设、评价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黄燕 《探索》2012,(2):76-79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各方利益长期的博弈中形成了特殊的政治生态。中国传统政治生态,以合作为开端,以儒学为政治文化基础,以中央集权为主要特征,以科举制为人才选拔方式,以"以民为本"为善政标准。这种政治生态与欧美等国的政治生态相比在政治构架上体现出明显差异。重视和研究中国传统政治生态"存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于推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设,无疑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乡村政治生态视阈下村干部廉政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区政治生活状况和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良好的政治生态能够形成内聚人心、外树形象、集中精力、形成合力的良性循环机制。目前我国部分乡村干部由于正式收入低微,与其责任、贡献及工作量脱钩而产生心理失衡,加上领导责任制及监督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导致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现象十分严重,负面示范效应强烈,严重影响农村政治生态稳定。在乡政村治体制内“国家-村庄精英-村民”的村庄三重权力结构下,要坚持依规、以德治党,依靠制度化反腐建设廉能政治,加强对乡村干部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治理结构向良性转化。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昆山市锦溪镇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从镇党委做起、从党委主要领导做起,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把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提升到履行政治责任的高度,全力当好"主心骨",尽心种好"责任田",为建设"五位一体"美丽锦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一、强化担当意识,肩负政治责任不推卸镇党委是引领一方改革发展稳定的领导核心。要站在政治高度上,牢固树立"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是  相似文献   

6.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形成的政治文明建设新思想、新论断.本文在分析习近平政治生态思想研究范式与理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相关研究的几个中心议题,进而进行研究评价与展望.现有研究已取得丰厚成果,但存在多侧重政策解读、政治行为主体单一和现实关照度不足等问题,未来应进一步增强研究的学理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梁俊山 《求实》2017,(4):68-77
网络政治已成为我国政治活动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我国经历了网络基础建设、网络社会形成和网络政治构筑三个发展阶段。网络政治生态是网络政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集中体现,对其准确定位是构筑优良网络政治生态的基本前提。技术决定论、社会决定论和互动决定论的网络政治生态观由于其认识的局限性难以形成正确定位,而以恩格斯合力论为指导的网络政治生态观,为进一步建构我国互联网政治生态理论体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要真正改善目前的党内政治生态,就必须强化党建主业,落实党建责任。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对高校政治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突出政治要求、更加突出思想引领、更加突出政治生态涵养。高职院校存在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相对薄弱、教师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充分、领导班子"四个意识"不够强的问题,与当前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要求不相符合。政治生态是政治建设的前提、支撑和内在要求,因此,可以通过构筑全员参与的多维度高职院校政治生态体系来加强高职院校党的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专门阐述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概念,使得党中央所确定的面向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这一创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政治行动纲领有着明确的制度创新维度,并对我们深入理解与贯彻落实其战略部署和任务总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意味着,在制度层面上,我们需要同时依照生态文明所彰显的新理念和总体目标,全面反思与审视当前的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制度及其组合架构。其最终指向则是,在经过一个漫长的不断创新和演进过程之后,我们能够建立起一整套崭新的或合乎生态文明的生态、社会与经济制度体系,从而构成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制度(组织)结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孙萍  赵海艳 《探索》2016,(4):23-29
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政治模式,形成了新的政治生态。网络政治生态成为互联网时代政治理论与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学界对"网络政治生态"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界定。从元概念分析,网络政治生态是网络空间内网络政治主体及其环境之间形成的结构功能关系,是网络政治系统运行状态的整体反映。从结构功能关系分析,相对于传统的政治生态而言,网络放大和激活了传统政治元素,从功能上实现了政策需求的处理、政策的推行和各主体之间的权利均衡,这种博弈均衡促进了网络政治活动的有序进行。网络政治生态具有结构的整体性与动态性、主体的多元性与平等性、信息的交互性与议程自我设置性、自组织性与他组织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张晓林 《前线》2015,(3):22-25
去年,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学习专门研究讨论了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了政治生态问题,指出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我们的政治生态有哪些问题值得忧虑?如何修复并建设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一条鱼还是一条河的问题"政治生态"是由自然生态延转引申而来的,是一种借喻,大致指的是从政环境、政治风气和选人用人通行的规则等,党的十八大以来成为社会关注和议论的话题。政治生活领域接二连三发生的一些案  相似文献   

13.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从政治系统同其他系统如经济、自然、伦理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来看,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极其必要的。我国目前政治生态存在着部分反生态的倾向,如政治不作为、政治乱作为等。为此,应当倡导优化政府结构,建设节约型政府,树立新型的政绩观,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从而使政治生态成为符合发展和谐、环境和谐、社会和谐所要求的良好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4.
李纪才 《先锋》2017,(5):28-29
成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政治生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为推进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今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更应该对表更高标准,不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清明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域中的“环境”与“生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学界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概念同学科基础理论当中作为结构要素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环体)"有联系又有区别,体现在:当被用于实体描述或表征对象时两者都具有很多内涵上的一致性,因此二者时常被混用或合为"生态环境"概念使用;当对生态加以抽象理解作为分析方法和价值观时,其蕴涵着比环境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生态"相对于"环境"是一个更具动态性、系统性的概念。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域中,对环境的研究偏于从其实体意义的层面展开,即静态、孤立地对环境的概念、构成、分类、特征、功能、优化路径等进行探讨。生态分析方法是探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视域,用生态观点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够深化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政商关系是当代中国政治权力、行政资源与经济利益、市场行为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也是直接影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政治生态以及政党环境和市场环境的丝毫不容忽视的重大关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清""亲"政商关系的深刻内涵,正视当前影响"清、亲"政商关系的突出问题,在政治生态和商业生态同步一体优化中构建"清、亲"政商关系,对于铲除官商勾结的腐败温床,推动形成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的政治生态以及推动形成透明、法治、公正、高效的市场生态,营造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建设和谐文明民主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邵景均 《求是》2013,(5):30-32
建设廉洁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政治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廉洁政治的重大任务,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三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表明,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认识更深、站位更高、视野更宽、要求更严。建设廉洁政治,对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关于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经历了一个从强调高级领导干部到涵盖全体党员干部的发展过程,并对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逻辑理路看,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是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对基层社会领导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从现实困境看,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存在党员干部认识不足、学习方式相对单一、基层政治生态状况复杂和缺乏足够制度保障等问题。从完善进路看,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建设需要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增强党员干部学习的有效性、全面净化政治生态以及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9.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意义、困惑与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生态,是指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全面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政、勤政、善政问题,根本目的是营造风清气正、吏治清明、公平正义的政治环境。政治生态对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稳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意义、困惑、路径三个层面,对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这个命题做了系统阐述。期待这种研究能够给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社会建设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20.
孙淋 《世纪桥》2023,(7):30-32
文化是根植于人内心的一种修养,具有深沉持久的力量。党内政治生态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量和蓬勃的发展前景。想要营造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分析主体要素,坚持内在的文化引领和外在的文化管理相结合,共同涵养党内政治生态的精神土壤,助推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走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